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82769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40317.8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倍立达新材料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7/24 , C02F1/30 , C02F10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 B01J35/004 , C02F1/30 , C02F2101/327 , C02F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贵金属的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比表面积大于100m2/g的载体与可见光催化剂进行复合,形成负载的光催化材料,其中,可见光催化剂与载体的质量比为4:1~12:1;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负载的光催化材料与助催化剂MoS2进行复合,形成复合光催化材料,其中负载的光催化材料与助催化剂MoS2的质量比为1:2~2:1。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了反应活性位点。本发明采用MoS2作为助催化剂,能够有效促进光生电子的分离,大大提高了光催化效率。此外,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合光催化材料能在常温常压下高效降解有机有害物,催化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39109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65226.4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倍立达新材料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IPC: B01J2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 B01J3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担载氮化碳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光催化材料采用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糖类0.1%~4%,胺基化合物96%~99.9%;所述胺基化合物为双氰胺,三聚氰胺,脲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糖类0.1%~4%,胺基化合物96%~99.9%;S2:将糖类溶解于溶剂中形成溶液,控制溶液中糖类的质量浓度为1mg/mL~30mg/mL,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胺基化合物;所述溶剂为能够溶解糖类的挥发性溶剂;S3:采用自然风干或者加热的方法使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中的溶剂挥发完全,将剩余物置于高温炉中,升温至480~600℃,保温3~5.5h后自然冷却,即获得碳担载氮化碳光催化材料。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方法简单,有利于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456986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585266.0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倍立达新材料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 B01J3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快速制备云母负载氮化碳光催化材料的方法,以二维片状云母为载体,表面包覆一层微波吸收材料-氧化锡,以胺基化合物作为合成石墨氮化碳的材料,采用微波法制备云母负载氮化碳光催化材料。二氧化锡具有很好的微波吸收特性,与胺基化合物混合,通过内外微波结合的方法,扩大微波作用的深度,提高微波合成云母负载氮化碳的效率和均匀性,缩短制备时间,大大减少外部微波介质的用量,节约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6582768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611240278.1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倍立达新材料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三维载体增强氮化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剥离后的片状二维云母和三维玻璃粉作为载体,胺基化合物作为合成氮化碳的原料,采用热聚合法制备得到二维、三维载体增强氮化碳光催化材料。本发明采用的二维片状云母化学稳定性好,具有抗强酸、强碱和抗压能力,作为氮化碳的载体可以有效防止碱性水泥基体对光催化材料的腐蚀、包埋,从而可以延长氮化碳的使用寿命;采用的三维玻璃粉作为光催化材料的支撑体,可以使氮化碳光催化材料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并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可以提高光催化剂对光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5517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396416.8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倍立达新材料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气相凝聚原理制备纳米氮化碳光催化剂的方法,以具有三嗪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或者可以通过缩聚反应生成三嗪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为反应前驱物,置于坩埚底层,用盐为气相沉积通道,置于反应前驱物的上层,然后进行高温合成;反应结束后,将制备好的产物包覆的盐层取出,用蒸馏水洗涤后,保存于溶剂中,制成分散液。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只需一步合成,采用低廉的原料、简单的设备条件,并且所采用的盐类可以回收再次使用,制备出纳米光催化剂g‑C3N4,其层数较少、表面活性位点丰富的,光催化活性良好,较之于传统热聚合的方法,目前,有着最高达约65%的催化降解有机物效率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658276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40278.1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倍立达新材料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 B01J3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三维载体增强氮化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剥离后的片状二维云母和三维玻璃粉作为载体,胺基化合物作为合成氮化碳的原料,采用热聚合法制备得到二维、三维载体增强氮化碳光催化材料。本发明采用的二维片状云母化学稳定性好,具有抗强酸、强碱和抗压能力,作为氮化碳的载体可以有效防止碱性水泥基体对光催化材料的腐蚀、包埋,从而可以延长氮化碳的使用寿命;采用的三维玻璃粉作为光催化材料的支撑体,可以使氮化碳光催化材料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并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可以提高光催化剂对光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7849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27797.X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J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化学型弱光探测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硅片基底进行前处理,去除表面二氧化硅层,在硅片基底表面旋涂高分子层,随后涂覆相分离共混薄膜,再通过反应离子刻蚀技术进行选择性刻蚀获得纳米级模板,对模板进行前处理去除表面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硅层,随后经过电子束蒸镀技术在上述模板上蒸镀催化剂薄膜后,用有机溶剂选择性去除模板,获得不连续的光电化学型弱光探测薄膜。本发明提供的光探测薄膜对于弱光具有高响应度、高灵敏度,同时具备制备方法简单、性能稳定、可批量生产等优点。本发明开创性的将夹断效应应用于光电化学光探测薄膜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38775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0694443.8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D06N3/04 , D06N3/00 , D06M11/83 , D06M101/32 , D06M101/34 , D06M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射自降温功能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功能纤维织物是在纤维织物表面依次涂布高反射铝银层和8~14μm红外强选择性吸收辐射涂层;8~14μm红外强选择性吸收辐射涂层由活性纳米功能组合物和含氟聚合物树脂溶液组成,其中所述的活性纳米功能组合物由纳米二氧化硅、稀土硅酸盐化合物和钼酸盐化合物按照质量比1:(0.5~2):(0.5~2)混合并由硅烷偶联剂改性而成;含氟聚合物树脂溶液的固体组分质量占8~14μm红外强选择性吸收辐射涂层质量的10%~80%。本发明提供的功能纤维织物能够在太阳光照和无光照环境下发挥高效的辐射自降温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大功率装备外层披挂或用于制造自降温帐篷、功能衣物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0738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05085.5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钛酸钡/含氟共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复合材料是由氨基改性钛酸钡纳米线和含氟聚合物组成,钛酸钡纳米线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以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在表面引入氨基。含氟聚合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侧链,利用光诱导的有机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制备得到。将含端氨基的改性钛酸钡纳米线与含环氧基团侧链的含氟聚合物复合,通过氨基与环氧的反应,钛酸钡填料与含氟基体形成共价交联网络,同时填料‑基体界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而大幅提高材料的介电性能与击穿场强,得到极高的储能密度(15~22J/cm3)。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可应用于静电电容器、电缆绝缘、脉冲功率器件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0565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2010015877.3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环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B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界面型光催化制氢结构体系及其构建方法,该界面型光催化制氢结构体系包括吸水层、用于传输水至体系上表面,吸水层上表面固定有能够透水、并能够利用太阳光全光谱能量分解水制氢的光热-光催化层,该光热-光催化层为光催化材料与光热转换材料的复合薄膜;吸水层底部填充有隔热层,该隔热层能够在水中悬浮,用于支撑整个体系、同时减少吸水层与水体接触面积以减少热损失。使用时,该结构体系将漂浮于水面上,吸水层将下方的水传输到复合薄膜表面,湿润的复合薄膜表面水与光催化剂接触,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光催化剂吸收紫外-可见波段光发生光催化反应制氢,其它部分的光将会被光热转换材料吸收并转化为热,供给整个体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