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得室温下最大光参量产生转换带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7586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810207911.X

    申请日:2018-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获得室温下最大光参量产生转换带宽的方法,该方法中晶体使用的材料是铌酸锂晶体,该晶体具有非周期结构,在24摄氏度时,选择0.9微米的泵浦光波长,通过设计的非周期结构弥补泵浦光波长退化点与信号光、闲频光波长群速度匹配点之间的相位失谐量,使得三者之间的相位失谐量均能够满足光参量产生相位匹配条件,则能获得2159纳米最大光参量产生带宽。晶体形状呈长方体结构,使用时光束的入射方向与极化方向垂直,且沿着光束的入射方向被极化为长度相等的单元畴,每个单元畴的极化方向可选择向上或向下。该晶体能在满足准相位匹配的条件下,在信号光与闲频光的群速度匹配点之间实现较大且顶部较平坦的光参量产生转换带宽。

    一种获得室温下最大光参量产生转换带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7586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207911.X

    申请日:2018-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355 G02F1/39 H01S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获得室温下最大光参量产生转换带宽的方法,该方法中晶体使用的材料是铌酸锂晶体,该晶体具有非周期结构,在24摄氏度时,选择0.9微米的泵浦光波长,通过设计的非周期结构弥补泵浦光波长退化点与信号光、闲频光波长群速度匹配点之间的相位失谐量,使得三者之间的相位失谐量均能够满足光参量产生相位匹配条件,则能获得2159纳米最大光参量产生带宽。晶体形状呈长方体结构,使用时光束的入射方向与极化方向垂直,且沿着光束的入射方向被极化为长度相等的单元畴,每个单元畴的极化方向可选择向上或向下。该晶体能在满足准相位匹配的条件下,在信号光与闲频光的群速度匹配点之间实现较大且顶部较平坦的光参量产生转换带宽。

    一种三元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83200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29028.X

    申请日:2018-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元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属于光伏技术领域。该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包含两个大平面性的非富勒烯受体;该电池采用反型结构,光活性层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聚合物电子给体41.6~50%,聚合物电子受体0~50%,非富勒烯苝酰亚胺类电子受体0~50%。在光活性层中加入非富勒烯苝酰亚胺类受体材料,拓宽光谱吸收,改善相分离,可以抑制双分子电荷重组,导致更有效的电荷产生和传输,从而提高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最终提升器件的光电转换性能。并且为全聚合物非富勒烯受体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方向,两个大平面性的非富勒烯苝酰亚胺类受体结合的三元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性能高、制备工艺简单、制程短、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三元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7671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29010.X

    申请日:2018-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元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将强结晶性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作为第三组分加入到二元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活性层中,该电池采用反型结构,光活性层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电子给体41.6~50%,电子受体41.6~50%,强结晶性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0~16.6%。在光活性层中加入强结晶性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材料,拓宽光谱吸收,改善相分离,可以抑制双分子电荷重组,从而导致更有效的电荷产生和传输,提高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最终提升器件的光电转换性能。本发明的三元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性能高、制备工艺简单、制程短、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提高准相位匹配倍频转换带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7300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80304.2

    申请日:2016-02-04

    Abstract: 本文发明了一种提高准相位匹配倍频转换带宽的方法,该方法中所使用的晶体具有非周期结构,可同时实现多个波长倍频转换,该晶体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同时满足准相位匹配和群速度匹配条件。所述晶体的最优结构通过遗传算法得出。该晶体的优选结构为非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晶体呈长方体形状,上下表面平行且均被抛光,晶体在光波传播方向被均匀分割成相等长度的单元畴,每个单元畴的自发极化方向选择向上或向下,连续几个符号相同的单元畴组成一个正畴或负畴。该方法能在同时满足准相位匹配和群速度匹配条件下,在某一特定波长范围内保持较高且平坦的转换效率,而且还能拓宽倍频转换带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种三元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83200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810629028.X

    申请日:2018-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元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属于光伏技术领域。该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包含两个大平面性的非富勒烯受体;该电池采用反型结构,光活性层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聚合物电子给体41.6~50%,聚合物电子受体0~50%,非富勒烯苝酰亚胺类电子受体0~50%。在光活性层中加入非富勒烯苝酰亚胺类受体材料,拓宽光谱吸收,改善相分离,可以抑制双分子电荷重组,导致更有效的电荷产生和传输,从而提高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最终提升器件的光电转换性能。并且为全聚合物非富勒烯受体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方向,两个大平面性的非富勒烯苝酰亚胺类受体结合的三元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性能高、制备工艺简单、制程短、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改善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修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769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02895.4

    申请日:2018-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42 H01L51/0026 H01L51/0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修饰的方法,在倒置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制备过程中,对有机半导体界面材料进行热退火或溶剂退火处理,改善界面特性,降低功函数。在热退火的过程中将有机半导体界面材料与透明电极置于70~150℃热台上退火;或者在溶剂退火的过程中将有机半导体界面材料与透明电极置于70~150℃热台上,同时将电极置于二甲基甲酰胺气氛下进行溶剂退火。采用两种退火方式都可以有效改善界面接触,从而促进电荷的提取、降低能量损耗、方便电荷收集,显著增强短路电流密度,提高器件效率。该方法建立了对以有机半导体材料为阴极界面的倒置结构进行溶剂退火处理的工艺,简单高效、操作易行、效果显著。

    一种改善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修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769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810602895.4

    申请日:2018-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修饰的方法,在倒置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制备过程中,对有机半导体界面材料进行热退火或溶剂退火处理,改善界面特性,降低功函数。在热退火的过程中将有机半导体界面材料与透明电极置于70~150℃热台上退火;或者在溶剂退火的过程中将有机半导体界面材料与透明电极置于70~150℃热台上,同时将电极置于二甲基甲酰胺气氛下进行溶剂退火。采用两种退火方式都可以有效改善界面接触,从而促进电荷的提取、降低能量损耗、方便电荷收集,显著增强短路电流密度,提高器件效率。该方法建立了对以有机半导体材料为阴极界面的倒置结构进行溶剂退火处理的工艺,简单高效、操作易行、效果显著。

    一种三元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767118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0629010.X

    申请日:2018-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元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将强结晶性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作为第三组分加入到二元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活性层中,该电池采用反型结构,光活性层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电子给体41.6~50%,电子受体41.6~50%,强结晶性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0~16.6%。在光活性层中加入强结晶性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材料,拓宽光谱吸收,改善相分离,可以抑制双分子电荷重组,从而导致更有效的电荷产生和传输,提高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最终提升器件的光电转换性能。本发明的三元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性能高、制备工艺简单、制程短、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增加中红外差频转换带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7655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52173.1

    申请日:2017-0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353 G02F1/3544 G02F2001/35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加中红外差频转换带宽的方法,该方法中所述晶体使用的材料是5mol%掺氧化镁的铌酸锂晶体,该晶体具有非周期结构,在泵浦光或信号光其中一个固定的情况下,能在特定的波长范围内同时满足群速度匹配和准相位匹配条件。所述晶体形状呈长方体结构,使用时平面光束的入射方向与极化方向垂直,且沿着光束的入射方向被极化为长度相等的单元畴,每个畴的长度相等,每个单元畴的极化方向可选择向上或向下,连续几个方向相同的畴组成一个正畴或负畴。所述晶体的最优结构可通过遗传算法计算得出。本发明中晶体在能满足准相位匹配的条件下,在群速度匹配点附近可以实现较大且顶部较平坦的中红外差频转换带宽,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