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真空控氢的炼钢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5568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71865.X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真空控氢的炼钢方法,包括:转炉先加入废钢,前后倾翻操作,转炉冶炼,加入造渣料,只加入烧结矿调整温度,出钢合金化,向钢包内加入预熔精炼渣,增碳剂和不少于5kg/t钢的单独隔水包装石灰在出钢时间的前100秒内加入完毕,精炼目标碳含量控制在成品成分减去0.05%的范围内,且造渣料含水率≤4%。本发明通过改进转炉‑精炼相关的操作工艺,提出了一种非真空控氢的炼钢方法,可稳定保证钢水中氢含量在4ppm以内,普通控氢钢种可不经真空脱气处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很好的应用前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单渣深脱硫的转炉炼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7903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19884.5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渣深脱硫的转炉炼钢方法,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铁水占总装入量比例≥80%,对装入转炉铁水进行脱硫、扒渣,脱硫后铁水硫含量≤0.002%;废钢占总装入量比例≤20%,硫含量≤0.020%;上炉冶炼钢水终点硫含量≤0.010%,溅渣后不倒渣,留渣量≥4t;加入废钢铁水后,供氧强度控制在160‑250m3/h·t钢;吹炼开吹‑4min,底吹强度0.03‑0.04Nm3/h·t钢;中期4‑11min,底吹强度0.02‑0.03Nm3/h·t钢;后期11min‑结束,底吹强度0.04‑0.06Nm3/h·t钢;以炉渣碱度3.2、MgO含量6%计算石灰、镁球加入总量;返矿动态控制保证化渣良好,目标过程温度≥1560℃,碳≥0.30%,终点温度≥1600℃,碳≥0.10%结束吹炼。保证转炉碳、磷含量可控,有效脱除钢水中的硫。

    一种利用链式引锭杆手动校准拉矫机辊缝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846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47444.4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链式引锭杆手动校准拉矫机辊缝的方法,涉及钢铁冶金拉矫机技术领域,该方法选取链式引锭杆上的区域作为标准块,并多次测量标准块的厚度,取平均值作为标准块的标准厚度;在链式引锭杆上选取标准块后,再继续在链式引锭杆上每隔一段距离标记一个点,送引锭杆,将标准块送入到最后一台拉矫机正下方,在现场标记一个固定位置与标准块的第一个标记点对齐;记录若干次拉矫机的显示辊缝值;将链式引锭杆继续向前送,分别校准记录剩下几台拉矫机的显示辊缝值;待所有拉矫机辊缝均校准记录完成后,求出显示辊缝值的平均值,用标准块的实际厚度减去显示辊缝的平均值以得到辊缝的偏差值,将偏差值录入到拉矫机辊缝校准系统。

    一种转炉出钢口角度优化的方法及转炉

    公开(公告)号:CN1188954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40793.9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炉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炉出钢口角度优化的方法及转炉,通过本方法优化后的转炉适用于钢水的冶炼及出钢,转炉包括炉体及连接于该炉体的出钢口,出钢口具有与炉体内壁接触连接的闭合边缘,在该闭合边缘上距离炉底最近的点为出钢口底端,闭合边缘上距离炉口最近的点为出钢口顶端,其中出钢口底端和出钢口顶端分别与炉体的转炉中轴线之间距离为D1和D2,且D1≤D2。本发明使出钢口底端与炉体的转炉中轴线之间距离小于或等于出钢口顶端与炉体的转炉中轴线之间距离,保证了出钢末期不出现大口下渣的同时炉体内钢水可基本出完,减少钢水的无效损失,满足出钢控渣需要。

    一种单渣深脱硫的转炉炼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7903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1419884.5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渣深脱硫的转炉炼钢方法,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铁水占总装入量比例≥80%,对装入转炉铁水进行脱硫、扒渣,脱硫后铁水硫含量≤0.002%;废钢占总装入量比例≤20%,硫含量≤0.020%;上炉冶炼钢水终点硫含量≤0.010%,溅渣后不倒渣,留渣量≥4t;加入废3钢铁水后,供氧强度控制在160‑250m/h·t钢;吹炼开吹‑4min,底吹强度0.03‑0.04Nm3/h·t钢;中期4‑11min,底吹强度0.02‑0.03Nm3/h·t钢;后期11min‑结束,底吹强度0.04‑0.06Nm3/h·t钢;以炉渣碱度3.2、MgO含量6%计算石灰、镁球加入总量;返矿动态控制保证化渣良好,目标过程温度≥1560℃,碳≥0.30%,终点温度≥1600℃,碳≥0.10%结束吹炼。保证转炉碳、磷含量可控,有效脱除钢水中的硫。

    一种含氮非含硫钢种氮成分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179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42138.1

    申请日:2020-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氮非含硫钢种氮成分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转炉冶炼,转炉底吹气全程采用氮气,对钢水进行吹氮处理;(2)LF炉处理,在LF炉冶炼终点时根据钢水中的硫含量补喂硫磺线,控制硫质量百分含量为0.008~0.015%;(3)RH炉处理,采用氮气作为真空提升气体,破空后取样分析氮含量,根据氮含量补喂氮线,直到达到钢种氮成分要求范围。本发明通过在LF冶炼终点补喂硫磺线确保钢种中保持了较高的硫含量,提高了含氮非含硫钢种的固氮效果,降低了真空过程的脱氮率,使钢中的氮含量达到120-200ppm,氮含量控制稳定,为后续产品的制备打下基础。

    一种中高碳钢的脱氧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8630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452952.2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高碳钢的脱氧方法;涉及转炉冶金领域的一种脱氧工艺;其操作步骤如下:钢包净空控制、铁水倒入、兑加重量控制、底吹控制。本发明是一种转炉生产中高碳钢的脱氧方法,该方法可稳定保证钢水氧含量≤50ppm,避免生成Al2O3、7Al2O312CaO等夹杂物,降低脱氧成本和增碳成本;本发明通过改进转炉脱氧相关的操作工艺,提出了一种转炉中高碳钢的脱氧方法,实现在保证钢水钢水夹杂物可控的同时,有效降低脱氧成本,实现氧含量可控(氧含量≤50ppm)。

    一种化炉口氧枪控制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1787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093398.2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炉口氧枪控制方法,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通过安装在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喷管中心的激光测距装置连续测量不同位置转炉炉口粘渣厚度,通过安装在多流道化炉口氧枪喷管中心的红外测温装置连续测量不同位置转炉炉口粘渣温度,根据转炉炉口粘渣厚度与温度分布状态实时控制多流道化炉口氧枪中各流道的供氧强度。对不同位置转炉炉口粘渣厚度与温度进行实时测量,根据转炉炉口粘渣的厚度与温度分布状态,炉口清渣控制系统形成多流道化炉口氧枪控制策略,并实时调节多流道化炉口氧枪中各流道的供氧强度,实现转炉炉口粘渣的快速去除与转炉炉口结构高效保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