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的多功能光催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591840U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21550563.3

    申请日:2017-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光催化装置,由光源(1)、反应腔体(5)和操作面板(10)组成,其中反应腔体(5)由升降台(6)、磁力搅拌器(7)、玻璃器皿(8)和散热风扇(9)组成,反应腔体(5)内壁贴有反光膜层(18),升降台(6)安装于反应腔体(5)的底部,磁力搅拌器(7)位于升降台(6)的顶部,玻璃器皿(8)放置于磁力搅拌器(7)上,散热风扇(9)安装于反应腔体(5)的后壁;光源(1)安装于反应腔体(5)顶部的可见光入口(11)处;操作面板(10)位于反应腔体(5)的右侧,并通过电路板分别与光源(1)、升降台(6)和磁力搅拌器(7)连接。该套装置增设了双层滤波片,同时加入智能控制系统,对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参数进行设置,从而使实验过程更加精准与可控,提高实验效率。

    一种粉料研磨与微波烧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280205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102325.6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料研磨与微波烧结装置,由箱体(1)、齿轮传动机构(2)、研磨机构(3)、尾部回转机构(4)、第一微波发射器(6)、第二微波发射器(24)、炉门(7)、操作面板(20)和后盖板(21)组成,其中所述的箱体(1)左侧腔体安装齿轮传动机构(2),中间腔体安装研磨机构(3),右侧腔体安装尾部回转机构(4);研磨机构(3)上下两侧分别安装第一微波发射器(6)和第二微波发射器(24);所述的操作面板(20)位于箱体(1)上;所述的炉门(7)位于中间腔体和右侧腔体的外侧,并与操作面板(20)共面;所述的后盖板(21)位于箱体(1)的背面,用于封闭左侧腔体。该套装置有效地将粉料研磨与微波烧结相结合,提高了粉料制备效率,缩短了粉末制备周期,降低了实验成本提高了粉末制备效率及研磨质量。

    一种物品表面自清洁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271512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102258.8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品表面自清洁化装置,由盖板(1)、箱体(2)、超声雾化机构(3)、红外加热机构(4)、电机传动机构(5)和操作面板(6)组成,其中,所述的箱体(2)顶部安装盖板(1),底部安装电机传动机构(5),外侧有一面安装超声雾化机构(3),内侧与超声雾化机构(3)安装方向相切的两对立面安装红外加热机构(4);所述的操作面板(6)位于超声雾化机构(3)的上方,并与盖板(1)共面,操作面板(6)通过电路板与超声雾化机构(3)、红外加热机构(4)和电机传动机构(5)连接。该套装置不仅操作简便、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而且提高了薄膜的制备效率及质量;采用的超声雾化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喷射速度低、能耗低、污染小、价格低廉,能将溶液雾化成粒径微米级别且均匀的雾滴。

    一种光电化学型弱光探测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7849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27797.X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化学型弱光探测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硅片基底进行前处理,去除表面二氧化硅层,在硅片基底表面旋涂高分子层,随后涂覆相分离共混薄膜,再通过反应离子刻蚀技术进行选择性刻蚀获得纳米级模板,对模板进行前处理去除表面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硅层,随后经过电子束蒸镀技术在上述模板上蒸镀催化剂薄膜后,用有机溶剂选择性去除模板,获得不连续的光电化学型弱光探测薄膜。本发明提供的光探测薄膜对于弱光具有高响应度、高灵敏度,同时具备制备方法简单、性能稳定、可批量生产等优点。本发明开创性的将夹断效应应用于光电化学光探测薄膜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种辐射自降温功能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8775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0694443.8

    申请日:2019-0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射自降温功能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功能纤维织物是在纤维织物表面依次涂布高反射铝银层和8~14μm红外强选择性吸收辐射涂层;8~14μm红外强选择性吸收辐射涂层由活性纳米功能组合物和含氟聚合物树脂溶液组成,其中所述的活性纳米功能组合物由纳米二氧化硅、稀土硅酸盐化合物和钼酸盐化合物按照质量比1:(0.5~2):(0.5~2)混合并由硅烷偶联剂改性而成;含氟聚合物树脂溶液的固体组分质量占8~14μm红外强选择性吸收辐射涂层质量的10%~80%。本发明提供的功能纤维织物能够在太阳光照和无光照环境下发挥高效的辐射自降温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大功率装备外层披挂或用于制造自降温帐篷、功能衣物等领域。

    一种改性钛酸钡/含氟共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38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05085.5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钛酸钡/含氟共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复合材料是由氨基改性钛酸钡纳米线和含氟聚合物组成,钛酸钡纳米线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以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在表面引入氨基。含氟聚合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侧链,利用光诱导的有机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制备得到。将含端氨基的改性钛酸钡纳米线与含环氧基团侧链的含氟聚合物复合,通过氨基与环氧的反应,钛酸钡填料与含氟基体形成共价交联网络,同时填料‑基体界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而大幅提高材料的介电性能与击穿场强,得到极高的储能密度(15~22J/cm3)。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可应用于静电电容器、电缆绝缘、脉冲功率器件等领域。

    一种界面型光催化制氢结构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565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2010015877.3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界面型光催化制氢结构体系及其构建方法,该界面型光催化制氢结构体系包括吸水层、用于传输水至体系上表面,吸水层上表面固定有能够透水、并能够利用太阳光全光谱能量分解水制氢的光热-光催化层,该光热-光催化层为光催化材料与光热转换材料的复合薄膜;吸水层底部填充有隔热层,该隔热层能够在水中悬浮,用于支撑整个体系、同时减少吸水层与水体接触面积以减少热损失。使用时,该结构体系将漂浮于水面上,吸水层将下方的水传输到复合薄膜表面,湿润的复合薄膜表面水与光催化剂接触,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光催化剂吸收紫外-可见波段光发生光催化反应制氢,其它部分的光将会被光热转换材料吸收并转化为热,供给整个体系。

    一种柔性有机压电-光催化复合螺旋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188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93002.9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有机压电-光催化复合螺旋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光催化剂、有机压电材料和溶剂的前驱液;将所述前驱液装入微流控装置并以一定流速从一定口径的出液管流出;流出的前驱液流入到固化液中进行固化获得螺旋纤维。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有机压电-光催化复合螺旋纤维在水流作用下能够持续产生自修复压电势,有效促进光催化剂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大大提高了光催化效率;并且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复合螺旋纤维显著提高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有害物的效率,对于光催化分解水产氢也起到很好的增强作用。

    一种碳担载氮化碳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9109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65226.4

    申请日:2016-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B01J3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担载氮化碳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光催化材料采用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糖类0.1%~4%,胺基化合物96%~99.9%;所述胺基化合物为双氰胺,三聚氰胺,脲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糖类0.1%~4%,胺基化合物96%~99.9%;S2:将糖类溶解于溶剂中形成溶液,控制溶液中糖类的质量浓度为1mg/mL~30mg/mL,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胺基化合物;所述溶剂为能够溶解糖类的挥发性溶剂;S3:采用自然风干或者加热的方法使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中的溶剂挥发完全,将剩余物置于高温炉中,升温至480~600℃,保温3~5.5h后自然冷却,即获得碳担载氮化碳光催化材料。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方法简单,有利于大规模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