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200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15981.X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6F18/20 , G06F18/10 , G06Q50/06 , G06F30/18 , G06F18/24 , G06F111/1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抗差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配电网动态状态估计方法,涉及配电网动态状态估计领域。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与量测数据类型构建配电网动态状态估计的数学模型,并用容积卡尔曼滤波器对配电网实现动态状态估计;通过引入容错噪声估值器,将建模误差归入未知系统噪声,使原来为常量的未知系统噪声变为时变的未知系统噪声,然后通过容错噪声估值器在每一时间断面进行噪声估计,时刻调整噪声的统计特性。当配电网出现粗差时,通过引入抗差增强因子,修正卡尔曼滤波增益,以达到修正状态估计值的效果。本发明通过将容错噪声估值器与抗差增强引入容积卡尔曼滤波器,提高了配电网动态状态估计的估计精度与抗差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763738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201729.4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气体流速放大装置,包括流速放大器,流速放大器为进气口大、出气口小的两端开口结构,其中出气口插入排气管中,排气管靠近流速放大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气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的检测端靠近流速放大器的出气口,凹槽上方设置有密封部件,密封部件遮盖凹槽裸露部分,其与排气管、气敏传感器组成密封的结构,排气管上安装有检测分析仪,检测分析仪与气敏传感器电连接,排气管远离流速放大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安装部件,固定安装部件用于将排气管固定在移动设备上,固定安装部件可相对排气管轴向移动和周向转动。本发明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301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135664.X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N3/047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LGAN的电能质量扰动故障识别方法,涉及电能质量分析技术领域,能够在电力系统中某种电能质量扰动数据匮乏时,对匮乏电能质量扰动数据进行充分有效增强,进一步实现对此种扰动故障的准确识别。本发明包括:将生成对抗网络(GAN)网络的生成器中增加LSTM层,使生成器的网络模型更好拟合以及提取电能质量扰动数据的序列特征,提高网络产生的电能质量扰动数据集的精度;单独提出充分训练完成的LGAN网络的判别器,实现对电能质量扰动数据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09692107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20861918.3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刚性绕背式磁吸数据线,属于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该数据线包括连接手机数据接口的第一连接头、与第一连接头连接的第一线材部、与第一线材部连接的第一环形磁吸头、与第一环形磁吸头匹配并磁性吸合的第二环形磁吸头、用于插接外部数据或电源接口的第二连接头、以及连接第二环形磁吸头和第二连接头的第二线材部,其中,第一线材部为L形刚性件,第一环形磁吸头固定在手机背部,第二环形磁吸头可相对第一环形磁吸头作360度旋转。本实用新型在数据线连接时,不妨碍用手对手机进行操作。且由于环形磁吸头设置在手机背部,磁吸头可采用较大磁体,提供更大的磁力,保证两磁吸头能够牢固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11086176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2105065.3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气体流速放大装置,包括流速放大器,流速放大器为进气口大、出气口小的两端开口结构,其中出气口插入排气管中,排气管靠近流速放大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气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的检测端靠近流速放大器的出气口,凹槽上方设置有密封部件,密封部件遮盖凹槽裸露部分,其与排气管、气敏传感器组成密封的结构,排气管上安装有检测分析仪,检测分析仪与气敏传感器电连接,排气管远离流速放大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安装部件,固定安装部件用于将排气管固定在移动设备上,固定安装部件可相对排气管轴向移动和周向转动。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