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8064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910392.5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K16/10 , G01N33/569 , A61K39/395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冠状病毒的抗体及其应用,所述冠状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特别涉及一种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S‑RBD蛋白的抗体及其抗原结合片段。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HCDR1、HCDR2和HCDR3,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包含LCDR1、LCDR2和LCDR3。各CDR以及可变区的序列详见本发明。本发明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与新冠病毒具有较高的结合能力,且具有较优的中和活性(中和活性的IC50值都低于μg/mL级别)、较好的突变病毒覆盖谱,多样的结合表位。
-
公开(公告)号:CN11024404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95549.2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IPC: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柑橘黄龙病胶体金检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试纸条包括从加样端依次搭接在底板上的样品垫、金垫、NC膜、吸水纸,所述金垫上包被有胶体金标记的第一抗体,所述第一抗体为SDE-1的单克隆抗体、SDE-1的兔多克隆抗体或SDE-1的鼠多克隆抗体,所述NC膜的检测线上包被有第二抗体,所述第二抗体为兔多克隆抗体或鼠多克隆抗体,质控线上包被有第三抗体,所述第三抗体为羊抗兔抗体、羊抗鼠抗体或羊抗大鼠抗体。本发明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直接检验柑橘叶脉等简单易行方法,进而可以得出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否患有黄龙病的检测试剂盒,达到快速、准确、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3163205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12780.7
申请日:2011-12-12
Applicant: 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IPC: G01N2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筛选和/或分析目标配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受试品与目标靶点的复合物;b.利用质谱分析上述复合物是否制备成功;以及可选地包括c.进一步分析复合物中受试品与目标靶点结合的配比数。该方法普适性高,能够排除HTS的假阳性结果,以及能够适用于含有多种小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48064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910392.5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K16/10 , G01N33/569 , A61K39/395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冠状病毒的抗体及其应用,所述冠状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特别涉及一种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S‑RBD蛋白的抗体及其抗原结合片段。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HCDR1、HCDR2和HCDR3,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包含LCDR1、LCDR2和LCDR3。各CDR以及可变区的序列详见本发明。本发明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与新冠病毒具有较高的结合能力,且具有较优的中和活性(中和活性的IC50值都低于μg/mL级别)、较好的突变病毒覆盖谱,多样的结合表位。
-
公开(公告)号:CN109303779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810318991.6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 南开大学
IPC: A61K31/4439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基吡啶咪唑酮类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氨基吡啶咪唑酮类衍生物具有如下通式(I)结构:其中,R1为C1‑3烷基、芳环、芳基杂环或氢原子;R2为C1‑3烷基、烷氧基或氢原子;R3为O‑烷基甲肟、O‑烷基羟胺、噁二唑环、三氟甲基取代的噁二唑环、C1‑5烷基取代的噁二唑环、C1‑5烷基取代的咪唑环、C1‑5烷基取代的三氮唑环、C1‑5烷基取代的噻二唑环、N‑羟基甲酰胺、N‑烷氧基甲酰胺;以及X为C1‑4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09820843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37120.9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 南开大学
IPC: A61K31/122 , A61K31/382 , A61P3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双不饱和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流感药物中的用途,双不饱和酮类化合物的化学式如下:其中,R1为含有取代基的芳基、含有取代基的杂环或C1-C6的烷基;R2为含有取代基的芳基、含有取代基的杂环或C1-C6的烷基;Z为-CH2CH2CH2-、-CH2CH2-、-CH2-、-CH2OCH2-、-CH2SCH2-、-CH2NHCH2-、-CH2O-、-CH2S-、-CH2NH-,或者Z不存在;x为0到6之间的任意数字,x为0时,基团R1与双键直接相连接;y为0到6之间的任意数字,y为0时,基团R1与双键直接相连接。该类双不饱和酮类化合物对流感病毒活性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流感病毒的毒性,且细胞毒性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77142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38674.0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 南开大学
IPC: A61K31/445 , A61P3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哌啶二酮酸类化合物在制备抗流感药物中的应用,其中哌啶二酮酸类化合物的化学式如下:其中,R1为C1-C6的烷基、芳基或C1-C6的烷芳基;R2为含有取代基的芳基、含有取代基的杂环或C1-C6的烷基;R3为含有取代基的芳基、含有取代基的杂环或C1-C6的烷基;x与y可以为0-6之间的任意数字,x与y所取数字相同或不同,当x与y所取数字为0时,基团R1与R2与哌啶环直接相连接。该类哌啶二酮酸类化合物对流感病毒活性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流感病毒的毒性,且细胞毒性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982909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61302.4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 南开大学
Inventor: 饶子和 , 刘慧芳 , 杨诚 , 孙涛 , 周红刚 , 郭宇 , 刘慧娟 , 孙波 , 朱方娜 , 樊云静 , 王振 , 唐延婷 , 刘昊星 , 代婷婷 , 刘艳荣 , 王静 , 张强
IPC: A61K31/7052 , A61P1/14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阿奇霉素在治疗功能性肠蠕动乏力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阿奇霉素分子结构式为:在不影响小鼠体重的情况下,阿奇霉素可显著的促进肠蠕动乏力模型的肠蠕动能力,增加排便次数及排便重量,并能很快的使肠蠕动乏力模型小鼠的排便指标达到正常水平,对功能性肠蠕动乏力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159660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110410165.2
申请日:2011-12-08
Applicant: 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 南开大学药学院
IPC: C07D207/16 , A61K31/401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式I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名称为(2R)-1-(3-(甲氧基(甲基)氨基-2-甲基)-丙酰基)吡咯烷-2-羧酸,是差向异构体混合物。式I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制NDM-1活性的作用,其IC50值为33.94±9.3μM。
-
公开(公告)号:CN10950352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810463416.5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南开大学
IPC: C07D307/68 , C07D405/12 , C07C233/44 , C07C219/32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合物及其在抗沙粒病毒感染中的应用,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其中,Ar选自含有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芳环或芳杂环;X选自C1‑C5的烷基、C1‑C5的烷氧基、C1‑C5的烷氨基、C1‑C5的烷基硫醚、C1‑C5的烯基、C1‑C5的炔基、环丙烷基、环丁烷基、环氧丙烷基、氮杂环丙烷、与C1‑C5的烷基相连的环丙烷基或环丁烷基;Y选自氧原子、仲氨基、叔氨基、C1‑C3的烷基或胺氧基(‑NH‑O‑);以及R1和R2分别选自氢原子、C1‑C5的烷基、C1‑C5的烯基、C1‑C5的炔基、环烷基、含有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芳环或芳杂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