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血型手套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7280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010563764.7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血型手套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是将先将二甲基硅油、去离子水、吐温80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水浴后,再通过小喷壶将液态混合喷雾剂均匀喷在常规手套上,静置两分钟后即得疏血型手套。本发明具有疏血效果好、能防止手术操作过程中患者血液凝固在手套上而引起的操作困难、提高手术质量、避免造成手术医生操作困难和对病人造成机械损伤、减少手术时间、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预后、安全无毒、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成本低、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的优点。通过本发明所制的新型可疏血手套可广泛应用于绝大多数手术场景中,尤其是心胸外科,神经外科,胃肠外科等科室手术。

    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手术止血的喷注式眀胶海绵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187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51222.8

    申请日:2019-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手术止血的喷注式眀胶海绵糜的制备方法,它是先将吸收性明胶海绵浸泡在生理盐水中至完全泡软,再将被生理盐水泡软的明胶海绵置于捣碎罐中,并碾成糜状,随后将糜状的明胶海绵置于20ml注射器中,最后推压注射器的推杆,将糜状的明胶海绵喷注于术区,再用脑棉适度压迫,即达到止血目的。通过本发明所制的明胶海绵糜具有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经济实用、效果明确、制备简易、成本低、能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的优点。通过本发明所制的明胶海绵糜可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手术(骨孔、松质骨、颅骨板障、硬脑(脊)膜外、静脉窦、脑组织等部位渗血)的止血处理,特别适于广大基层医院使用。

    具有双靶向能力的纳米脂质体、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5391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25425.7

    申请日:2024-07-11

    Inventor: 卓毅 张焱 王小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双靶向能力的纳米脂质体、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纳米脂质体的水溶性内部负载金团簇,脂溶性表面负载阿魏酸并结合靶向多肽。该制备方法为:将金团簇溶液进行水浴反应制得水相;将磷脂、胆固醇、阿魏酸与靶向多肽溶液混合并溶解于无水乙醇中,水浴反应形成脂溶性溶液;搅拌水相并匀速滴加脂溶性溶液形成混匀液体,然后在冰浴中超声振荡;低速离心处理后保留上清液;高速离心后吸弃上清液,剩余沉淀为纳米脂质体;其可用于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颅内MRSA感染的药物。本发明产品可高效通过血脑屏障,递送至颅内MRSA感染部位,在α‑毒素作用下,裂解释放阿魏酸和金团簇,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一种疏血型手套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7280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63764.7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血型手套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是将先将二甲基硅油、去离子水、吐温80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水浴后,再通过小喷壶将液态混合喷雾剂均匀喷在常规手套上,静置两分钟后即得疏血型手套。本发明具有疏血效果好、能防止手术操作过程中患者血液凝固在手套上而引起的操作困难、提高手术质量、避免造成手术医生操作困难和对病人造成机械损伤、减少手术时间、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预后、安全无毒、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成本低、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的优点。通过本发明所制的新型可疏血手套可广泛应用于绝大多数手术场景中,尤其是心胸外科,神经外科,胃肠外科等科室手术。

    脑靶向性凝胶化小胶质细胞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872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08357.3

    申请日:2024-07-08

    Inventor: 卓毅 张焱 王小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脑靶向性凝胶化小胶质细胞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靶向给药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光引发剂、凝胶基质、黄岑素水溶液、金团簇溶液混合制备凝胶化缓冲液;将小胶质细胞重悬形成细胞悬浮液;将凝胶化缓冲液加至细胞悬浮液中形成凝胶体系置于‑80℃下冷冻约20min再室温解冻;在紫外光下照射数分钟,离心分离后收集沉淀,即为凝胶化小胶质细胞,其可用于治疗颅内肺炎克雷伯菌和/或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引起的颅内炎症。本发明合成凝胶化小胶质细胞作为载药系统,其内部负载黄岑素和金团簇;凝胶化小胶质细胞可以同源靶向定位递送到颅内细菌感染部位,在发挥抗菌作用的同时,抑制炎症反应,进而有效保护神经元,改善预后生存率。

    具有双靶向能力的纳米脂质体、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53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25425.7

    申请日:2024-07-11

    Inventor: 卓毅 张焱 王小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双靶向能力的纳米脂质体、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纳米脂质体的水溶性内部负载金团簇,脂溶性表面负载阿魏酸并结合靶向多肽。该制备方法为:将金团簇溶液进行水浴反应制得水相;将磷脂、胆固醇、阿魏酸与靶向多肽溶液混合并溶解于无水乙醇中,水浴反应形成脂溶性溶液;搅拌水相并匀速滴加脂溶性溶液形成混匀液体,然后在冰浴中超声振荡;低速离心处理后保留上清液;高速离心后吸弃上清液,剩余沉淀为纳米脂质体;其可用于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颅内MRSA感染的药物。本发明产品可高效通过血脑屏障,递送至颅内MRSA感染部位,在α‑毒素作用下,裂解释放阿魏酸和金团簇,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一次性脑组织扩张导管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8718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110096082.4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一次性脑组织扩张导管,其包括由透明材质制成的筒管状的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为伸入端、另一端为外露端,所述导管本体的内径与外径均同步由伸入端至外露端逐渐增大,在所述导管本体的外管壁一侧设置有一透明薄膜,所述透明薄膜的长度与所述导管本体的长度相匹配,所述透明薄膜两侧的边缘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管本体的两侧外管壁上,所述导管本体上连接所述透明薄膜两侧的边缘之间对应的弧度为45‑100度之间,所述透明薄膜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导管本体上对应段部位弧长的两倍,所述透明薄膜与导管本体外管壁之间围绕出一供灌注管穿过的通道,灌注管道能够在不干扰内窥镜的条件下进行灌注,所述透明薄膜可折叠卷覆在所述导管本体外管壁上。

    一种疏水自洁喷雾剂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569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63767.0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自洁喷雾剂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是将先将特定粘度的二甲基硅油与电阻率为18.2MΩ.CM的超纯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成疏水自洁喷雾剂,在使用之前混合摇匀6-10次,每次2秒,摇匀后将疏水自洁喷雾剂均匀喷洒在物体表面,静待30秒后即可达到疏水效果。本发明具有疏水效果好、疏水效果好、安全无毒、环保无污染、使用快速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经济实用、成本低、减轻消费者经济负担的优点。通过本发明所制的疏水自洁喷雾剂可广泛应用于日常出行和专业领域中,尤其是人们衣物、鞋子等表面及口罩、一次性防护服、医用外科橡胶手套、特种服装等专业领域。

    一次性脑组织扩张导管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21012U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20195602.2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一次性脑组织扩张导管,其包括由透明材质制成的筒管状的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为伸入端、另一端为外露端,所述导管本体的内径与外径均同步由伸入端至外露端逐渐增大,在所述导管本体的外管壁一侧设置有一透明薄膜,所述透明薄膜的长度与所述导管本体的长度相匹配,所述透明薄膜两侧的边缘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管本体的两侧外管壁上,所述导管本体上连接所述透明薄膜两侧的边缘之间对应的弧度为45‑100度之间,所述透明薄膜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导管本体上对应段部位弧长的两倍,所述透明薄膜与导管本体外管壁之间围绕出一供灌注管穿过的通道,灌注管道能够在不干扰内窥镜的条件下进行灌注,所述透明薄膜可折叠卷覆在所述导管本体外管壁上。

    一次性脊柱后路手术可裁剪硬脊膜-脊髓保护盖

    公开(公告)号:CN209734174U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20070169.2

    申请日:2019-0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脊柱后路手术可裁剪硬脊膜-脊髓保护盖,由3-4个单元盖组成,相邻单元盖之间采用虚实相连,由于适应人体解剖学特点,所以椎板切除后就可以根据所暴露的范围予以长短宽窄折断修剪。每个单元盖由连为一体的弧形体和棘凸组成,棘凸垂直设在适应人体解剖学特点的弧形体的背侧,在弧形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六个螺孔,使用时将弧形体两侧的螺孔与椎板贴合,通过螺孔用螺钉将弧形体临时固定于两侧剩余的椎板上,棘凸可方便手持操作置入与取出。本实用新型能在人体脊柱后路手术椎板切除后保护硬脊膜囊-脊髓、防止术中因器械滑脱造成的脊髓损伤从而形成严重的医源性损害、解除损伤硬脊膜囊-脊髓的风险、避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