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02817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910692953.1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翠竹组培苗的瓶外生根方法,包括生根设施的准备、生根材料的获取、生根材料的处理、组培小苗的移栽、生根期管理、炼苗期管理步骤。本发明通过模拟翠竹试管苗瓶内生根环境,使组培小苗直接在较封闭的、高湿、带有生根液的瓶外基质中生根,后逐步降低空气湿度,进入基质栽培大田阶段。该方法合并了组培苗在瓶内琼脂培养基中生根然后再移栽至大棚的过程,使组培小苗直接在瓶外、移栽基质中生根,简化了生产环节,节约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瓶外生根率达95%以上,移栽成活率达90%,为翠竹组培苗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40281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92953.1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翠竹组培苗的瓶外生根方法,包括生根设施的准备、生根材料的获取、生根材料的处理、组培小苗的移栽、生根期管理、炼苗期管理步骤。本发明通过模拟翠竹试管苗瓶内生根环境,使组培小苗直接在较封闭的、高湿、带有生根液的瓶外基质中生根,后逐步降低空气湿度,进入基质栽培大田阶段。该方法合并了组培苗在瓶内琼脂培养基中生根然后再移栽至大棚的过程,使组培小苗直接在瓶外、移栽基质中生根,简化了生产环节,节约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瓶外生根率达95%以上,移栽成活率达90%,为翠竹组培苗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209120769U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21995191.X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9/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纺布育苗容器固定盘,涉及林木育苗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纺布育苗容器固定盘包括固定盘本体和设于固定盘本体一侧的多个支撑架,固定盘本体上设有与多个支撑架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支撑架与第一通孔之间形成用于承载无纺布袋的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纺布育苗容器固定盘能够承载多个无纺布袋,使得多个无纺布袋稳定的设于固定盘本体上,不会发生倾倒,不需要将众多无纺布袋紧挨堆放在一起,有效避免串根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09489133U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20190457.1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C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种子萌发的灭菌恒温恒湿吸胀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底端四角安设有脚轮,所述盒体的里端上侧通过销钉安设有恒温恒湿灭菌槽,所述恒温恒湿灭菌槽的里端顶侧通过安装座安设有紫外线灭菌灯管,所述恒温恒湿灭菌槽的里侧内壁通过安装座安设有LED灯带,该实用新型通过恒温恒湿灭菌槽里侧的紫外线灭菌灯管对吸胀种子和吸胀水体进行灭菌消毒,使得盒体始终保持良好的无菌吸胀环境,同时LED灯带为吸胀种子提供均匀光照,而恒温棒根据不同类型种子吸胀所需的温度,为种子提供吸胀所需的最适宜温度,能对盒体里侧的整体环境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更加便于进行种子吸胀萌发测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10298917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0865514.1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智能化育苗床,包括育苗床本体、育苗床基座、遮阳机构、育苗液补入机构和控制终端,育苗床基座包括有前架体和后架体,后架体的顶部呈竖直插设有一个能够上下移动的H型支架,遮阳机构包括有卷设与育苗床本体的正上方的遮阳网,育苗液补入机构设置于育苗床本体的内侧,育苗床本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冷凝板,育苗床本体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育苗床本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倾斜料道,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智能化育苗床,通过控制终端能够设定不同的培养条件进行自动培养,具有能够灵活收放的遮光网,并且能够在无人看管时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冷凝,极大的提升了育苗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9572581U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20278185.0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9/029
Abstract: 一种育苗装置,包括矩形框架、多个横梁以及多个育苗单元。矩形框架内部具有一矩形空间。每一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矩形框架相对的两侧边,任意两个横梁呈平行设置,多个横梁将矩形空间分隔成多个依次排布的矩形放置空间,每一横梁的一侧边开设有多个呈间隔设置的第一挂接槽,另一侧边对应第一挂接槽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呈间隔设置的第二挂接槽。每一育苗单元的顶端分别向外延伸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挂接台和第二挂接台,多个育苗单元依次对应放置于多个矩形放置空间中。其中,每一育苗单元的第一挂接台挂接于相邻两横梁中的一横梁的第一挂接槽内,每一育苗单元的第二挂接台挂接于相邻两横梁中的另一横梁的第二挂接槽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