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全基因组选择的杨树材性性状最优预测体系的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539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612770.7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基因组选择的杨树材性性状最优预测体系的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杨树的生物育种领域。本发明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与杨树材性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统计模型和不同数量SNP标记对全基因组选择预测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并建立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和材性性状显著关联位点的最优全基因组选择预测体系。该体系具备快速、高效且精准预测杨树木材品质优良种质的能力,其预测准确度高达0.84。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杨树材性性状的早期预测,精准高效筛选出木材品质优良种质材料,从而缩短林木育种周期,提高林木选育强度,加速林木优良种质的选育进程。

    一种基于全基因组选择的杨树生长性状最优预测体系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94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12767.5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基因组选择的杨树生长性状最优预测体系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杨树的生物育种领域。本发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与杨树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统计模型和不同数量SNP标记对全基因组选择预测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建立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和生长性状显著关联位点的最优全基因组选择预测体系。最优全基因组选择预测体系能够快速准确计算杨树育种群体中生长性状的育种值,其预测准确度可达0.77。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杨树生长性状的早期预测,筛选出具备生长优势的优良种质,从而缩短林木育种周期,提高林木选育强度,并加速林木优良种质的选育进程。

    一套用于柳树优良品种遗传鉴定的专用引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755558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710193774.4

    申请日:2017-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用于柳树不同品种遗传鉴别的专用引物及其应用,该方法针对国家林业局已经授权的柳树优良品种,开发出了16对用于柳树不同品种鉴定的微卫星引物。利用本发明的柳树专用引物,进行柳树不同品种遗传鉴定,鉴定方法操作简单、高效,鉴定的准确率高,为柳树不同品种真实性鉴定提供了可靠技术手段。本发明将为柳树良种的使用提供重要的监督检验方法,其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用于鉴定油茶品种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和试剂盒

    公开(公告)号:CN102321768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321973.1

    申请日:2011-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油茶品种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和试剂盒,该方法分别以待鉴定的油茶样品DNA和标准对照样的DNA为模板,在相同引物对引导下进行PCR扩增获得产物,对产物进行电泳,对电泳结果进行基因型比对,基因型不同为不同品种,否则进行相同概率计算,达不到检测要求,继续选择引物进行PCR鉴定,直至符合鉴定概率要求即可;与现有的油茶鉴定方法相比,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包括:利用10对油茶专用微卫星引物,进行油茶品种的遗传真实性鉴定,鉴定方法操作简单、快捷,鉴定的准确率高。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开发出相应的检测试剂盒,用于油茶品种遗传真实性鉴定,具有使用方法简单、快速、灵敏的优点,检测结果可靠、稳定、准确,为油茶品种遗传真实性鉴定提供了可靠技术手段。本发明将为油茶良种使用的监督检验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望春玉兰MbiPTS基因及其在鉴定、合成和/或提高望春玉兰中小白菊内酯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263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91218.7

    申请日:2024-06-19

    Inventor: 戴晓港 尹佟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望春玉兰MbiPTS基因及其在鉴定、合成和/或提高望春玉兰中小白菊内酯的应用,所述望春玉兰MbiPTS基因的CD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首次发现望春玉兰根皮中控制小白菊内酯合成关键基因MbiPTS,当MbiPTS基因ORF的第1057bp~1059bp位点之间有一个单碱基A缺失时,导致MbiPTS基因发生移码突变,在1065bp出现TAA终止密码子,蛋白翻译提前终止,则该望春玉兰不含有小白菊内酯。该位点的检测可用于鉴定望春玉兰中是否含有小白菊内酯。将望春玉兰MbiPTS基因过表达载体注入不含有小白菊内酯的望春玉兰的下胚轴可恢复小白菊内酯的合成,为提高望春玉兰根皮小白菊内酯含量提供基础。

    一种杨树落叶松杨珊锈菌单孢扩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6365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777047.4

    申请日:2020-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落叶松杨珊锈菌单孢扩繁方法,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种苗、采集感病叶片和菌种初繁、单孢系转接和扩繁等步骤,包括:使用90mm的一次性培养皿,在培养皿底部垫两张滤纸,加入3mL无菌水进行保湿。将病叶上的单孢子堆用移液枪离散至4μL的琼脂水溶液中,将混有夏孢子堆的溶液打在具有感病能力的NL895的嫩叶上,接种完成后置于温度为19℃,光周期为16h/24h的温室中进行培养,待其发病后在进一步扩繁至足量,保存至4℃冰箱待用。本发明采用室内接种的方法,对锈菌进行叶盘法培养,可获得分离的孢子堆,方法简单高效,为更好地研究杨树抗锈性提供纯化单一的菌株。

    杨树全同胞子代苗的制备方法及其得到的杨树全同胞子代苗

    公开(公告)号:CN10916925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71427.5

    申请日:2018-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杨树全同胞子代苗的制备方法及其得到的杨树全同胞子代苗,涉及林木培育技术领域,上述制备方法首先分别从成年杨树上采集雌、雄花枝并将花枝基部浸泡于生根剂中,随后将浸泡生根剂后的雌、雄花枝扦插在育苗基质中,待雄花开放后收集花粉,并对雌花进行人工授粉后进行栽培管理得到杨树全同胞子代种子,然后将种子进行播种培育得到杨树全同胞子代苗。上述方法具有育苗效率高、所构建的苗种为无污染的杨树全同胞子代苗的优点,有效缓解了现有杨树高枝套袋杂交所存在的高空作业危险以及容易造成花粉污染的问题。

    一套用于柳树优良品种遗传鉴定的专用引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75555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93774.4

    申请日:2017-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用于柳树不同品种遗传鉴别的专用引物及其应用,该方法针对国家林业局已经授权的柳树优良品种,开发出了16对用于柳树不同品种鉴定的微卫星引物。利用本发明的柳树专用引物,进行柳树不同品种遗传鉴定,鉴定方法操作简单、高效,鉴定的准确率高,为柳树不同品种真实性鉴定提供了可靠技术手段。本发明将为柳树良种的使用提供重要的监督检验方法,其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望春玉兰内小白菊内酯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8613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426182.2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望春玉兰内小白菊内酯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包括Mbi13_11039065和Mbi13_11193126中的至少一种;Mbi13_11039065为13号染色体第11039065位碱基,当该位点的基因分型为纯合G/G时,则该望春玉兰不含有小白菊内酯或者含量低于0.5%,当该位点的基因分型为纯合A/A或者杂合A/G时,则该望春玉兰小白菊内酯含量高于3.0%;Mbi13_11193126为13号染色体第11193126位碱基,当该位点的基因分型为纯合C/C时,则该望春玉兰不含有小白菊内酯或者含量低于0.5%,当该位点的基因分型为纯合T/T或者杂合C/T时,则该望春玉兰小白菊内酯含量高于3.0%。本发明所开发的分子标记Mbi13_11039065和Mbi13_11193126,可以在早期对望春玉兰根皮小白菊内酯含量进行鉴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