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377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04944.3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利用风轮动能的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方法。针对目前风电场一次调频难以合理地利用各机组风轮动能导致参与电网调频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首先设计风电场一次调频功率指令使电网频率沿设定轨迹运行,同时根据风电场内各机组最大可释放动能比例分配调频功率指令。其次,利用场内各机组最大可释放动能判断切换不同频率运行阶段的时间,实现充分利用风轮动能改善最大频率偏差这一关键调频指标。最后,随着风电场内各机组输出功率减小并小于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功率指令后自行切换恢复至初始状态,电网频率也将逐步上升至稳态值,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频率发生二次跌落进一步恶化调频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6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04946.2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网频率动态特性的风电机组一次调频功率设定方法。针对传统风电机组一次调频忽略电网频率动态特性而导致调频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使电网频率沿边界轨迹运行的风电机组一次调频功率设定方法。具体地,当电网发生频率跌落事件时,风电机组通过设定功率指令使频率沿要求变化率下限值与最低值构成的边界轨迹运行,之后随着功率指令不断下降切换至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平稳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进一步地,根据该方法所构建的风电机组转速最低值与电网频率最低值的单调关系,在不同运行场景下整定方法参数实现风轮动能全部释放,从而有效地提升频率最低值这一调频效果关键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9280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04938.8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03D7/04 , H02J3/48 , H02J3/06 , G06F30/20 , F03D17/00 , G06F113/08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尾流解析灵敏度模型的风电场有功出力提升方法。针对传统优化方法忽视对风电场尾流影响机理探索的问题,本方法首先刻画风电场中不同位置风机的尾流影响集合,构建风机有功出力关于工程可调节参数—桨距角的解析灵敏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描述风电场所有风机的灵敏度矩阵,并计算各台风机桨距角调节对风电场整体出力的解析灵敏度。当其高于所设阈值时,根据灵敏度计算各台风机的桨距角调节量,据此调节风机桨距角以提高风电场整体出力。本发明所构建的尾流解析灵敏度模型,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确定搜索方向、指导优化进程。在保证优化精度的同时,能够大幅提高优化速度,且具有较强的场景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6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77671.5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F03D17/00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数时延模型的风电机组试验台时延辨识方法,首先获取风电机组试验台系统时延的整数阶,之后构建分数时延模型,并得到含时延的传动链连续模型;构建含分数时延的风电机组试验台等效传动链离散化模型,并对等效传动链离散化模型稳定性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时延与临界状态下模拟倍数之间的关系,完成时延辨识。本发明的方案与一般的时延测量或者辨识方法相比,可以不借助任何测量设备,不介入风电机组试验台系统的通信回路,在保证辨识方法的非侵入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时延辨识的精度,实现了低成本地时延准确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162210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31698.7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流等效的风机动模实验平台转动惯量补偿方法。本发明从能量角度出发,通过在风机动模实验平台上复现实际风电机组的能量流向,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流等效的转动惯量补偿策略,获取风机动模实验平台的转动惯量,直接利用气动转矩和电磁转矩的理论值计算出补偿转矩,对实际下发的气动转矩指令进行计算修正,其次分别获取风机动模实验平台拖动侧和被试侧控制回路的通信时滞,最后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时延对齐模块的参数。与传统基于转速差分的转动惯量补偿策略相比,本发明提出的转动惯量补偿方法无需采集传动链信息,从根本上消除了加速度时滞,在模拟百倍数转动惯量风机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04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50218.2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LC谐振变换器的海上直流风电机组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海上直流风电机组气动机械模型;建立海上直流风电机组发电机变流器模型,包括DC/DC变流器模型,所述DC/DC变流器模型采用LLC谐振变换器;建立海上直流风电机组控制器模型;建立外部直流电网模型。海上直流风电机组控制器模型将控制信号传递给海上直流风电机组气动机械模型和海上直流风电机组发电机变流器模型。本发明可以建立反映实际运行特性的基于LLC谐振变换器的海上直流风电机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为海上风电接入电网的仿真计算提供可靠的模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9344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50216.3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型风电机组降低载荷的独立变桨控制方法。针对目前大型风电机组中因风轮扫风面内风速分布不一致而导致的不平衡载荷问题,本发明基于独立变桨PI控制技术,首先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PI控制器的控制参数进行离线优化,使PI控制参数达到最优。然后,在最优参数的基础上,基于模糊逻辑控制进行PI参数的在线自修正,使PI控制参数随着载荷的变化而自适应变化。对比传统PI控制,本发明所提方法在优化PI参数的基础上令PI参数随载荷自适应变化,优化了控制参数的同时有效弥补了定参数控制在某些工况下控制效果不佳的不足,有效降低了大型风电机组的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162570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31074.5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5D1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风电机组MPPT的改进最优跟踪转子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基于传统OTR方法的基本原理,风电机组控制器在电磁转矩指令中引入气动转矩与最优转矩之差的补偿回路,根据当前风速测量值与风轮加速度信号对补偿回路中的补偿系数进行动态调整,以此来调节不同风速下的转矩误差补偿量,从而重点增强风电机组在高风速区域的MPPT性能。相比于采用恒定补偿系数的传统OTR方法,本发明所提方法能够以较小的载荷代价获得较多的风能捕获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103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1122.5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风电接入电网动模实验平台机电动态模拟方法。针对现有含风电接入电网动模实验平台仅能够模拟与硬件平台风电占比相同的实际电网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容量补偿算法的含风电接入动模实验平台机电动态模拟方法,根据实验平台中风机模拟器容量、同步机模拟器容量、回馈式负载功率与实际电网中风机容量、同步机容量、负载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补偿于同步机模拟器的附加机械转矩指令,使实验平台能够模拟不同风电占比下实际电网频率动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6080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711047.8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F03D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风机跟踪性能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功率曲线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一类功率曲线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针对风机在低风速下加速性能不足导致的风能捕获效率较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功率曲线,风机的功率/转矩指令为转速的高次方。与传统的基于转速二次方的功率曲线相比,本发明极大的减弱了在低风速下的电磁转矩,从而增大不平衡转矩,增强风机的加速性能,进而增大风机的风能捕获效率。本发明的实施例将该方法与其它两种传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改进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