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0048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910001740.X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于液体火箭高空环境下底部热环境的数值计算方法,首先建立液体火箭三维几何模型;然后利用多重分块结构化网格方法对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进行加密;再建立高空含超声速自由流的运载火箭燃气羽流的对流/热辐射耦合模型:再、对N‑S方程中的对流项进行离散:采用二阶迎风TVD格式离散;最后采用离散坐标法建立辐射模型,对火箭全流场及其底部热流进行大型并行计算,输出马赫数、温度、压力流场及对流/耦合热流云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度、较低计算成本且符合工程实际的数值仿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35932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811007100.1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关于多喷管火箭流场及对流/辐射耦合换热的仿真方法,首先建立多喷管火箭三维模型;其次利用多重分块结构化网格方法对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再次建立多喷管火箭羽流流场以及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对N‑S多组分方程进行AUSM+格式离散,积分‑微分得到模型边界处的无粘通量;然后打开改良后辐射模型DOM,得到模型辐射吸收系数:利用DOM模型对辐射传热的积分‑微分基本方程离散;得到各点的辐射强度值;最后用RNG k‑ε湍流模型进行求解,输出马赫数、温度、压力流场及对流/耦合热流云图;本发明方法能够在提高计算精度的同时降低计算成本,计算结果能为火箭底部热防护提供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35932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007100.1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关于多喷管火箭流场及对流/辐射耦合换热的仿真方法,首先建立多喷管火箭三维模型;其次利用多重分块结构化网格方法对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再次建立多喷管火箭羽流流场以及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对N-S多组分方程进行AUSM+格式离散,积分-微分得到模型边界处的无粘通量;然后打开改良后辐射模型DOM,得到模型辐射吸收系数:利用DOM模型对辐射传热的积分-微分基本方程离散;得到各点的辐射强度值;最后用RNG k-ε湍流模型进行求解,输出马赫数、温度、压力流场及对流/耦合热流云图;本发明方法能够在提高计算精度的同时降低计算成本,计算结果能为火箭底部热防护提供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21050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11342880.X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T17/00 ,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于液体火箭复燃反应计算的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以液体运载火箭发射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复燃反应对尾焰冲击流场的影响;数值模拟采用三维可压缩雷诺平均N-S方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获得燃气射流流场,同时采用有限速率化学动力学模型模拟化学反应过程,建立了多组分尾焰复燃模型,并与文献数据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本发明正是在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试验,并将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比对后确立的一种高精度、较低计算成本且符合工程实际的数值仿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43632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50680.7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电鳐的水空两用侦打型无人机,机身主体的外形仿生电鳐,机身主体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隔板,使得上部为中控室,下部为弹仓;导弹和鱼雷设置在弹仓内;可控机翼对称设置在中控室外壁中部的两侧,蓄电池、中央控制设备、侦查设备、通信设备均设置在中控室内的隔板上,矢量火箭发动机设置在机身主体的尾部,尾鳍垂直设置在机身主体的尾部,且位于矢量火箭发动机的上方;两个喷水推进器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主体的背部且位于中控室的尾部,与中央控制设备连接,两枚导弹和两枚鱼雷分别与中央控制设备连接。本发明解决无人机无法水空两用、侦打一体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0048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01740.X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于液体火箭高空环境下底部热环境的数值计算方法,首先建立液体火箭三维几何模型;然后利用多重分块结构化网格方法对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进行加密;再建立高空含超声速自由流的运载火箭燃气羽流的对流/热辐射耦合模型:再、对N-S方程中的对流项进行离散:采用二阶迎风TVD格式离散;最后采用离散坐标法建立辐射模型,对火箭全流场及其底部热流进行大型并行计算,输出马赫数、温度、压力流场及对流/耦合热流云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度、较低计算成本且符合工程实际的数值仿真方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