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数阶模型同步的数控机床温度误差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638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798488.1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数阶模型同步的数控机床温度误差补偿方法,包括:第一步:建立数控机床温度误差分数阶模型并根据温度误差与模型输出偏差对分数阶模型参数进行辨识;第二步:根据建立的温度误差分数阶模型设计等效电路;等效电路输出与数控机床温度误差一致,进行误差补偿;该电路包括用于实时温度探测单元,与分数阶建模采用同一温度探测单元;模型等效电路接收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产生误差信号。本发明既避免了复杂的计算,又能够使温度误差实时补偿,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既避免了基于复杂机理的温度误差建模,又能以任意精度逼近实际的数控机床温度误差模型。

    基于改进型分数阶PID的伺服电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6711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95640.8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型分数阶PID的伺服电机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ARM处理器的控制模块、功率驱动模块、光电编码器、CAN模块、伺服电机;ARM处理器与光电编码器、功率驱动模块相连,光电编码器捕获电机转角位置信号,CAN模块用于与上位机通信;ARM处理器给定输入信号,信号通过功率驱动模块驱动伺服电机,利用光电编码器监测电机输出;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伺服电机系统传递函数;上位机输入电机转角信息,光电编码器实时检测电机角度信息,利用伺服电机实际角度与期望角度的误差设计分数阶PID控制器。本发明可以满足控制系统稳、快、准以及运动平稳性要求;随着时间推移不会增加计算量,计算时延不会增加。

    基于分数阶模型同步的数控机床温度误差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63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98488.1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数阶模型同步的数控机床温度误差补偿方法,包括:第一步:建立数控机床温度误差分数阶模型并根据温度误差与模型输出偏差对分数阶模型参数进行辨识;第二步:根据建立的温度误差分数阶模型设计等效电路;等效电路输出与数控机床温度误差一致,进行误差补偿;该电路包括用于实时温度探测单元,与分数阶建模采用同一温度探测单元;模型等效电路接收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产生误差信号。本发明既避免了复杂的计算,又能够使温度误差实时补偿,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既避免了基于复杂机理的温度误差建模,又能以任意精度逼近实际的数控机床温度误差模型。

    一种Underlay蜂窝网络中D2D通信的监听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8532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504128.4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Underlay蜂窝网络中D2D通信的监听方法,设计发送波束成形矢量we应用于蜂窝节点E,在减小发射信号对自身的自干扰的同时,提高合法链路的传输速率或对非法链路的干扰速率;设计接收波束成形矢量wj应用合法接收节点J,提高从蜂窝节点E处获得的上行传输速率,减小非法D2D发送节点发送信号的干扰。本发明方法能够保证工作在Underlay网络中的D2D通信安全可靠;利用全双工技术在实现监听任务的同时完成对接收节点的上行传输。

    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应急通信网络的频谱接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27376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43713.9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应急通信网络的频谱接入方法,包括构建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应急通信网络,将灾区空域内的所有认知应急用户作为网络节点,构成包含若干个信道、若干个授权用户和若干个认知应急用户的自组织认知无线电的应急通信网络;其中,授权用户数和认知应急用户数均不大于信道数;本发明方法通过临时搭建应急通信网络,方便迅速、简单可行、可靠性高,不受基础设施影响,确保灾区的数据信息传输;同时以灾区空域内所有可用频谱作为网络频谱资源,系统容量大,满足突发应急场景下数据通信业务急剧增长的需求。另外对应急用户采用分类管理的方式进行频谱接入管理,网络不会瘫痪或过载,确保了重大数据信息的及时、可靠传输。

    一种MEMS加速度计温度误差等效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4833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0863670.0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EMS加速度计温度误差等效补偿方法,对MEMS加速度计进行温度误差分数阶建模,根据建模所得的分数阶模型建立等效补偿电路,利用等效补偿电路对MEMS加速度计的输出进行补偿。本发明利用温度误差模型的等效模型建立MEMS加速度计误差分数阶模型,避免了复杂的建模过程又能具有较高建模精度。

    一种MEMS加速度计温度误差等效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4833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863670.0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EMS加速度计温度误差等效补偿方法,对MEMS加速度计进行温度误差分数阶建模,根据建模所得的分数阶模型建立等效补偿电路,利用等效补偿电路对MEMS加速度计的输出进行补偿。本发明利用温度误差模型的等效模型建立MEMS加速度计误差分数阶模型,避免了复杂的建模过程又能具有较高建模精度。

    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应急通信网络的频谱接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2737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143713.9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应急通信网络的频谱接入方法,包括构建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应急通信网络,将灾区空域内的所有认知应急用户作为网络节点,构成包含若干个信道、若干个授权用户和若干个认知应急用户的自组织认知无线电的应急通信网络;其中,授权用户数和认知应急用户数均不大于信道数;本发明方法通过临时搭建应急通信网络,方便迅速、简单可行、可靠性高,不受基础设施影响,确保灾区的数据信息传输;同时以灾区空域内所有可用频谱作为网络频谱资源,系统容量大,满足突发应急场景下数据通信业务急剧增长的需求。另外对应急用户采用分类管理的方式进行频谱接入管理,网络不会瘫痪或过载,确保了重大数据信息的及时、可靠传输。

    基于信号实时似然比的频谱感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1399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087066.4

    申请日:2020-0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号实时似然比的频谱感知方法,提取主用户信号出现与否时的信号特征,计算接收信号循环谱峰值似然比,并与频谱判决门限比较,做出主用户信号是否存在的判决,如果似然比大于判决门限,则判决主用户信号存在,否则判决主用户信号不存。本发明方法采用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加权因子设置频谱判决门限,通过学习认知网络信号和噪声的特征,利用接收信号循环谱峰值似然比进行频谱感知,频谱判决统计量不仅与当前接收信号信息有关,而且还与认知网络历史信息有关,消除了信道快速变化对频谱感知性能的影响,同时又能简单有效的平衡频谱判决的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性能,满足认知网络QoS性能要求,尤其适合于衰落信道下的频谱感知。

    基于调制信号循环自相关函数对称峰值的频谱感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9926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0659454.2

    申请日:2019-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调制信号循环自相关函数对称峰值的频谱感知方法,认知用户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循环自相关函数计算,并据此构成一个二维信号检测域,最后在信号检测域中寻找对称峰值点,以判别主用户信号是否存在,如果在二维信号检测域中存在对称峰值点,则判决主用户信号存在,否则判决主用户信号不存在。为了确保频谱感知的虚警概率,本发明在对称峰值点搜索过程中引入对称峰值点显著性水平因子。本发明方法通过调制信号循环自相关函数峰值的对称性判别主用户信号是否存在,不需要任何主用户信号和信道的先验知识,消除了信道噪声波动对频谱感知性能的影响,解决了在小信噪比以及信道噪声波动环境下的信号频谱感知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