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路径规划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47292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032794.4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路径规划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按照预设形状在目标构件的待加工表面进行最大程度的划分后,再按照预设形状对剩余表面进行划分,以划分成若干加工区域;将第一激光点和第二激光点分别置于加工区域的其中一组相对角处,并将第一激光点和第二激光点均按照预设扫描速度进行相对移动往复扫描;将第一激光点和第二激光点分别移动至另一组相对角处,并将第一激光点和第二激光点再次进行相对移动往复扫描,以完成对当前相对角对应的第二对角区域的扫描。本申请通过采用双激光进行扫描,并采取横纵结合扫描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温度梯度,达到大幅降低残余应力的效果。

    一种控制涂层非晶纳米晶含量的表面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182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421859.X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涂层非晶纳米晶含量的表面改性方法,该方法具体为将相差几个数量级大小的两种非晶粉末制成核壳结构的非晶颗粒,然后通过电阻熔覆工艺将核壳结构的非晶颗粒焊接到试样表面形成非晶纳米晶涂层。通过改变大小两种非晶粉末的比例,以及焊接实验相关参数,达到调控涂层非晶纳米晶含量的目的。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精准调控涂层非晶和纳米晶的含量的技术问题。通过改变涂层非晶纳米晶含量以达到不同环境对涂层性能的需求,而且所制备非晶纳米晶涂层紧密,操作简单易行,工作效率高,成本低,便于在相关工业领域推广应用。

    一种控制涂层非晶纳米晶含量的表面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182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21859.X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涂层非晶纳米晶含量的表面改性方法,该方法具体为将相差几个数量级大小的两种非晶粉末制成核壳结构的非晶颗粒,然后通过电阻熔覆工艺将核壳结构的非晶颗粒焊接到试样表面形成非晶纳米晶涂层。通过改变大小两种非晶粉末的比例,以及焊接实验相关参数,达到调控涂层非晶纳米晶含量的目的。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精准调控涂层非晶和纳米晶的含量的技术问题。通过改变涂层非晶纳米晶含量以达到不同环境对涂层性能的需求,而且所制备非晶纳米晶涂层紧密,操作简单易行,工作效率高,成本低,便于在相关工业领域推广应用。

    一种具有零位输出和行程限位的谐波减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51344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20390.2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零位输出和行程限位的谐波减速器,包括外壳组件、传动组件、输出轴零位组件。设计的输出轴零位输出模块,方便机器每次开机启动时准确找到零点,并且能够对输出轴转过角度和速度进行测量;设计的减速器行程限位,能够防止机器因超行程运作发生机器碰撞进而损坏机器,该限位设计在减速器内部且尺寸极小,但不需要时限位螺栓还可随时取出。因此用户使用该减速器时,无需再额外设计安装独立的零位触发和限位机构。本发明适用于轻质量、小体积、高精度、需要零位触发、输出轴转过角度和转速测量、限位保护的机器人、机械臂和其他一些高精密传动领域。

    一种真菌菌丝球介导的微藻快速收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50455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27066.7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12 C12N3/00

    Abstract: 一种真菌菌丝球介导的微藻快速收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微藻的转接;(2)微藻的高密度培养;(3)能成球真菌孢子的培养;(4)菌丝球的形成培养(;5)将菌丝球转接到微藻培养液中;6)菌丝球对微藻吸附过程培养;(7)用过滤方法收获吸附微藻的菌丝球。本发明是通过在即将收获的微藻培养液中引入能成球的真菌菌丝球并混合培养,从而达到通过真菌菌丝球快速吸附微藻的目的,最后通过简单的过滤方法即可收获吸附微藻的菌丝球。

    一种铁基非晶合金带材压磁效应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776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39291.0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nventor: 朱正吼 陈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非晶合金带材压磁效应的测试方法,其测试方法步骤为(:1)测试装置准备:测试使用的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管、绕于测量管表面的电感线圈和加载压头;(2)将合金带材放入测量装置的测量管中,再利用传感压头通过玻璃板对合金带材施加应力;(3)在测量装置的加载压头上逐步添加砝码,对合金带材进行施压;(4)绘制压磁效应值与线圈电感值的曲线图。本发明使用的装置制备工艺简便,制作成本低;所测材料省去了焊接引线的麻烦,且信号响应快、测量准确性,稳定性大大提高;测量方法简单,易操作,灵敏度较高;测试结果可以更为直观准确的反应带材的压磁性能。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磁芯检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

    公开(公告)号:CN118365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81203.2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磁芯检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方法包括:获取与磁芯对应的初始待检图像;对初始待检图像进行位置调节及倾斜校正,以获取最终待检图像;于最终待检图像中确定磁芯的四个角点,基于角点特征向量判断是否存在缺角缺陷;对最终待检图像进行轮廓提取,以判断是否存在破边缺陷;于最终待检图像的边缘处划定第一检测区域,以判断是否存在黑边缺陷;于最终待检图像中划定第二检测区域,以确定是否存在脏污缺陷及模糊缺陷;基于缺角缺陷、破边缺陷、黑边缺陷、脏污缺陷及模糊缺陷的判断结果对磁芯进行表面质量判定。完成对磁芯的表面质量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检测,替代人工,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误差率。

    激光增材制造功率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10170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1386153.0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激光增材制造功率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激光熔丝过程中当前激光打印层中熔池的当前温度;获取所述当前激光打印层中所述熔池的当前形貌图像,并解析所述当前形貌图像,得到所述当前激光打印层的当前轮廓特征;计算所述当前轮廓特征与预设的基准轮廓特征之间的偏差值,以得到当前轮廓偏差值;当所述当前轮廓偏差与预设偏差的差值在阈值范围内时,根据关联模型查询在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轮廓偏差值下的激光功率,所述关联模型包括温度、轮廓偏差值和激光功率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查询到的当前激光功率调控当前激光打印层的激光功率。本发明在激光增材制造过程中对激光功率数的精准调控,形成质量稳定性高的打印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