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3970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0234730.6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水体综合治理的系统和方法,属于水环境治理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过滤处理装置和射流提升装置;所述方法为利用射流提升装置将河水的水体提升到堤岸上的过滤处理装置,随后进行物理过滤和生物降解的组合净化,处理后的水自流回到河水中,从而形成对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水体的循环处理。针对现有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治理技术存在净化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水体综合治理的系统和方法。它可以显著改善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水质恶化、藻类和浮萍曝发的问题,实现水质的持续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5645677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0005261.1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流和垂直流一体化人工湿地及其运行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它包括进水厌氧渗滤调节池、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出水除磷脱氮池,进水厌氧渗滤调节池被厌氧渗滤层I垂直分割成调节池I和调节池II两部分,出水除磷脱氮池被厌氧渗滤层II垂直分割成出水池I和出水池II两部分;调节池I的侧面设置有进水管I,调节池II通过进水管II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连接,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通过出水管I与出水池I连接,出水池II内设置回流泵。本方法解决了传统人工湿地易堵塞的问题;将水平流人工湿地与垂直流人工湿地竖向叠加解决了潜流式水平流人工湿地富氧的问题,还提高了复合人工湿地整体的污染物去除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03358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810065017.3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农户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备及使用方法,属于水处理领域。该设备包括充氧装置、配水装置、复合生物滤池、进水口、出水口,所述的配水装置与设备的进水口相连通,复合生物滤池安装在配水装置下部;所述的充氧装置包括风力充氧模块和自然充氧模块;所述的风力充氧模块安装在设备中心并贯穿设备底部,所述的自然充氧模块包括与复合生物滤池相连通的导气分隔层;污水从进水口进入配水装置,由配水装置进入复合生物滤池处理,经出水口排出,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经济实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43970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34730.6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水体综合治理的系统和方法,属于水环境治理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过滤处理装置和射流提升装置;所述方法为利用射流提升装置将河水的水体提升到堤岸上的过滤处理装置,随后进行物理过滤和生物降解的组合净化,处理后的水自流回到河水中,从而形成对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水体的循环处理。针对现有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治理技术存在净化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水体综合治理的系统和方法。它可以显著改善平原缓流及断头支浜水质恶化、藻类和浮萍曝发的问题,实现水质的持续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0541420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808289.2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中隆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军 , 李俊 , 韩诚 , 罗培康 , 朱俊伟 , 张铁军 , 陈欣琪 , 陈东标 , 杨智力 , 李志远 , 李丹阳 , 肖升 , 孙洪飞 , 高洋 , 薛王峰 , 焦贯通 , 王雨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开采方法及开采结构,属于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开采方法包括开拓运输、排水、边坡稳定和通风四个主要技术单元,其中开拓运输技术采用多层环形水平道路结合上行和下行衔接坡道构建的相对独立的上行和下行道路;排水技术采取界外截水沟自流排放雨水和界内泵站分区和分级提升排放污水到顶部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边坡稳定采取土工格栅和生态袋的双重护坡技术;通风采取自然引导和人工强制通风相结合的技术。采用本发明的安全开采方法构建的安全高效的库区开拓运输道路,将存量垃圾从开采位置及时转运出来;进一步通过对排水、边坡稳定以及通风的改进,充分保障了填埋场开采作业的安全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541420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08289.2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中隆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军 , 李俊 , 韩诚 , 罗培康 , 朱俊伟 , 张铁军 , 陈欣琪 , 陈东标 , 杨智力 , 李志远 , 李丹阳 , 肖升 , 孙洪飞 , 高洋 , 薛王峰 , 焦贯通 , 王雨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开采方法及开采结构,属于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开采方法包括开拓运输、排水、边坡稳定和通风四个主要技术单元,其中开拓运输技术采用多层环形水平道路结合上行和下行衔接坡道构建的相对独立的上行和下行道路;排水技术采取界外截水沟自流排放雨水和界内泵站分区和分级提升排放污水到顶部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边坡稳定采取土工格栅和生态袋的双重护坡技术;通风采取自然引导和人工强制通风相结合的技术。采用本发明的安全开采方法构建的安全高效的库区开拓运输道路,将存量垃圾从开采位置及时转运出来;进一步通过对排水、边坡稳定以及通风的改进,充分保障了填埋场开采作业的安全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77248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81892.6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固体危险废物流态化药剂稳定化预处理的设备与方法,属于危险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领域。该设备主要包括进料回料系统、流态化管式反应系统、气固旋风分离系统、尾气处理系统以及出料系统。整个处理过程在负压环境下运行防范粉末物料的扬尘,粉末固体危险废物在管式反应器中与雾化药剂充分接触和反应,从而达到优于传统搅拌方式的稳定化预处理效果。此方法通过负压操作系统有效地解决粉末固体危险废物传统搅拌药剂稳定化预处理过程劳动强度大、扬尘大的问题,还利用流态化技术提高了药剂稳定化的效率,同时更便于后续的安全填埋场的填埋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5772488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610281892.6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固体危险废物流态化药剂稳定化预处理的设备与方法,属于危险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领域。该设备主要包括进料回料系统、流态化管式反应系统、气固旋风分离系统、尾气处理系统以及出料系统。整个处理过程在负压环境下运行防范粉末物料的扬尘,粉末固体危险废物在管式反应器中与雾化药剂充分接触和反应,从而达到优于传统搅拌方式的稳定化预处理效果。此方法通过负压操作系统有效地解决粉末固体危险废物传统搅拌药剂稳定化预处理过程劳动强度大、扬尘大的问题,还利用流态化技术提高了药剂稳定化的效率,同时更便于后续的安全填埋场的填埋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564567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05261.1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流和垂直流一体化人工湿地及其运行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它包括进水厌氧渗滤调节池、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出水除磷脱氮池,进水厌氧渗滤调节池被厌氧渗滤层I垂直分割成调节池I和调节池II两部分,出水除磷脱氮池被厌氧渗滤层II垂直分割成出水池I和出水池II两部分;调节池I的侧面设置有进水管I,调节池II通过进水管II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连接,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通过出水管I与出水池I连接,出水池II内设置回流泵。本方法解决了传统人工湿地易堵塞的问题;将水平流人工湿地与垂直流人工湿地竖向叠加解决了潜流式水平流人工湿地富氧的问题,还提高了复合人工湿地整体的污染物去除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4501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610596482.0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管式旋流充氧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属于水处理领域。主要由渗滤池、旋流充氧管、生物滤池和竖流沉淀池构成;其中渗滤池内装填袋装颗粒滤料,通过厌氧渗滤有效去污水中的悬浮物;旋流充氧管由过渡段、充氧段和配水段组成,对污水进行旋流充氧;生物滤池内装填颗粒填料,利用填料附着微生物在好氧和兼氧条件下降解、去除碳、氮、磷等污染物;竖流沉淀池根据需要实现化学除磷;本方法实现无动力充氧、降解污染物,解决了山岳地形条件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长效运行的难题,并且建设费用低、运行费用极低,管理维护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