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孔镜标准侧卧位调节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4520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703271.4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间孔镜标准侧卧位调节装置和方法,通过在侧卧位基座上固设调节机构,由于调节机构包括受压感应阵列、与受压感应阵列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出模块、对应设置于受压感应阵列上的气囊阵列、以及与气囊阵列通过管道导通连接的气泵,当患者躺在气囊单元上时,压力由气囊单元传导至对应的受压感应单元上,可了解到当前点位所受压力情况,当获取到所有点位的受压力情况后,为了使患者与各接触点位受力均匀,可根据压力感应信息,控制气泵给对应的气囊单元充气或泄气,进而达到减少患者疲劳感的目的。

    骨科领域脊柱术后辅助用固定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202247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46845.5

    申请日:2020-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骨科领域脊柱术后辅助用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肩胛夹具及背部夹具;所述肩胛夹具包括左肩胛夹具及右肩胛夹具;所述左肩胛夹具夹持在病患的左肩部及左背部;所述右肩胛夹具夹持在病患的右肩部及右背部;所述左肩胛夹具及所述右肩胛夹具经病患的背部连接有至少一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安装有至少一个固定盘;所述背部夹具安装在病患的背部,并且通过一第一拉紧件与所述固定盘连接。通过本发明公开的所述固定组件能够使病患保持在一有利于康复的正确姿态,防止病患向内弯腰及向两侧折腰的问题。

    骨科领域脊柱术后辅助用固定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2022473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0946845.5

    申请日:2020-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骨科领域脊柱术后辅助用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肩胛夹具及背部夹具;所述肩胛夹具包括左肩胛夹具及右肩胛夹具;所述左肩胛夹具夹持在病患的左肩部及左背部;所述右肩胛夹具夹持在病患的右肩部及右背部;所述左肩胛夹具及所述右肩胛夹具经病患的背部连接有至少一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安装有至少一个固定盘;所述背部夹具安装在病患的背部,并且通过一第一拉紧件与所述固定盘连接。通过本发明公开的所述固定组件能够使病患保持在一有利于康复的正确姿态,防止病患向内弯腰及向两侧折腰的问题。

    膝关节置换中股骨髓外定位截骨器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2656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01270.4

    申请日:2021-0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膝关节置换中股骨髓外定位截骨器及其使用方法,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滑动杆、截骨后的股骨和第二股骨截骨导板,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钉,所述第一固定钉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原始股骨,所述滑动杆的外壁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内设有用于对滑动杆进行制动的制动组件,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转动蜗杆和踢动移动滑动块从而得到截骨模块的前后位置及偏转角度,然后转动转动杆带动第一股骨截骨导板移动,确定需要截骨的厚度,接着通过转动轴带动齿环和转动盘转动,凭借圆形刻度盘、垂线和坠块保证两个定位孔的水平,防止后期截骨出现偏差。

    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0200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0954285.8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包括支架、转动架、第一复位杆及第二复位杆;支架包括水平固定架及水平驱动架;水平固定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倾斜向下的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水平驱动架安装有倾斜向下的第三支撑杆;水平驱动架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并且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水平固定架在水平方向转动;水平驱动架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并且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架在竖直方向转动;转动架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及第四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驱动第一复位杆在转动方向垂直水平固定架的转动方向及转动架的转动方向;第四驱动电机驱动第二复位杆的转动方向与第三复位杆的转动方向相同。

    一种固定非融合可调节的脊柱弹性固定棒

    公开(公告)号:CN1189864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36069.1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脊柱固定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固定非融合可调节的脊柱弹性固定棒,包括旋转机构、外侧调节机构以及连接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设备的轴向角度调节,所述外侧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的两侧,所述外侧调节机构用于设备的径向角度调节,所述连接机构穿过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外侧调节机构的内部,所述连接机构用于若干个所述旋转机构和若干个所述外侧调节机构的连接,通过顶接圆盘、角度固定圆盘等结构的设置,在椎弓根螺钉植入患者体内后,通过顶接圆盘上的标位线和角度固定圆盘上的定位线的重合,随后锁紧连接螺栓,来实现设备的轴向角度调节,使得其轴向进行调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适用性差问题。

    一种骨科脊柱术后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2625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1330002.9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脊柱术后防护装置,属于骨科防护用具技术领域。该防护装置的防护夹板包括胸部防护板和背部防护板,胸部防护板和背部防护板可拆卸连接;防压疮装置设于所述胸部防护板和背部防护板靠近人体的一面的多个竖向凸条,胸部防护板和背部防护板的内侧设有竖向容纳槽,竖向容纳槽内至少设置两条竖向滑槽,竖向凸条位于竖向容纳槽,且能与任意竖向滑槽滑动连接;空气增倍机设于胸部防护板或背部防护板的顶部,空气增倍机的出气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胸部防护板和背部防护板的内部连通。本发明的防护装置能够避免患者在术后因受到外力造成手术部位的二次损伤以及因防护装置长期佩戴造成手术部位透气性差,血液流动性差造成压疮。

    侧卧位脊柱微创手术智能化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69074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573794.2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侧卧位脊柱微创手术智能化固定装置,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两个相对称的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床板,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转动蜗杆不但可以使海绵垫向中间移动对病人进行支撑还可以使缠绕杆卷动固定带,用固定带将病人包裹住防止病人在床板转动后发生身体移动而压迫身体肌肉血管影响后期手术,简单操作,更加智能化,节省大量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而且转动第三齿轮可以带动床板进行转动,将床板转动到合适角度,可以使病人的待手术部位暴露在医生眼前,方便医生进行手术。

    一种nHAP与PEEK复合实心结构脊柱融合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29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93933.5

    申请日:2024-04-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nHAP与PEEK复合实心结构脊柱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磷酸二氢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制得纳米羟基磷灰石;S2、通过三组分自由基共聚合,将预聚物与手性联芳类衍生物进行点击化学反应,经后处理,制得聚醚醚酮;S3、将nHAP和PEEK混料后,放入模具内定型,在热压机内模压成型,制得初始脊柱融合器;S4、将柱状‑片状双层氧化锌通过等离子喷涂均匀的覆盖在初始脊柱融合器表面。复合材料增强了骨组织抗菌性和骨结合特性和生物活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有助于提高脊柱融合器的稳定性和抗菌性,减少植骨带来的二次创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