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7744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254594.X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2F9/14 , C02F3/32 , C02F3/34 , A01K63/04 , C12M1/00 , C12M1/04 , C12M1/42 , C12N1/12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养殖尾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藻菌协同处理养殖尾水的设备,包括:水产养殖部,水产养殖部连通有排污部,排污部连通有尾水处理部,尾水处理部与水产养殖部连通;排污部包括与水产养殖部连通的排污管,排污管远离水产养殖部的一端与尾水处理部连通,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泵;尾水处理部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底端与排污管连通,第二壳体的侧壁顶端与水产养殖部连通,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若干导流板,导流板的外侧壁上接种有微藻。本发明中微藻和养殖尾水中原有的微生物形成藻菌共生体,可同步减碳降氮除磷、对水产养殖生物影响小,无需后续沉淀装置便可使出水水质大幅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305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93021.6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2F9/00 , C02F3/34 , C02F3/32 , C02F3/20 , C05F7/00 , C05G1/00 , C02F103/20 , C02F101/16 , C02F101/38 , C02F101/10 , C02F101/30 , C02F1/28
Abstract: 本包括作为一级处理养殖尾水阶段的多个微生物处理池、作为二级处理养殖尾水阶段的水生植物净化池;其中养殖尾水分别通过多个尾水进入管进入不同的所述微生物处理池;在所述微生物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进行水质净化的活性污泥和曝气机构;所述水生植物净化池通过管道连通多个所述微生物处理池。本发明中所述微生物处理池中通过夹层罩的盖设在活性污泥层,并通过缩小空间,提高曝气效率,以达到提高微生物的水质净化效率,同时微生物处理后的氮磷物质,可通过夹层罩内填充的吸附剂进行回收,作为资源化利用的氮磷肥料;另外本申请还借助水生植物对一级处理养殖尾水阶段后水质进一步吸附处理,能够满足水质净化后的回收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2433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318486.9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蚌肉去腥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蚌肉加工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南酸枣洗净、去核、打浆得到南酸枣浆液;将所述南酸枣浆液与酵母菌、小麦粉、葡萄糖、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进行发酵;将发酵后的混合液进行灭菌处理,得到蚌肉去腥液。使用本发明的蚌肉去腥液代替食品添加剂去腥,更加安全、可靠,且能从根本上去除蚌肉的腥味,而不是单纯地掩盖腥味,使制作的蚌肉产品回味也没有腥味,去腥效果显著。另外,使用本发明制备的蚌肉去腥液对蚌肉进行去腥,不需要重新调制pH、温度等,只需按比例加入到蚌肉中腌制0.5‑1小时即可,操作简单,缩短了去腥时间,大大提高了蚌肉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0029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65878.9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池蝶蚌的混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安装固定绳;在中华鳖的养殖池塘上设置若干固定绳;S102、安装吊框;在固定绳上吊设若干吊框,吊框浸没在养殖池塘内;S103、接种池蝶蚌;将池蝶蚌接种在吊框内;S104、养殖管理:定时投喂中华鳖饵料,并每间隔一定时间投入调节药剂,定期抽检池蝶蚌和中华鳖的生长状态;S105、清除死体;定期清除吊框内死去的池蝶蚌,分析死因并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混合养殖的方式,在养殖数量和产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少饵料的浪费,降低了养殖池塘水质恶化的问题,进而减少了养殖的损耗,提高了养殖的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50029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1265878.9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池蝶蚌的混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安装固定绳;在中华鳖的养殖池塘上设置若干固定绳;S102、安装吊框;在固定绳上吊设若干吊框,吊框浸没在养殖池塘内;S103、接种池蝶蚌;将池蝶蚌接种在吊框内;S104、养殖管理:定时投喂中华鳖饵料,并每间隔一定时间投入调节药剂,定期抽检池蝶蚌和中华鳖的生长状态;S105、清除死体;定期清除吊框内死去的池蝶蚌,分析死因并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混合养殖的方式,在养殖数量和产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少饵料的浪费,降低了养殖池塘水质恶化的问题,进而减少了养殖的损耗,提高了养殖的效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