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86884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25077.6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分析化学及食品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荧光发射的分子印迹比率荧光纳米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可视化检测食品中叶酸的应用。可视化分子印迹纳米传感器为通过一步法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溶胶-凝胶聚合印迹,包埋红色荧光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和具有自发蓝色荧光的叶酸,以洗脱叶酸的空穴为识别位点,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双荧光发射分子印迹纳米传感器。本发明制备方法较传统两步法制备分子印迹比率荧光传感器更简单,避免了繁琐的合成步骤,缩短了实验周期。此外,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传感器能够高灵敏、高选择、自校正地检测叶酸,且提供丰富的荧光颜色演变,实现对目标物的可视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34218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524231.2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0G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30/20 , C10G3/44 , C10G2300/1011 , C10G2300/202
Abstract: 一种连续式微波吸收剂辅助吸波快速热解乌桕油酯制备燃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微波吸收剂:催化剂=50:1~50:5的质量比,称取微波吸收剂、催化剂混合均匀加入反应釜中;(2)反应釜置于微波裂解仪器中,加热至300~500℃,逐渐滴加乌桕油酯,将产生的蒸汽冷凝,连续得到浅棕色液体产物。本发明工艺简单,裂解快速,所得裂解燃油含氧量低,低温流动性好,热值较高,稳定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342189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524231.2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0G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30/20
Abstract: 一种连续式微波吸收剂辅助吸波快速热解乌桕油酯制备燃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微波吸收剂:催化剂=50:1~50:5的质量比,称取微波吸收剂、催化剂混合均匀加入反应釜中;(2)反应釜置于微波裂解仪器中,加热至300~500℃,逐渐滴加乌桕油酯,将产生的蒸汽冷凝,连续得到浅棕色液体产物。本发明工艺简单,裂解快速,所得裂解燃油含氧量低,低温流动性好,热值较高,稳定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357090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24232.7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J3/46 , C10J2300/0916 , C10J2300/0976 , C10J2300/0983 , C10J2300/0986 , C10J2300/123
Abstract: 一种连续式微波吸收剂辅助吸波快速气化稻壳制备燃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微波吸收剂:催化剂=50:1~50:10的质量比,称取微波吸收剂、催化剂混合均匀加入反应釜中;(2)反应釜置于微波裂解仪器中,加热至800~1100℃,稻壳粉末进料,同时通入高热水蒸汽,冷凝去除焦油、水和灰,可连续获得燃气。本发明利用微波的“热点效应”对焦油有独特的催化裂解作用,可减少燃气中焦油的含量;采用微波吸收剂与高效的负载催化剂混合的方法,微波条件下形成高热催化气化床层,气化时间极短,反应迅速,气化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18688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0425077.6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分析化学及食品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荧光发射的分子印迹比率荧光纳米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可视化检测食品中叶酸的应用。可视化分子印迹纳米传感器为通过一步法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溶胶‑凝胶聚合印迹,包埋红色荧光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和具有自发蓝色荧光的叶酸,以洗脱叶酸的空穴为识别位点,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双荧光发射分子印迹纳米传感器。本发明制备方法较传统两步法制备分子印迹比率荧光传感器更简单,避免了繁琐的合成步骤,缩短了实验周期。此外,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传感器能够高灵敏、高选择、自校正地检测叶酸,且提供丰富的荧光颜色演变,实现对目标物的可视化检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