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414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19588.5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嵌波导光栅的布鲁斯特角原子传送装置,包括基底、光栅和宽波导;光栅内嵌于基底中,光栅衍射角为布鲁斯特角,宽波导设置在基底的顶部并且与衍射光交汇;自由空间加载有与衍射光相向传输且同频率的高斯光,衍射光和高斯光均为TM模式光,衍射光和高斯光干涉叠加形成光晶格阵列束缚冷原子,衍射光束和高斯光束的相位差可调节使得光晶格阵列发生移动而带着其中的冷原子运动到宽波导上;宽波导上加载有单向蓝失谐光和双向红失谐光,红蓝失谐光和范德瓦尔斯势形成光学捕获阱阵列束缚冷原子,双向红失谐光的相位差可调节使得光学捕获阱阵列发生移动而带着其中的冷原子运动。本发明可为集成光子原子芯片提供一个稳定的冷原子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98917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22312.0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小分子NIR‑II荧光染料,并公开了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制备的有机小分子NIR‑II荧光染料DPP‑SS结构明确,可体内降解,毒副作用小,其吸收光谱位于近红外一区,荧光发射光谱位于NIR‑II区域,且延伸到NIR‑IIa区域。通过纳米共沉淀方法制得具有良好水溶性、生物相容性的纳米颗粒,在808激光照射下,具有优异的NIR‑IIa荧光成像能力,可实现癌症部位实时高分辨成像诊断。在激光照射下,该纳米颗粒同时表现出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可以高效杀死癌细胞。本发明为NIR‑II荧光成像指导下的癌症光热治疗提供了依据并为未来的癌症临床治疗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18074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23916.0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芴基-噁二唑的双极性磷光铱配合物,在基于芴基-噁二唑的双极性主体的基础上,在芴基上引入基团A,在噁二唑上引入基团R2,所述的基于芴基-噁二唑的双极性磷光铱配合物由B型和FB型两种化合物组成,其结构式如下:其中,基团A为二苯胺基团,基团R1为烷基链,基团R2为吸电子基团。该类材料作为OLED器件的客体掺杂材料制作的器件性能优良,合成路径简单,材料成本低,有利于对铱配合物磷光材料的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924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64787.1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7D519/00 , A61K41/00 , A61K9/1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近红外二区(NIR‑II)具有吸收和发射功能的醌式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这种小分子具备突破性的医学成像和治疗应用潜力,特别是在1064nm激光激发下表现出的NIR‑II荧光、光动力和光热性质。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特定、功能强大的醌式小分子化合物,该小分子通过简化且高效的化学合成过程获得。通过本发明,不仅实现了高效且稳定的小分子合成,还优化了其在NIR‑IIb成像技术中的应用,这包括更深的组织穿透能力、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成像。本发明可应用于医学诊断、生物医学研究以及治疗监测等领域,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477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592739.7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7D495/14 , C07D495/04 , C07F7/10 , C09K11/06 , B82Y30/00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有机小分子光学诊疗试剂,所述有机小分子是通过原子替换策略设计合成的,其化学通式为T‑R,包括T‑N、T‑C或T‑Si,并通过纳米共沉淀法制备出其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的发射波长在NIR‑II范围内,可同时产生活性氧和高热,显示出优异的光动力性能和光热性能,可进行NIR‑II荧光成像,应用于更深层肿瘤的PDT/PTT联合治疗,从而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51633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1438577.2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二区有机共轭聚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将DPP‑BT‑S溶于四氢呋喃后,加入到含F127和DSPE‑PEG‑FA的超纯水中,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氮气除去四氢呋喃,得到具有靶向功能的DPP‑BT‑S纳米颗粒水溶液。本发明的有机共轭聚合物荧光探针,利用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分子以及具有亲水和疏水性能的两亲性分子将DPP‑BT‑S通过自组装包裹起来,通过纳米共沉淀方法制备得到具有良好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及靶向性的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具有优良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光声成像、光动力以及光热转换的性能,可以实现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光声成像指导下的肿瘤靶向光热/光动力联合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251633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38577.2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二区有机共轭聚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将DPP‑BT‑S溶于四氢呋喃后,加入到含F127和DSPE‑PEG‑FA的超纯水中,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氮气除去四氢呋喃,得到具有靶向功能的DPP‑BT‑S纳米颗粒水溶液。本发明的有机共轭聚合物荧光探针,利用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分子以及具有亲水和疏水性能的两亲性分子将DPP‑BT‑S通过自组装包裹起来,通过纳米共沉淀方法制备得到具有良好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及靶向性的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具有优良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光声成像、光动力以及光热转换的性能,可以实现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光声成像指导下的肿瘤靶向光热/光动力联合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933693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23166.7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芴基噁二唑类铱配合物及其应用,芴基噁二唑类铱配合物结构式如下式所示:其中,C为辅助配位体2-吡啶甲酸,R2、R3为烷基链,R1为甲基。所制备的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空穴传输和电子传输性能,可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领域;应用于硝基爆炸物的检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09354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748328.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自降解共轭聚合物,并公开了该共轭聚合物及其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自降解共轭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近红外一区吸收及近红外二区荧光发射,水溶性纳米粒子由两亲性的F127和该共轭聚合物通过纳米共沉淀方法制备。所制得的纳米粒子发射波长位于近红外二区,可用于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本发明设计的纳米粒子在激光照射下可以产生大量活性氧及过高热,因此可用于成像引导的肿瘤光动力/光热联合治疗。特别是,共轭聚合物本身产生的活性氧可以导致该共轭聚合物发生降解,可有效降低材料的毒副作用,加快材料在体内的代谢,提高治疗安全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3619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0438491.2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9K11/02 , C09K11/06 , C07D513/04 , C07D517/04 , C09B57/00 , B82Y20/00 , B82Y40/00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近红外二区有机纳米粒子荧光量子产率的方法,是在疏水性的近红外二区染料制备纳米粒子过程中添加一定摩尔比的柱芳烃。具体步骤为:称取适量的近红外二区染料、柱芳烃和两亲性聚合物F127,加入四氢呋喃并超声溶解;将上述溶液快速加到去离子水中,并继续超声5min;将所得混合溶液除去四氢呋喃以得到纳米粒子水溶液。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以低成本提升了纳米粒子的发光性能,在生物成像和生物传感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