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8506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272313.3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F02C6/00 , F02C6/18 , F02C3/22 , F02C7/22 , F01K23/10 , H02J15/00 , F22B1/18 , F23M5/08 , F23L15/04 , F28D15/04 , C25B1/27 , C25B9/65 , C01B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氨合成与裂解的全天候冷热电多联产系统,属于冷热电联供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氨装置,液氨储罐、液氨气化制冷装置、氨气热交换装置、氨氢燃料预混装置、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和制氨原料供给装置,所述制氨原料供给装置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氨装置连通;所述氨气热交换装置还与氨气裂解装置连通,所述氨气裂解装置与氨氢燃料预混装置连通;所述余热锅炉内部设置有水冷壁,所述水冷壁与余热锅炉外部的汽包连通,所述汽包与蒸汽轮机连通;所述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均连接有发电机;以及利用该系统的冷热电多联产方法,本发明不仅能实现零碳排放,还能全天候满足冷热电多联产需求,以及氨的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47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632598.5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氢融合零碳燃烧器,包括燃烧室、烟气循环管道、分级预热装置、热管换热装置和助燃气体旋流装置。通过强旋流配比的方法,设置助燃气体旋流装置,使用高低旋流数和轴向纵向旋流数布置方式来提高配风,从而加强混合;充分、高效地利用了高温烟气的热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品质热能的损失,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可满足用户节能、清洁、安全稳定燃烧氨气的需求;采用富氢气体作为燃料,在燃烧室中心设置H2扩散值班火焰,可以达到稳焰的效果;通过热管换热器、助燃气体旋流装置等装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氨气着火温度高,着火时间长,不易点燃和氨燃烧不稳定的问题;发明经济性高,可调节性高,符合减碳、零碳生产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24188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297440.7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轴式富氢气体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富氢气体进气系统和助燃气体进气系统;燃烧器本体具有燃烧室和烟气排出通道;在燃烧室中设有旋流叶片,旋流叶片安装在无轴式旋流装置上,无轴式旋流装置连接使其转动的动力装置,通过无轴式旋流装置使旋流叶片在燃烧室中旋转;旋流叶片的根部具有进气口,旋流叶片的叶片体表面分布有出气孔,叶片体内填充有多孔介质;从富氢气体进气系统进入的富氢气体通过旋流叶片根部的进气口进入旋流叶片,经过叶片体内的多孔介质,从叶片体表面的出气孔进入燃烧室,与从助燃气体进气系统进入的助燃气体在燃烧室内燃烧。本发明不仅能实现低碳排放,还实现富氢气体的高效、安全、环保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41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97440.7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轴式富氢气体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富氢气体进气系统和助燃气体进气系统;燃烧器本体具有燃烧室和烟气排出通道;在燃烧室中设有旋流叶片,旋流叶片安装在无轴式旋流装置上,无轴式旋流装置连接使其转动的动力装置,通过无轴式旋流装置使旋流叶片在燃烧室中旋转;旋流叶片的根部具有进气口,旋流叶片的叶片体表面分布有出气孔,叶片体内填充有多孔介质;从富氢气体进气系统进入的富氢气体通过旋流叶片根部的进气口进入旋流叶片,经过叶片体内的多孔介质,从叶片体表面的出气孔进入燃烧室,与从助燃气体进气系统进入的助燃气体在燃烧室内燃烧。本发明不仅能实现低碳排放,还实现富氢气体的高效、安全、环保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8506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72313.3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F02C6/00 , F02C6/18 , F02C3/22 , F02C7/22 , F01K23/10 , H02J15/00 , F22B1/18 , F23M5/08 , F23L15/04 , F28D15/04 , C25B1/27 , C25B9/65 , C01B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氨合成与裂解的全天候冷热电多联产系统,属于冷热电联供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氨装置,液氨储罐、液氨气化制冷装置、氨气热交换装置、氨氢燃料预混装置、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和制氨原料供给装置,所述制氨原料供给装置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氨装置连通;所述氨气热交换装置还与氨气裂解装置连通,所述氨气裂解装置与氨氢燃料预混装置连通;所述余热锅炉内部设置有水冷壁,所述水冷壁与余热过滤外部的汽包连通,所述汽包与蒸汽轮机连通;所述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均连接有发电机;以及利用该系统的冷热电多联产方法,本发明不仅能实现零碳排放,还能全天候满足冷热电多联产需求,以及氨的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21351286U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23054177.3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1N2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研究富氢气体燃烧热声振荡的实验装置,包括气体预混通道、燃料输送管、可拆卸燃烧室、可变长度燃烧室出口和热声测量装置;热声测量装置固定在气体预混通道的底部;气体预混通道的侧壁设有助燃气体入口和富氢气体入口,顶部设有气体出口;气体预混通道内还设有喷管,喷管的一端设置在气体出口内,另一端与伸入气体预混通道的燃料输送管连接;气体出口内、喷管外形成环形预混气体孔;可拆卸燃烧室可拆卸固定在气体预混通道的上方;可变长度燃烧室出口位于可拆卸燃烧室上方,与可拆卸燃烧室连通。本实验装置可以实现研究燃烧器形状、燃料组分、燃烧模态、预热温度等对富氢气体燃烧的影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