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82234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196092.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9/52 , A61K31/513 , A61K47/38 , A61P35/00 , A61K31/337 , A61K31/704 , A61K31/4745 , C08G8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氧化还原响应性纤维素自组装载药微球的制备及产品。其步骤包括首先将羧甲基纤维素与胱胺发生缩合反应接枝上二硫化合物,然后与端羧基聚乳酸通过缩合反应制备两亲性共聚物,最后该二硫键连接的纤维素-聚乳酸共聚物在水中自组装,得到内部载5-氟尿嘧啶的微球。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本发明制备的载药微球粒径可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具有氧化还原响应性,具有在肿瘤部位高谷胱甘肽条件下加速药物释放的能力,可提高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8223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911196092.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9/52 , A61K31/513 , A61K47/38 , A61P35/00 , A61K31/337 , A61K31/704 , A61K31/4745 , C08G8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氧化还原响应性纤维素自组装载药微球的制备及产品。其步骤包括首先将羧甲基纤维素与胱胺发生缩合反应接枝上二硫化合物,然后与端羧基聚乳酸通过缩合反应制备两亲性共聚物,最后该二硫键连接的纤维素‑聚乳酸共聚物在水中自组装,得到内部载5‑氟尿嘧啶的微球。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本发明制备的载药微球粒径可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具有氧化还原响应性,具有在肿瘤部位高谷胱甘肽条件下加速药物释放的能力,可提高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317818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156288.7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氧化还原双响应的壳聚糖载药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首先用壳聚糖包裹聚吡咯纳米粒子和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形成纳米微球,再通过静电作用将羧甲基纤维素吸附在外层,最后用二硫化合物进行交联形成复合载药微球。本发明所制备的载药体系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肿瘤组织高浓度谷胱甘肽刺激下,还原响应释放抗癌药物,发挥抗癌作用。同时,制得的纳米药物递送体系不仅具备近红外光热照射下的热疗作用,而且可以控释药物的热响应,达到联合治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31781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56288.7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氧化还原双响应的壳聚糖载药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首先用壳聚糖包裹聚吡咯纳米粒子和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形成纳米微球,再通过静电作用将羧甲基纤维素吸附在外层,最后用二硫化合物进行交联形成复合载药微球。本发明所制备的载药体系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肿瘤组织高浓度谷胱甘肽刺激下,还原响应释放抗癌药物,发挥抗癌作用。同时,制得的纳米药物递送体系不仅具备近红外光热照射下的热疗作用,而且可以控释药物的热响应,达到联合治疗的目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