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41420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808289.2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中隆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军 , 李俊 , 韩诚 , 罗培康 , 朱俊伟 , 张铁军 , 陈欣琪 , 陈东标 , 杨智力 , 李志远 , 李丹阳 , 肖升 , 孙洪飞 , 高洋 , 薛王峰 , 焦贯通 , 王雨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开采方法及开采结构,属于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开采方法包括开拓运输、排水、边坡稳定和通风四个主要技术单元,其中开拓运输技术采用多层环形水平道路结合上行和下行衔接坡道构建的相对独立的上行和下行道路;排水技术采取界外截水沟自流排放雨水和界内泵站分区和分级提升排放污水到顶部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边坡稳定采取土工格栅和生态袋的双重护坡技术;通风采取自然引导和人工强制通风相结合的技术。采用本发明的安全开采方法构建的安全高效的库区开拓运输道路,将存量垃圾从开采位置及时转运出来;进一步通过对排水、边坡稳定以及通风的改进,充分保障了填埋场开采作业的安全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541420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08289.2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中隆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军 , 李俊 , 韩诚 , 罗培康 , 朱俊伟 , 张铁军 , 陈欣琪 , 陈东标 , 杨智力 , 李志远 , 李丹阳 , 肖升 , 孙洪飞 , 高洋 , 薛王峰 , 焦贯通 , 王雨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开采方法及开采结构,属于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开采方法包括开拓运输、排水、边坡稳定和通风四个主要技术单元,其中开拓运输技术采用多层环形水平道路结合上行和下行衔接坡道构建的相对独立的上行和下行道路;排水技术采取界外截水沟自流排放雨水和界内泵站分区和分级提升排放污水到顶部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边坡稳定采取土工格栅和生态袋的双重护坡技术;通风采取自然引导和人工强制通风相结合的技术。采用本发明的安全开采方法构建的安全高效的库区开拓运输道路,将存量垃圾从开采位置及时转运出来;进一步通过对排水、边坡稳定以及通风的改进,充分保障了填埋场开采作业的安全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23172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88559.0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腐殖填料生物滤池系统、组合工艺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废水的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领域。复合腐殖填料生物滤池系统为垂直流湿地与复合腐殖填料生物滤池竖向叠加;由格栅井、折流酸化调节池、复合腐殖填料生物滤池、中间池及垂直流湿地依次连接,构成组合工艺废水处理系统。其处理废水的方法为:经过格栅井的污水进入折流酸化调节池进行预处理,再经生物滤池降解绝大部分污染物,底层出水进入中间池;中间池出水部分回流至酸化调节池强化反硝化脱氮,剩余部分进入垂直流湿地,配合表层吸附除磷填料进行强化除磷,最终出水达标排放。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生物滴滤池技术易堵塞的缺点,可自动控制无人值守,后期维护管理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43970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34730.6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水体综合治理的系统和方法,属于水环境治理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过滤处理装置和射流提升装置;所述方法为利用射流提升装置将河水的水体提升到堤岸上的过滤处理装置,随后进行物理过滤和生物降解的组合净化,处理后的水自流回到河水中,从而形成对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水体的循环处理。针对现有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治理技术存在净化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水体综合治理的系统和方法。它可以显著改善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水质恶化、藻类和浮萍曝发的问题,实现水质的持续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9231726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1811388559.0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01/30 , C02F3/30 , C02F1/00 ,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腐殖填料生物滤池系统、组合工艺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废水的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领域。复合腐殖填料生物滤池系统为垂直流湿地与复合腐殖填料生物滤池竖向叠加;由格栅井、折流酸化调节池、复合腐殖填料生物滤池、中间池及垂直流湿地依次连接,构成组合工艺废水处理系统。其处理废水的方法为:经过格栅井的污水进入折流酸化调节池进行预处理,再经生物滤池降解绝大部分污染物,底层出水进入中间池;中间池出水部分回流至酸化调节池强化反硝化脱氮,剩余部分进入垂直流湿地,配合表层吸附除磷填料进行强化除磷,最终出水达标排放。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生物滴滤池技术易堵塞的缺点,可自动控制无人值守,后期维护管理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43970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0234730.6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水体综合治理的系统和方法,属于水环境治理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过滤处理装置和射流提升装置;所述方法为利用射流提升装置将河水的水体提升到堤岸上的过滤处理装置,随后进行物理过滤和生物降解的组合净化,处理后的水自流回到河水中,从而形成对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水体的循环处理。针对现有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治理技术存在净化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水体综合治理的系统和方法。它可以显著改善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水质恶化、藻类和浮萍曝发的问题,实现水质的持续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803358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810065017.3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农户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备及使用方法,属于水处理领域。该设备包括充氧装置、配水装置、复合生物滤池、进水口、出水口,所述的配水装置与设备的进水口相连通,复合生物滤池安装在配水装置下部;所述的充氧装置包括风力充氧模块和自然充氧模块;所述的风力充氧模块安装在设备中心并贯穿设备底部,所述的自然充氧模块包括与复合生物滤池相连通的导气分隔层;污水从进水口进入配水装置,由配水装置进入复合生物滤池处理,经出水口排出,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经济实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8121926U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20419661.1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存量生活垃圾稳定化处理的排水布气装置,包括主壳体、砾石、进气排水罩、进气排水管和进气管,进气排水罩卡接固定安装在主壳体内且两者之间填充砾石,进气排水罩的下端部设置成栅条状,进气排水管的一端穿过主壳体伸入进气排水罩内部,进气管与进气排水管相连,安装在主壳体外部的进气排水管管顶并延伸至混凝土地坪外与大气相连通。该装置采用砾石和栅条两级过滤结构,能够有效截留腐殖土,防止排水布气装置堵塞;进气排水罩与主壳体采用卡接结构固定相连,易于拆卸检修;同时,进气排水管,既可用于排水,又可给腐殖土通风进气,降低了气水设施的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8115246U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20420639.9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IPC: B01D2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户式农村污水预处理设施,包括箱体、进水管、圆环形框架、泥炭填料和出水管,箱体的一侧连接进水管,另一侧连接出水管,进水管位于出水管上方且高于圆环形框架,圆环形框架固定安装在箱体底部正中间,圆环形框架的圆环内外侧壁开孔,环内夹层填充泥炭填料;进水管接化粪池出水作为预处理,能够保证后续二级生物处理的正常效果;泥炭填料采用长纤维泥炭,具有较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保证了过滤精度,同时堵塞泥炭通过简易震打清除固形物后可重复利用,且价格低廉;泥炭填料用尼龙网袋装填,一方面减少了泥炭填料流失,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泥炭填料的更换,延长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8008556U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20111253.X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农户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备,属于水处理领域。该设备包括充氧装置、配水装置、复合生物滤池、进水口、出水口,所述的配水装置与设备的进水口相连通,复合生物滤池安装在配水装置下部;所述的充氧装置包括风力充氧模块和自然充氧模块;所述的风力充氧模块安装在设备中心并贯穿设备底部,所述的自然充氧模块包括与复合生物滤池相连通的导气分隔层;污水从进水口进入配水装置,由配水装置进入复合生物滤池处理,经出水口排出,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经济实用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