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66660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80071.6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8J3/24 , C08J3/12 , C08L5/08 , C08L87/00 , C08K13/02 , C08K3/28 , C08K5/07 , C08K3/32 , C08K5/3445 ,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3/14 , B01J20/226 , B01J20/24 , B01J20/267 , B01J20/28026 , B01J20/3085 , C08J2305/08 , C08L5/04 , C08L5/08 , C08J3/246 , B01J20/28021 , C08J3/12 , C08J2487/00 , C08K2201/014 , C08L87/005 , C08K13/02 , C08K3/28 , C08K5/07 , C08K2003/324 , C08K5/34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大分子材料合成领域,解决了现有的MOFs在应用时存在耐碱性差、难于分离回收等问题。本发明采用共沉淀技术,使溶解于乙酸水溶液中的天然高分子壳聚糖在进入三聚磷酸钠-乙醇-水混合溶液后沉淀析出时,包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共同沉淀进入小球内部,得到未交联的复合小球,然后加入戊二醛溶液交联壳聚糖骨架,得到壳聚糖-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小球,小球粒径在1毫米左右,具有耐碱能力强、吸附容量大、易于从水体中分离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66660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10080071.6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8J3/24 , C08J3/12 , C08L5/08 , C08L87/00 , C08K13/02 , C08K3/28 , C08K5/07 , C08K3/32 , C08K5/3445 ,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3/14 , B01J20/226 , B01J20/24 , B01J20/267 , B01J20/28026 , B01J20/3085 , C08J2305/08 , C08L5/04 , C08L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大分子材料合成领域,解决了现有的MOFs在应用时存在耐碱性差、难于分离回收等问题。本发明采用共沉淀技术,使溶解于乙酸水溶液中的天然高分子壳聚糖在进入三聚磷酸钠‑乙醇‑水混合溶液后沉淀析出时,包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共同沉淀进入小球内部,得到未交联的复合小球,然后加入戊二醛溶液交联壳聚糖骨架,得到壳聚糖‑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小球,小球粒径在1毫米左右,具有耐碱能力强、吸附容量大、易于从水体中分离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74290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140315.0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8F251/00 , C08F226/02 , C08F220/54 , C02F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温度双重敏感性壳聚糖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领域。其由羧甲基壳聚糖在酸性条件下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得到,本发明的絮凝剂同时具有pH敏感性和温度敏感性,不仅提高了分子量、增强了架桥絮凝作用,还可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不同特征的水体污染物絮凝脱除的要求,尤其是对所带表面电荷和亲/疏水性易转换的污染物,具有优异的絮凝能力。原料壳聚糖来源广泛,无毒、可降解、无二次污染风险;具有良好的絮凝重金属离子、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特性,且具有抑菌、除臭、脱色及有效降低COD值等诸多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49869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76096.2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26 , B01J20/22 , B01J20/28019 , B01J2220/44 , B01J2220/4806 , B01J2220/4812 , C02F1/285 , C02F1/2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酸钠-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材料合成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本身粒径小、耐酸性差、难以从水中分离的缺陷。本发明采用共沉淀技术,在含有氯化钙、水和乙醇的沉淀剂溶液中滴入海藻酸钠-金属有机框架混合液得到未交联的复合小球,然后加入戊二醛溶液交联海藻酸钠骨架,得到海藻酸钠-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小球,小球粒径在1毫米左右,具有耐酸能力强、从水中可分离性强、对水体污染物吸附容量大、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1136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73838.4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C08F220/32 , C08F212/36 , C08F8/32 , C08J9/28 , C08J3/24 , B01J20/26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修饰的互贯型树脂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树脂合成领域,克服了现有树脂存在只能采用固定床或移动床模式操作、吸附速率慢、孔径易堵塞、投资运行费用高等问题。本发明采用悬浮聚合技术,在含有分散剂和pH缓冲剂的水相中加入油相反应得到树脂白球,油相由反应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致孔剂组成,树脂白球经有机溶剂溶胀后加入不同体积的胺溶液进行反应,然后加入后交联剂溶胀,加入交联引发剂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制备的氨基修饰的互贯型树脂吸附剂粒径在300-500微米之间,具有孔径大,表面积适中,再生吸附效果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5913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710462740.0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磁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是以哌嗪和三聚氯氰为构筑单元,形成共价有机框架,然后负载在磁性四氧化三铁表面所形成的有机框架材料,本发明较好地解决了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现有的粒径小、稳定性差和难以从水体中分离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溶剂热法,以具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为载体,先将其浸入含有哌嗪的配体溶液中,然后滴加三聚氯氰配体溶液,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磁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本发明设计的材料具有在水中的可分离能力强、对水体污染物吸附量大、机械强度高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5913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62740.0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2 , B01J20/28009 , C02F1/285 , C02F1/4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磁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是以哌嗪和三聚氯氰为构筑单元,形成共价有机框架,然后负载在磁性四氧化三铁表面所形成的有机框架材料,本发明较好地解决了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现有的粒径小、稳定性差和难以从水体中分离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溶剂热法,以具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为载体,先将其浸入含有哌嗪的配体溶液中,然后滴加三聚氯氰配体溶液,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磁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本发明设计的材料具有在水中的可分离能力强、对水体污染物吸附量大、机械强度高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74290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40315.0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8F251/00 , C08F226/02 , C08F220/54 , C02F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温度双重敏感性壳聚糖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领域。其由羧甲基壳聚糖在酸性条件下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得到,本发明的絮凝剂同时具有pH敏感性和温度敏感性,不仅提高了分子量、增强了架桥絮凝作用,还可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不同特征的水体污染物絮凝脱除的要求,尤其是对所带表面电荷和亲/疏水性易转换的污染物,具有优异的絮凝能力。原料壳聚糖来源广泛,无毒、可降解、无二次污染风险;具有良好的絮凝重金属离子、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特性,且具有抑菌、除臭、脱色及有效降低COD值等诸多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5049560U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20813669.2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质分时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污水储罐、套管吸附柱、蠕动泵、收集器和水质检测仪,污水储罐通过管道连接套管吸附柱;在套管吸附柱的管程内装有固体吸附剂,套管吸附柱的套管两端接口分别为污水进、出口;所述的套管吸附柱的污水出口端与蠕动泵相连,蠕动泵的出口连接收集器,在收集器后端连接水质检测仪;收集器包括若干个分收集器,蠕动泵上设有若干个出口,分别与若干个分收集器的进口相连;水质检测仪上设有若干个进口,分别与若干个分收集器的出口相连;蠕动泵上设有温度测量装置,以测定从蠕动泵中流过的水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的水质检测装置能够满足分时分段动态检测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205049553U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20813612.2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污染物吸附能力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固态污染物储罐、熔融污染物储罐、熔融污染物预处理装置、套管吸附柱、蠕动泵、收集器和水质检测仪;固态污染物储罐、熔融污染物储罐和熔融污染物预处理装置依次相连,加热装置为固态污染物储罐加热,熔融污染物预处理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套管吸附柱;在套管吸附柱的管程内装有固体吸附剂,套管吸附柱的套管两端接口分别为污水进、出口,套管吸附柱的壳程两端接口分为加热剂或冷却剂进、出口。本装置同样可以用于不同时间段不同温度不同流量不同吸附剂的脱附实验,能够满足多种在线检测条件的需求,实用性好,灵活易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