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甜荞壳中提取分离黄酮单体物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5970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16090.4

    申请日:2016-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07/04 C07H1/08 C07H1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甜荞壳中提取分离黄酮单体物质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分离纯化甜荞壳所含的黄酮物质的主要工艺过程为:样品预处理、甜荞壳总黄酮的提取、大孔树脂对甜荞壳黄酮的粗分离、聚酰胺树脂以及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对甜荞壳黄酮的进一步纯化等过程得到的六种黄酮单体物质,即牡荆素、异牡荆素、金丝桃苷、荭草素、异荭草素以及芦丁。本发明工艺以甜荞壳这种农业副产品为原料,分离纯化得到六种富含药用价值的黄酮单体物质,纯度可达99.5%,大大提高了甜荞麦这类农产品的综合利用率。

    一种从甜荞壳中提取分离黄酮单体物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59701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10316090.4

    申请日:2016-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甜荞壳中提取分离黄酮单体物质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分离纯化甜荞壳所含的黄酮物质的主要工艺过程为:样品预处理、甜荞壳总黄酮的提取、大孔树脂对甜荞壳黄酮的粗分离、聚酰胺树脂以及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对甜荞壳黄酮的进一步纯化等过程得到的六种黄酮单体物质,即牡荆素、异牡荆素、金丝桃苷、荭草素、异荭草素以及芦丁。本发明工艺以甜荞壳这种农业副产品为原料,分离纯化得到六种富含药用价值的黄酮单体物质,纯度可达99.5%,大大提高了甜荞麦这类农产品的综合利用率。

    一种花青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2013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413928.8

    申请日:2013-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花青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它解决了游离花青素稳定性差、生物可利用度低的问题。该方法基于花青素稳定性受pH值影响大的特点,采用了pH梯度结合逆向蒸发的方法首先得到花青素脂质体的混悬液,再通过挤压过膜或循环高压均质,以获得不同粒径范围的花青素脂质体。由于脂质体混悬液不易保存,在脂质体的制备过程中加入冻干保护剂,将混悬液在-65℃下预冷冻后在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得到花青素的冻干粉。采用本方法制成的花青素脂质体包埋率高达85.88%,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可获得粒径范围100~234nm的脂质体。冻干复溶后的包埋率可达82.5%。采用脂质体包埋花青素,可提高花青素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度。

    一种花青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2013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413928.8

    申请日:2013-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花青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它解决了游离花青素稳定性差、生物可利用度低的问题。该方法基于花青素稳定性受pH值影响大的特点,采用了pH梯度结合逆向蒸发的方法首先得到花青素脂质体的混悬液,再通过挤压过膜或循环高压均质,以获得不同粒径范围的花青素脂质体。由于脂质体混悬液不易保存,在脂质体的制备过程中加入冻干保护剂,将混悬液在-65℃下预冷冻后在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得到花青素脂质体的冻干粉。采用本方法制成的花青素脂质体包埋率高达85.88%,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可获得粒径范围100~234nm的脂质体。冻干复溶后的包埋率可达82.5%。采用脂质体包埋花青素,可提高花青素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