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77716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0152845.6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2M7/487 , H02M7/5387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续流开关的箝位型三相非隔离光伏逆变器,该拓扑首先在三相桥式逆变器的交流侧加入了一个续流开关(由三相不控整流桥和一个开关管S7组成),该续流开关可使逆变器续流电流不流经输入电源,省去了能量回馈电源这个环节,提高了非隔离光伏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其次在逆变器直流输入电容的1/3和2/3电位点和续流开关之间加入两个箝位开关管SH和SL,使得续流阶段逆变器共模电压被有效箝位至直流输入电压的1/3和2/3,改善了逆变器的共模特性,从而抑制了光伏逆变器的共模漏电流,确保了使用时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849728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710152426.2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2M7/5387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续流开关的箝位型三相非隔离光伏逆变器的控制方法,由三相正弦波信号与一路三角波信号交截产生逆变器六个桥臂开关管的预处理信号,通过对六路预处理信号状态的判断,确定逆变器是处于非续流开关状态还是续流开关状态。逆变器处于非续流开关模态时,六个桥臂开关管进行三相SPWM调制控制,续流开关管和两个箝位开关管保持关断;逆变器处于续流开关模态时,六个桥臂开关管都保持关断,续流开关管导通,箝位开关管按情况选择性导通。本发明使逆变器省去了能量回馈电源这个环节,提高了非隔离光伏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抑制了光伏逆变器的共模漏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684972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52426.2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2M7/5387 ,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H02M7/5387 , H02J3/3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续流开关的箝位型三相非隔离光伏逆变器的控制方法,由三相正弦波信号与一路三角波信号交截产生逆变器六个桥臂开关管的预处理信号,通过对六路预处理信号状态的判断,确定逆变器是处于非续流开关状态还是续流开关状态。逆变器处于非续流开关模态时,六个桥臂开关管进行三相SPWM调制控制,续流开关管和两个箝位开关管保持关断;逆变器处于续流开关模态时,六个桥臂开关管都保持关断,续流开关管导通,箝位开关管按情况选择性导通。本发明使逆变器省去了能量回馈电源这个环节,提高了非隔离光伏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抑制了光伏逆变器的共模漏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4935172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12517.9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2M3/335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电平软开关正反激直直变换电路拓扑结构,包括:一单相三电平半桥逆变电路、一软开关辅助电路,一耦合变压器、一不控全波整流电路、一滤波电路和一负载电阻。利用三电平技术有利于减小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利用软开关辅助电路可使超前管和滞后管在电路工作过程中是解耦的,并使滞后管在轻载的时候也能有足够的能量实现零电压开关;利用磁集成技术,将两个变压器集成在一个磁芯上,这两个变压器交替地工作于正激状态和反激状态;利用反激变压器具有滤波电感作用,直流滤波电路可省去滤波电感,仅由滤波电容构成。因此该拓扑结构具有适用于高压输入场合,能在较宽的负载范围内实现软开关,功率密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75690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629852.1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4‑烷氧基‑9,9‑二苯基芴β相的制备方法,是一种应用于有机薄膜器件的聚二芳基芴β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聚4‑烷氧基‑9,9‑二苯基芴薄膜放置于惰性气体中,进行热退火处理;聚4‑烷氧基‑9,9‑二苯基芴化学结构式如下:式中R为正庚烷基或正辛烷基,x,y为0‑1之间的任意实数,且x+y=1;n代表所得聚合物链中二芳基芴的含量,为1‑1000之间的实数。将其应用于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聚合物激光器和聚合物发光晶体管等有机半导体器件中;该相态具有如下优势:(1)β相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且环保;(2)该聚4‑烷氧基‑9,9‑二苯基芴β相能够稳定存在;(3)应用于有机薄膜器件中可获得良好的器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95513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108954.4
申请日:2017-11-1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8G61/1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共轭有机格子纳米聚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具体为一种以有机纳米格子为单体的共轭型纳米聚合物,该材料不同于前期的格子类纳米聚合物设计,它具有连续的共轭骨架,其具体结构如下:该共轭型纳米聚合物材料不仅具有聚合物的可溶液加工特点、纳米的骨架刚性和良好机械特性,而且因为主链共轭具有良好的电荷传输特性而具有一系列优势,具体包括:1)荧光量子效率高;2)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光谱稳定性及电化学稳定性;3)发射光谱位置可调控。在高迁移率发光材料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在有机电致发光和有机激光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935172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510312517.9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2M3/335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电平软开关正反激直直变换电路拓扑结构,包括:一单相三电平半桥逆变电路、一软开关辅助电路,一耦合变压器、一不控全波整流电路、一滤波电路和一负载电阻。利用三电平技术有利于减小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利用软开关辅助电路可使超前管和滞后管在电路工作过程中是解耦的,并使滞后管在轻载的时候也能有足够的能量实现零电压开关;利用磁集成技术,将两个变压器集成在一个磁芯上,这两个变压器交替地工作于正激状态和反激状态;利用反激变压器具有滤波电感作用,直流滤波电路可省去滤波电感,仅由滤波电容构成。因此该拓扑结构具有适用于高压输入场合,能在较宽的负载范围内实现软开关,功率密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75690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29852.1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4-烷氧基-9,9-二苯基芴β相的制备方法,是一种应用于有机薄膜器件的聚二芳基芴β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聚4-烷氧基-9,9-二苯基芴薄膜放置于惰性气体中,进行热退火处理;聚4-烷氧基-9,9-二苯基芴化学结构式如下:式中R为正庚烷基或正辛烷基,x,y为0-1之间的任意实数,且x+y=1;n代表所得聚合物链中二芳基芴的含量,为1-1000之间的实数。将其应用于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聚合物激光器和聚合物发光晶体管等有机半导体器件中;该相态具有如下优势:(1)β相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且环保;(2)该聚4-烷氧基-9,9-二苯基芴β相能够稳定存在;(3)应用于有机薄膜器件中可获得良好的器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955135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11108954.4
申请日:2017-11-1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8G61/10
Abstract: 发明是一种共轭有机格子纳米聚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具体为一种以有机纳米格子为单体的共轭型纳米聚合物,该材料不同于前期的格子类纳米聚合物设计,它具有连续的共轭骨架,其具体结构如下:该共轭型纳米聚合物材料不仅具有聚合物的可溶液加工特点、纳米的骨架刚性和良好机械特性,而且因为主链共轭具有良好的电荷传输特性而具有一系列优势,具体包括:1)荧光量子效率高;2)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光谱稳定性及电化学稳定性;3)发射光谱位置可调控。在高迁移率发光材料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在有机电致发光和有机激光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87771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52845.6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2M7/487 , H02M7/5387 ,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H02M7/487 , H02J3/383 , H02M7/538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续流开关的箝位型三相非隔离光伏逆变器,该拓扑首先在三相桥式逆变器的交流侧加入了一个续流开关(由三相不控整流桥和一个开关管S7组成),该续流开关可使逆变器续流电流不流经输入电源,省去了能量回馈电源这个环节,提高了非隔离光伏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其次在逆变器直流输入电容的1/3和2/3电位点和续流开关之间加入两个箝位开关管SH和SL,使得续流阶段逆变器共模电压被有效箝位至直流输入电压的1/3和2/3,改善了逆变器的共模特性,从而抑制了光伏逆变器的共模漏电流,确保了使用时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