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470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89911.0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胀自组装GelMA/CNTs‑AgNPs水凝胶微裂纹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以光交联GelMA作为柔性基底、CNTs作为基底导电填充物,AgNPs作为导电层;将光交联GelMA和CNTs溶液混合后采用双曝光技术成形;随后在初步交联的GelMA/CNTs水凝胶表面附着一层均匀的AgNPs,再将此GelMA/CNTs‑AgNPs水凝胶放入水中,使其吸水溶胀,利用光敏水凝胶交联度与溶胀度的负相关性,使水凝胶表面产生局部拉应力,AgNPs导电层受力产生微裂纹,得到具有各向同性的微裂纹传感器。本发明传感器具有超高灵敏度和超低检测极限,具有各向同性应变感知能力,还具有优异的柔性及生物相容性,可以保证对心肌细胞自然状态下收缩和松弛运动的长期监测。本发明有望推进微裂纹传感器向复杂微小生物力学实时、定量监测领域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232782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838565.1
申请日:2022-07-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2N5/0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同轴微流体的双曝光微褶皱血管加工平台及方法,包括同轴微流体模块、双曝光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同轴微流体模块包括两个注射泵挤出系统和同轴透光针,所述注射泵挤出系统包括步进驱动器、微型丝杆滑台、控制器、支架、v型夹具和注射器。所述支架与注射器的活塞相连,注射器里盛放水凝胶预聚液。所述同轴透光针通过硅胶软管与注射泵挤出系统连接,所述同轴透光针被分为一次曝光区与二次掩膜曝光区。本发明通过双曝光模块与同轴微流体模块的配合,能够解决微血管加工中表面微褶皱成形技术难题,实现微褶皱血管的批量化连续、高效、可控成形,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体外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523278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38565.1
申请日:2022-07-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2N5/0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同轴微流体的双曝光微褶皱血管加工平台及方法,包括同轴微流体模块、双曝光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同轴微流体模块包括两个注射泵挤出系统和同轴透光针,所述注射泵挤出系统包括步进驱动器、微型丝杆滑台、控制器、支架、v型夹具和注射器。所述支架与注射器的活塞相连,注射器里盛放水凝胶预聚液。所述同轴透光针通过硅胶软管与注射泵挤出系统连接,所述同轴透光针被分为一次曝光区与二次掩膜曝光区。本发明通过双曝光模块与同轴微流体模块的配合,能够解决微血管加工中表面微褶皱成形技术难题,实现微褶皱血管的批量化连续、高效、可控成形,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体外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82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37337.5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加电场离心挤压式的微流控细胞转染系统,包括上亚克力光盘碟体、下亚克力光盘碟体、电场提供装置。上亚克力光盘碟体与下光盘体通过卡榫或是凹凸嵌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双层复合碟体架于离心平台上。下亚克力光盘碟体上刻划了多组微流道,微流道具有受限空间。下亚克力光盘碟体设有数个储存槽,包括前储存槽和后储存槽。前存储槽含有两个输液孔,后储存槽下方设置微流阀门。电场提供装置包括正极、负极和滑环,在滑环上连接导线。本发明提供提供一套通过电场力、毛细力和离心力使多种转染物质同时进行内输运的高效快速的细胞转染系统,减少了细胞挤压时细胞的动力源问题,提高了细胞转染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82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437337.5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加电场离心挤压式的微流控细胞转染系统,包括上亚克力光盘碟体、下亚克力光盘碟体、电场提供装置。上亚克力光盘碟体与下光盘体通过卡榫或是凹凸嵌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双层复合碟体架于离心平台上。下亚克力光盘碟体上刻划了多组微流道,微流道具有受限空间。下亚克力光盘碟体设有数个储存槽,包括前储存槽和后储存槽。前存储槽含有两个输液孔,后储存槽下方设置微流阀门。电场提供装置包括正极、负极和滑环,在滑环上连接导线。本发明提供提供一套通过电场力、毛细力和离心力使多种转染物质同时进行内输运的高效快速的细胞转染系统,减少了细胞挤压时细胞的动力源问题,提高了细胞转染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5083614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1356300.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医用雾化吸入装置,它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它包括面罩、雾化管、雾化器、氧气管,雾化器的一端通过雾化管与面罩连接,雾化器的另一端通过氧气管接至医院中心供氧口;所述的雾化器为长方体结构,雾化器由药液流槽、加热模块、药液回收模块及控制模块组成。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可调节药物浓度及流量,精确控制用药,通过加热提高雾化气体的温度,在低气温时提高患者的使用意愿,提升患者的医疗体验,增加治疗依从性,应用前景广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