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7568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332016.2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23K1/00 , B23K1/008 , B23K1/20 , B23K26/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重仿生结构叠加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利用光纤激光器在陶瓷片条正反两面雕刻规则形状阵列的不通透网格,在该陶瓷片条上再叠加一个陶瓷片条并雕刻规则形状阵列的不通透网格,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陶瓷片条完成叠放和雕刻,所有陶瓷片条叠加形成螺旋结构;陶瓷片条冷却至常温后进行抛光,并超声清洗和烘干;将陶瓷片条叠放在喷涂有氮化硼涂料的模具中,每两层陶瓷片之间均放置箔片状钎料得到复合材料,箔片状钎料依照陶瓷片条同步旋转扭转角α,将复合材料置于真空炉中加压钎焊;钎焊完成后拆除模具,将复合材料打磨后清洗。制备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具备螺旋结构和砖泥结构的双重作用,整体的韧性和损伤容限得以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32292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194397.4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氧化电缆导体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CuNi:0.10~0.22%;CuV:0.21~0.31%;CuNb:0.40~1.22%;CuCr:0.05~0.15%;CuLa:2.00~3.66%;Al:0.04~0.08%;Ag:0.04~0.08%;Cu:余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氧化电缆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合金熔炼、连铸连轧、表面处理、压力加工和性能热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氧化电缆导体材料在电缆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氧化电缆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强抗氧化性能、温度波动高稳定性以及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767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12635.4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耐温循环银包纳米铜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制备颗粒均匀高表面活性的纳米铜粉末,取纳米铜粉末与超纯水、硫酸铵、氨水混合得无氧纳米铜悬浮液;将无氧纳米铜悬浮液和银氨溶液按比例混合,利用无氧纳米铜的吸附性在无氧纳米铜颗粒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银层并通过后续处理得银包纳米铜粉末。将所述银包纳米铜粉末与有机载体研磨混合制备导电浆料。本发明通过调节银氨溶液与纳米铜粉添加量,控制银铜质量比为0.5左右,银层完整致密,保持低电阻强抗氧化性,制备工艺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能大大降低成本,特别适用于热敏电阻等有温度循环变化的高性能电极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615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1546090.0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09D183/04 , C09D7/65 , F28D1/02 , B64D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耐久性和导热性的防冰结构,包括带有柱状结构的散热器基底,所述散热器基底内部设置有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内填充有油性物质,所述散热器基底的外表面涂覆有纤维增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耐久性和导热性的防冰结构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获得的涂层在获得防结冰/除冰能力的同时,还有效增加涂层结构的机械耐久性、防冰稳定性等性能,并且能够保证样品的较高热传导效率,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涂层所用的原料易得且便宜,同时该结构还具有超疏水、防结冰稳定性和较高的耐久性而且工艺简单等优点,在防冰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46090.0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09D183/04 , C09D7/65 , F28D1/02 , B64D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耐久性和导热性的防冰结构,包括带有柱状结构的散热器基底,所述散热器基底内部设置有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内填充有油性物质,所述散热器基底的外表面涂覆有纤维增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耐久性和导热性的防冰结构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获得的涂层在获得防结冰/除冰能力的同时,还有效增加涂层结构的机械耐久性、防冰稳定性等性能,并且能够保证样品的较高热传导效率,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涂层所用的原料易得且便宜,同时该结构还具有超疏水、防结冰稳定性和较高的耐久性而且工艺简单等优点,在防冰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45383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1287871.8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仿贝壳砖泥结构的高强韧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合金板材完全退火以消除各向异性;S2、对退火后的合金板材表面进行预处理;S3、将预处理后的合金板材置于工作台上,工作台与合金板材之间放置交替冷却加热系统(3),并施加预紧力锁紧;S4、在搅拌摩擦加工设备上安装搅拌头,选定搅拌头旋转速度、焊速、加工距离、下压量和搅拌针前倾角,搅拌摩擦焊接锁紧后的合金板材,形成一道长且直的焊缝一(1)。本发明通过焊缝和母材的交替实现仿贝壳的砖泥结构,提高合金强度同时保留材料的韧性,是制备高性能合金板材的一种经济有效且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技术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32292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94397.4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氧化电缆导体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CuNi:0.10~0.22%;CuV:0.21~0.31%;CuNb:0.40~1.22%;CuCr:0.05~0.15%;CuLa:2.00~3.66%;Al:0.04~0.08%;Ag:0.04~0.08%;Cu:余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氧化电缆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合金熔炼、连铸连轧、表面处理、压力加工和性能热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氧化电缆导体材料在电缆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氧化电缆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强抗氧化性能、温度波动高稳定性以及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3699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344071.2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仿贝壳砖泥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纳秒激光器在陶瓷片上雕刻不通透的正六边形网格,冷却抛光后超声清洗;将粘合剂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在真空下脱泡处理,获得树脂胶;将所述树脂胶均匀涂覆于雕刻后的陶瓷片表面,然后依次交错叠放,获得砖泥结构;将所述砖泥结构进行保压,即可获得韧仿贝壳砖泥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仿贝壳砖泥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难以致密化、韧性差、微结构不可控以及无法制备大尺寸构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106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63716.6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23F17/00 , C21D6/00 , C21D7/04 , C21D7/06 , C23C8/02 , C23C8/36 , C23C8/38 , C23C8/80 , C22F1/04 , C22F1/08 , C22F1/1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金属性能的表面处理方法及耐磨耐蚀金属材料、工件、应用,属于材料表面化学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步骤一、将金属材料加热至0.80~0.85Tm,Tm为金属材料的熔点,保温,随后冷却至0.52~0.59Tm;步骤二、对金属材料的表面进行工艺参数呈梯度变化的多段超声滚压;其中,静压力逐段减小,输出频率逐段增大,输出振幅逐段减小,时间逐段增长;步骤三、冷却至室温后对金属材料进行表面电弧氮化;步骤四、对金属材料进行表面超声喷砂处理;步骤五、将金属材料置于碳气氛下,加热,保温,冷却得耐磨耐蚀金属材料。本发明获得的耐磨耐蚀金属材料,具有强耐蚀、强耐磨和高硬度的特性,可在高温、高压、化学腐蚀环境以及机械磨损等复杂工况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7521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24895.4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锯效应及趋肤效应的电磁脉冲感应切割工艺及设备,属于金属切割技术领域。切割设备包括:测试框架(1);测试框架(1)内部活动连接有装载夹具(2);装载夹具(2)内部夹持有待切割试样(3)和U型金属片(4),U型金属片(4)的两端分别与待切割试样(3)和电磁脉冲发射装置相连;装载夹具(2)通过U型夹(5)与测试框架(1)活动连接;加载螺栓(7)依次穿过加载螺母(6)、垫圈(8)和测试框架(1)后与一个U型夹(5)相连;垫圈(8)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9);待切割试样(3)上有预制裂纹(10)。本发明无需任何刀具并且可以自由控制切口形貌和切削路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