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701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88658.5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3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4 , C22C38/42 , C21D8/06 , C21D1/32 , C21D1/25 , C21D9/52 , C21D9/00 , C21D9/02 , F16F1/02 , B2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延迟断裂的高强度钢及其节能制备方法、应用,高强度钢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0.2~0.4%C、1.2~2.0%Si、0.1~0.3%Mn、0.6~1.2%Cr、0.8~1.5%Ni、0.5~1.0%Al、0.8~1.2%Mo、0.3~0.5%V、0.06~0.10%Nb、0.2~0.5%Cu、0.02~0.05%B、0.02~0.05%N、0~0.015%P、0~0.010%S、0~0.00015%H、0~0.0015%O,其余为Fe和杂质。本发明能够使碳化物在不同热处理工艺阶段多尺度析出,形成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组成的显微组织,有利于形成氢陷阱,增加强韧性的同时提高耐延迟断裂性能,并缩短工艺流程、节能减排、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71449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10446860.3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直流等离子电弧加热控制方法,属于金属铸造中间包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直流等离子加热系统,在开浇阶段,通过升降电极与钢水液面的接触和非接触的距离,通过控制输出电压电流和等离子体介质气体输出流量和压力控制,最后随时根据电压波动偏差和弧长偏差调整,用以控制等离子电弧的起弧和稳弧。本发明给出了具体控制采用等离子体加热连铸中间包钢液的电弧控制方法,从而有效实现对连铸中间包的温度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3714495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446860.3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直流等离子电弧加热控制方法,属于金属铸造中间包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直流等离子加热系统,在开浇阶段,通过升降电极与钢水液面的接触和非接触的距离,通过控制输出电压电流和等离子体介质气体输出流量和压力控制,最后随时根据电压波动偏差和弧长偏差调整,用以控制等离子电弧的起弧和稳弧。本发明给出了具体控制采用等离子体加热连铸中间包钢液的电弧控制方法,从而有效实现对连铸中间包的温度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3131817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110389717.6
申请日:2011-11-30
Applicant: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炼钢保磷冶炼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将冶炼时间分成前、中、后三期,通过调控石灰的加入量,将炉渣二元碱度R始终控制在2.0~2.8之间;通过调控吹氧枪的流量以及枪位,将前、中、后三期的吹氧量与总吹氧量的质量百分比分别控制在18-22%、55-65%、18-22%,且前期和中期的氧气射流冲击深度控制在钢水深度的60-70%,后期的氧气射流冲击深度控制在钢水深度的70~80%;终点钢水中残留碳含量控制在0.05~0.1%。采取本发明后,由于合理平衡控制了冶炼前、后期脱磷的高峰,因此可以在不加含磷矿石的情况下,使铁水中磷的保留率达到30%~70%,从而实现所需的保磷冶炼。
-
公开(公告)号:CN103131817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389717.6
申请日:2011-11-30
Applicant: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炼钢保磷冶炼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将冶炼时间分成前、中、后三期,通过调控石灰的加入量,将炉渣二元碱度R始终控制在2.0~2.8之间;通过调控吹氧枪的流量以及枪位,将前、中、后三期的吹氧量与总吹氧量的质量百分比分别控制在18-22%、55-65%、18-22%,且前期和中期的氧气射流冲击深度控制在钢水深度的60-70%,后期的氧气射流冲击深度控制在钢水深度的70~80%;终点钢水中残留碳含量控制在0.05~0.1%。采取本发明后,由于合理平衡控制了冶炼前、后期脱磷的高峰,因此可以在不加含磷矿石的情况下,使铁水中磷的保留率达到30%~70%,从而实现所需的保磷冶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