-
公开(公告)号:CN101392172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810072052.4
申请日:2008-11-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K11/06 , C08F212/08 , C08F8/00 , G01N33/52 , G01N21/64
Abstract: 羧基化荧光编码微球及其合成方法,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合成羧基化荧光编码微球的方法。羧基化荧光编码微球是一种表面含有羧基并包埋了有机荧光分子的聚苯乙烯微球,其粒径均一,大小为1~10μm,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微球包埋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荧光物质而实现荧光微球的编码。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种子微球,再制备羧基化微球,最好制备羧基化荧光编码微球。合成的羧基化荧光编码微球粒径均一、大小可控、荧光性质稳定、荧光分散变异系数小,可应用于液相芯片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1768625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1010115955.3
申请日:2010-0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51
Abstract: 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涉及一种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提供一种致病菌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利用基因改造的噬菌体简单、快速、灵敏、特异地鉴别致病菌。设计并合成具有粘性末端的编码具有四半胱氨酸多肽的核苷酸序列;将编码具有四半胱氨酸多肽的核苷酸序列可操作地连于噬菌体衣壳蛋白的表达调控序列中,形成四半胱氨酸重组噬菌体;用重组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并在其中繁殖,生成带有表达四半胱氨酸重组噬菌体的重组细胞;在重组细胞中加入双砷染料,经洗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后,被重组噬菌体特异识别侵染的细菌,在激发光照射下可发出特异荧光,经流式细胞仪或荧光显微镜进行特异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392172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072052.4
申请日:2008-11-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K11/06 , C08F212/08 , C08F8/00 , G01N33/52 , G01N21/64
Abstract: 羧基化荧光编码微球及其合成方法,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合成羧基化荧光编码微球的方法。羧基化荧光编码微球是一种表面含有羧基并包埋了有机荧光分子的聚苯乙烯微球,其粒径均一,大小为1~10μm,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微球包埋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荧光物质而实现荧光微球的编码。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种子微球,再制备羧基化微球,最好制备羧基化荧光编码微球。合成的羧基化荧光编码微球粒径均一、大小可控、荧光性质稳定、荧光分散变异系数小,可应用于液相芯片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