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萘酞菁类受体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68404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840188.3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亚萘酞菁类受体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太阳能电池,属于有机合成及光电技术领域。以6,7-二氰基萘单酰亚胺类化合物和三氯化硼为原料,在有机溶剂中,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生成氯代亚萘酞菁三酰亚胺,以氯代亚萘酞菁三酰亚胺进行氟取代、苯氧基取代或苯硫基取代,最后得到一系列亚萘酞菁分子受体材料。本发明设计将酰亚胺基团引入未取代的亚萘酞菁分子中,合成了一类溶解性好、分离提纯简单、LUMO能级合适的新型受体材料。这类受体材料在器件结构要求简单的体相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高达6.25%,是亚酞菁、亚萘酞菁、酞菁和萘酞菁类可溶液处理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中最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全氟烷基修饰的萘酰亚胺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282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644390.X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全氟烷基修饰的萘酰亚胺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通式为: 以2,6-二溴全氟烷基萘酰亚胺或2,6-二氯全氟烷基萘酰亚胺与双锡试剂为原料,摩尔比为1:1,按溶剂与原料摩尔比300~400:1、催化剂与原料摩尔比0.02~0.1:1,加入溶剂和催化剂,无水无氧、溶剂回流温度条件下,进行stille偶联反应。本发明显著增加了此类材料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同时增强其光热稳定性和在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器件稳定性。

    一种全氟烷基修饰的苝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88924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46655.8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7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氟烷基修饰的苝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通式为:R的结构式为:其中,X代表H和F、Br,m、n分别是烷基C原子的个数和全氟烷基C原子的个数,m是1、2、3、4、5、6,n是1、3、5、7;其制备方法是以苝四甲酸酐和全氟烷基胺为原料,它们的摩尔比等于1:2~1:6,在有机溶剂中,在室温到所用溶剂的回流温度范围内,Ar或N2保护下,搅拌,反应1~12h,生成全氟烷基取代的苝酰亚胺。本发明可以显著增加此类材料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同时增强其光热稳定性和在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器件稳定性。

    全氟烷基修饰、可溶液加工的萘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88923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46631.2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B57/08 C07D47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氟烷基修饰、可溶液加工的萘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通式如A式:其中,A式中R代表全氟烷基取代基,具体如B式,m取自1,2,3,4,5,6;n取自1,3,5,7;X为H、Cl或Br;其制备方法以卤代1,4,5,8‑萘四甲酸酐和全氟烷基胺为起始原料,摩尔比为1:1~1:10,在有机溶剂中,室温到所用溶剂的回流温度的温度范围内,在氩气或氮气保护下搅拌1~24h,1,4,5,8‑萘四甲酸酐与全氟烷基胺反应,生成全氟烷基修饰的萘酰亚胺。本发明在萘酰亚胺的母体上同时引入烷基和全氟烷基后,可显著增加此类材料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同时增强其光热稳定性和在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器件稳定性。

    一种混酸硝化系统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312382U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21714367.1

    申请日:2021-07-27

    Abstract: 一种混酸硝化系统,其属于混酸硝化反应技术领域。这种混酸硝化系统包括硝化装置、中和装置和冷却水循环装置。该系统在硝化装置的设计上通过将两种酸使用不同储罐分别加入反应体系中,避免混酸配制的同时实现混酸硝化反应,另外将浓酸罐和溶剂罐公用同一个加药泵,实现加料过程中自动清洗加药泵和相应管路,减轻强酸对设备的腐蚀。通过设置中和装置和冷却水循环装置实现冷却水的综合循环利用,节省冷源的同时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该硝化系统结构简单,避免了混酸的配制过程,操作上更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