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8651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19512.4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T吸收可近红外光激发光解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其是将锇(II)配合物Os(bptpy)2(PF6)2和光解分子BODIPY‑PNBA利用共嵌段聚合物PLA5000‑mPEG3400在水溶液中通过亲疏水作用自组装而成。该纳米粒子可在650~750nm的近红外光激发下发生光解反应,释放荧光猝灭基团PNBA,具有良好的光解反应效率;该纳米粒子释放出PNBA后其荧光发射强度增加,通过监测荧光强度变化即可反映光解反应进程,因此其光解反应过程具有可实时可视化监控的优点;该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和极低的细胞毒性,在细胞成像、可控药物释放和临床治疗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8784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19106.9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频率选择结构的1‑bit电控可重构透射阵天线,包括馈源和透射阵列,透射阵列由多个周期排布的透射单元组成;透射单元包括第一微波开关管、第二微波开关管、第一宽槽、短窄槽、第二宽槽和长窄槽;第一宽槽和第二宽槽之间具有两条不同的传输路径,一条经过短窄槽,另一条经过长窄槽,两条传输路径所传输的电磁波的相移值相差180°;改变第一微波开关管、第二微波开关管的偏置电压,可以让电磁波在这两条路径之间进行自由切换;本发明所设计的天线,不仅可以实现高增益特性,而且还具有多波束、波束扫描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87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619106.9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频率选择结构的1‑bit电控可重构透射阵天线,包括馈源和透射阵列,透射阵列由多个周期排布的透射单元组成;透射单元包括第一微波开关管、第二微波开关管、第一宽槽、短窄槽、第二宽槽和长窄槽;第一宽槽和第二宽槽之间具有两条不同的传输路径,一条经过短窄槽,另一条经过长窄槽,两条传输路径所传输的电磁波的相移值相差180°;改变第一微波开关管、第二微波开关管的偏置电压,可以让电磁波在这两条路径之间进行自由切换;本发明所设计的天线,不仅可以实现高增益特性,而且还具有多波束、波束扫描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31089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67852.8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独立循环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建模方法,使用独立循环神经网络代替循环神经网络作为基本单元,由于独立循环神经网络的神经元只从输入和上一时刻的隐态本身接收信息,同一层之间的神经元没有相互作用,梯度的计算可以独立进行,同时针对独立循环神经网络进行dropout正则化,在时间序列上通过在层与层之间应用dropout以改善模型的过拟合现象;使用对数双线性模型降低输出层的计算量,加快训练速度。本发明结合了独立循环神经网络、正则化方法以及对数双线性模型的优越性,可以降低语言模型的困惑度并提升训练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1089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067852.8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独立循环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建模方法,使用独立循环神经网络代替循环神经网络作为基本单元,由于独立循环神经网络的神经元只从输入和上一时刻的隐态本身接收信息,同一层之间的神经元没有相互作用,梯度的计算可以独立进行,同时针对独立循环神经网络进行dropout正则化,在时间序列上通过在层与层之间应用dropout以改善模型的过拟合现象;使用对数双线性模型降低输出层的计算量,加快训练速度。本发明结合了独立循环神经网络、正则化方法以及对数双线性模型的优越性,可以降低语言模型的困惑度并提升训练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59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09371.1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 扬州森科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区域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其中评估方法包括:电力调度中心接受或产生可再生能源设备性能评估需求,规划空间区域;根据无人机的气象信息采集范围,将空间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集区块;无人机独立完成或多无人机协同完成气象数据采集任务,以及可再生能源设备检测任务;在完成任务后,无人机返回无人机基站,将收集的数据传至电力调度中心;电力调度中心根据收集的气象数据和可再生能源设备检测数据,对空间区域内未来的发电情况进行预测。本发明具备数据采集更快速、分布式执行算法通信要求更低、自组网协同灵活性更好等优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