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焊后超声滚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300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445136.7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7/00 B23P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焊后超声滚压方法,在焊后对焊缝施加超声滚压技术,通过超声滚压产生的压力和超声波能量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本发明中具有超声滚压压力小、温度低、控制精确、设备使用方便、效率高等优点,可充分实现在焊接过程中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要求。

    一种焊接增材随焊超声冲击装置及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018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23184.5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增材随焊超声冲击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焊枪、连接套组件、超声振子,所述焊枪通过焊枪连接组件与连接套组件相连,所述超声振子套装于所述连接套组件内,所述超声振子底端的钢球穿过所述连接套组件后与焊层接触,对焊层随焊超声冲击处理。本发明能够转化地震波对建筑的损坏能量,阻挡地震波对建筑物基础的影响,进而免除对建筑物地上部分的震动。本发明对焊层或焊缝实施超声冲击实时冲击,可满足现代焊接增材制造需要;能适应不同冲击压力和焊件高低不平要求;可根据要求调节超声冲击位置和焊枪位置间距,适应随焊时间滞后时间调节;超声传输效率高,超声冲击处理效果好。

    一种基于超声焊接增材及电火花成形的3D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81509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163780.5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焊接增材及电火花成形的3D打印方法,该方法结合超声焊接增材和电火花成形两项高新技术:将高精超薄金属片分层超声焊接;每层焊接后根据构件CAD模型截面的需要,利用电火花加工技术使该层截面空缺部分成形,逐层成形直到最终成型。本发明具有超声焊接压力小、温度低、固结牢等优势又结合电火花成形电极振动小、电极尺寸小、成形精度高等特点;克服了普通3D打印精度不高、结合不牢,内部中空和悬空部位需要支承等缺点;克服了其他3D打印中刀具圆角,刀具尺寸不能小,刀具振动大,顶层“天花板”无法保证精度等困难;能实现带3D内腔构件整体精密成形,为简化构件结构、减小构件尺寸、提高制品精度提供突破。

    一种基于超声磨削的电极在线精密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96971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1186703.2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磨削的电极在线精密修正方法,通过超声磨削对电极进行在线修正。即:附加有轴向超声振动的砂轮,由转速可调的高速电机驱动旋转作为磨削主运动。砂轮、超声装置和电机等又通过可转位支承和防护箱等安装在放电机床工作台上。由放电机床各轴移动带动砂轮移动,实现移动进给;由放电机床主轴带动电极转动,实现圆周进给;用放电液实现润滑与冷却;电极修正与放电加工通过防护箱隔离,互不影响。本发明构成简练、易于实现,能快速在线修复电极,提高效率和精度;清除电极表面损伤和积碳;可适应于多种形式、多种材料的电极修正,特别适合于电极需高精度、快速修复场合。

    一种基于扭转超声振动的单刃侧向铣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75064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898215.3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扭转超声振动的单刃侧向铣削方法:超声单刃侧铣装置由机床主轴带动其旋转,工件装在机床工作台上实现进给,加工时始终保持刀头与加工面法向接触,刀头与工件接触点回转半径小于工件上该接触点的曲率半径,振动方向是单刃铣刀回转的切线方向,实现扭转超声振动下的单刃侧向铣削模式。方法新颖,结构独特,使得本发明工艺实用、可靠性高。使得超声单刃侧铣装置结构简化,尺寸减小,方便安装。本发明改善单刃铣切削冲击,适应窄深结构铣削,克服声振系统频率飘移,免去声振系统散热。并且能在普通工艺条件下解决高硬度高精度复杂侧凹曲面铣削难题和高硬度变螺距螺旋槽铣削难题,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基于电弧处理制备金属超疏水表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6797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45120.6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2/73 B23K9/013 B23K9/167 C23C22/78 C23C222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疏水材料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表面微/纳多孔结构制备:将经过常规预处理后的工件清洗待用,采用电弧处理工艺在其表面获得粗糙化的微/纳多孔表面;(2)疏水化处理(氟硅烷修饰处理):在经过电弧处理的试样上氟硅烷异丙醇溶液中浸渍,取出样品,将其在室温条件下自然晾干,即可得到超疏水表面。本发明型利用电弧焊在工件与焊条两电极间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气体放电现象构建微纳多孔表面,同时,结合氟硅烷低表面能物质进行修饰,将通用的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为高性能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提供新思路;新的制备方法具有节能、快捷、成本低、对制备环境要求低、操作简单等特点。

    一种基于超声磨削的电极在线精密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9697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186703.2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磨削的电极在线精密修正方法,通过超声磨削对电极进行在线修正。即:附加有轴向超声振动的砂轮,由转速可调的高速电机驱动旋转作为磨削主运动。砂轮、超声装置和电机等又通过可转位支承和防护箱等安装在放电机床工作台上。由放电机床各轴移动带动砂轮移动,实现移动进给;由放电机床主轴带动电极转动,实现圆周进给;用放电液实现润滑与冷却;电极修正与放电加工通过防护箱隔离,互不影响。本发明构成简练、易于实现,能快速在线修复电极,提高效率和精度;清除电极表面损伤和积碳;可适应于多种形式、多种材料的电极修正,特别适合于电极需高精度、快速修复场合。

    一种焊接增材随焊超声冲击装置及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018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010523184.5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增材随焊超声冲击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焊枪、连接套组件、超声振子,所述焊枪通过焊枪连接组件与连接套组件相连,所述超声振子套装于所述连接套组件内,所述超声振子底端的钢球穿过所述连接套组件后与焊层接触,对焊层随焊超声冲击处理。本发明能够转化地震波对建筑的损坏能量,阻挡地震波对建筑物基础的影响,进而免除对建筑物地上部分的震动。本发明对焊层或焊缝实施超声冲击实时冲击,可满足现代焊接增材制造需要;能适应不同冲击压力和焊件高低不平要求;可根据要求调节超声冲击位置和焊枪位置间距,适应随焊时间滞后时间调节;超声传输效率高,超声冲击处理效果好。

    一种基于扭转超声振动的单刃侧向铣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7506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0898215.3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C3/00 B06B1/00 B23C9/005 B23C222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扭转超声振动的单刃侧向铣削方法:超声单刃侧铣装置由机床主轴带动其旋转,工件装在机床工作台上实现进给,加工时始终保持刀头与加工面法向接触,刀头与工件接触点回转半径小于工件上该接触点的曲率半径,振动方向是单刃铣刀回转的切线方向,实现扭转超声振动下的单刃侧向铣削模式。方法新颖,结构独特,使得本发明工艺实用、可靠性高。使得超声单刃侧铣装置结构简化,尺寸减小,方便安装。本发明改善单刃铣切削冲击,适应窄深结构铣削,克服声振系统频率飘移,免去声振系统散热。并且能在普通工艺条件下解决高硬度高精度复杂侧凹曲面铣削难题和高硬度变螺距螺旋槽铣削难题,应用前景广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