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529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93933.5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nHAP与PEEK复合实心结构脊柱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磷酸二氢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制得纳米羟基磷灰石;S2、通过三组分自由基共聚合,将预聚物与手性联芳类衍生物进行点击化学反应,经后处理,制得聚醚醚酮;S3、将nHAP和PEEK混料后,放入模具内定型,在热压机内模压成型,制得初始脊柱融合器;S4、将柱状‑片状双层氧化锌通过等离子喷涂均匀的覆盖在初始脊柱融合器表面。复合材料增强了骨组织抗菌性和骨结合特性和生物活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有助于提高脊柱融合器的稳定性和抗菌性,减少植骨带来的二次创伤。
-
公开(公告)号:CN11240200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954285.8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包括支架、转动架、第一复位杆及第二复位杆;支架包括水平固定架及水平驱动架;水平固定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倾斜向下的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水平驱动架安装有倾斜向下的第三支撑杆;水平驱动架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并且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水平固定架在水平方向转动;水平驱动架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并且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架在竖直方向转动;转动架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及第四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驱动第一复位杆在转动方向垂直水平固定架的转动方向及转动架的转动方向;第四驱动电机驱动第二复位杆的转动方向与第三复位杆的转动方向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240200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0954285.8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包括支架、转动架、第一复位杆及第二复位杆;支架包括水平固定架及水平驱动架;水平固定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倾斜向下的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水平驱动架安装有倾斜向下的第三支撑杆;水平驱动架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并且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水平固定架在水平方向转动;水平驱动架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并且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架在竖直方向转动;转动架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及第四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驱动第一复位杆在转动方向垂直水平固定架的转动方向及转动架的转动方向;第四驱动电机驱动第二复位杆的转动方向与第三复位杆的转动方向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9499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29788.7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F2/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包括融合器壳体,所述融合器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融合器壳体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支撑块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的内壁铰接有支撑杆,所述融合器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发明通过设置融合器壳体和支撑块等结构的配合,可在安装融合器壳体之前,使融合器壳体右侧保持闭合状态,体积较小,便于插入寰枢椎侧块关节之间进行安装,整体结构简单,适应性较高,使用较为方便,进而便利了医护人员对融合器壳体安装的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42625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30002.9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脊柱术后防护装置,属于骨科防护用具技术领域。该防护装置的防护夹板包括胸部防护板和背部防护板,胸部防护板和背部防护板可拆卸连接;防压疮装置设于所述胸部防护板和背部防护板靠近人体的一面的多个竖向凸条,胸部防护板和背部防护板的内侧设有竖向容纳槽,竖向容纳槽内至少设置两条竖向滑槽,竖向凸条位于竖向容纳槽,且能与任意竖向滑槽滑动连接;空气增倍机设于胸部防护板或背部防护板的顶部,空气增倍机的出气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胸部防护板和背部防护板的内部连通。本发明的防护装置能够避免患者在术后因受到外力造成手术部位的二次损伤以及因防护装置长期佩戴造成手术部位透气性差,血液流动性差造成压疮。
-
公开(公告)号:CN1189864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36069.1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B17/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脊柱固定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固定非融合可调节的脊柱弹性固定棒,包括旋转机构、外侧调节机构以及连接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设备的轴向角度调节,所述外侧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的两侧,所述外侧调节机构用于设备的径向角度调节,所述连接机构穿过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外侧调节机构的内部,所述连接机构用于若干个所述旋转机构和若干个所述外侧调节机构的连接,通过顶接圆盘、角度固定圆盘等结构的设置,在椎弓根螺钉植入患者体内后,通过顶接圆盘上的标位线和角度固定圆盘上的定位线的重合,随后锁紧连接螺栓,来实现设备的轴向角度调节,使得其轴向进行调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适用性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2625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1330002.9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脊柱术后防护装置,属于骨科防护用具技术领域。该防护装置的防护夹板包括胸部防护板和背部防护板,胸部防护板和背部防护板可拆卸连接;防压疮装置设于所述胸部防护板和背部防护板靠近人体的一面的多个竖向凸条,胸部防护板和背部防护板的内侧设有竖向容纳槽,竖向容纳槽内至少设置两条竖向滑槽,竖向凸条位于竖向容纳槽,且能与任意竖向滑槽滑动连接;空气增倍机设于胸部防护板或背部防护板的顶部,空气增倍机的出气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胸部防护板和背部防护板的内部连通。本发明的防护装置能够避免患者在术后因受到外力造成手术部位的二次损伤以及因防护装置长期佩戴造成手术部位透气性差,血液流动性差造成压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