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0082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954618.1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银纳米颗粒的保护方法。一种银纳米颗粒的保护方法,步骤如下:制备纳米银颗粒;含巯基聚合物的合成;制备巯基聚合物改性银纳米立方。本发明所制备的有机物保护的银纳米颗粒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广泛应用在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当中,从而应用于发酵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医学等领域。基于巯基与金属之间的强结合力,开发出一种银纳米颗粒的保护方法。该制备方法流程简便、成本较低,得到的保护的银纳米颗粒结构均一,具有大规模工艺化生产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0160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373534.2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异烟肼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金掺杂中空双层普鲁士蓝类似物纳米酶的制备及应用。配制含柠檬酸钠和锰盐的水溶液,将铁氰化钾溶液倒入溶液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得到MnPBA;将MnPBA加入分散液中,加入酸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得到普鲁士蓝类似物;浸入氯金酸溶液和还原性化合物溶液中得到反应液B,并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洗涤、烘干得到纳米酶。本发明通过化学合成、酸刻蚀和原位沉积,制备了具有规则结构的金掺杂的中空双层普鲁士蓝类似物纳米酶。流程简便、可重复性强。纳米酶检测异烟肼速度快,可以实时现场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242762.6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聚吡咯‑金纳米阵列的制备方法。一种聚吡咯‑金纳米阵列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金片打磨;电沉积技术构建聚吡咯纳米阵列;电沉积技术构建聚吡咯‑金纳米阵列。本发明所制备的聚吡咯‑金纳米阵列具有更大的有效表面积,更多的活性位点和更快的传质,可提高生物传感器的信号,可以广泛应用在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当中,从而应用于发酵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医学等领域。基于电化学沉积技术,开发出一种聚吡咯‑金纳米阵列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流程简便、可重复性强,得到的聚吡咯‑金纳米阵列结构均一,具有大规模工艺化生产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0389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936688.4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氨基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制备的O‑羧甲基壳聚糖与单保护的二胺类化合物在缩合剂作用下发生酸胺缩合反应后,脱除保护基,得到含有双氨基的壳聚糖衍生物;将双氨基壳聚糖聚合物与氧化石墨烯进行缩合可制备双氨基壳聚糖‑石墨烯杂化材料。本发明以壳聚糖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合成了双氨基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杂化材料,兼具有石墨烯的快速水分子通道和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和亲水性,可用于构建血浆原位、即时无损分离提取的血浆分离膜,进行新鲜血液血清的快速提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0389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36688.4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氨基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制备的O‑羧甲基壳聚糖与单保护的二胺类化合物在缩合剂作用下发生酸胺缩合反应后,脱除保护基,得到含有双氨基的壳聚糖衍生物;将双氨基壳聚糖聚合物与氧化石墨烯进行缩合可制备双氨基壳聚糖‑石墨烯杂化材料。本发明以壳聚糖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合成了双氨基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杂化材料,兼具有石墨烯的快速水分子通道和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和亲水性,可用于构建血浆原位、即时无损分离提取的血浆分离膜,进行新鲜血液血清的快速提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5510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954597.3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7/416 , B22F1/054 , B22F1/145 , B22F9/24 , C12Q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谷氨酸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谷氨酸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使用金纳米颗粒/巯基化合物保护的银纳米立方颗粒涂覆于电极材料上,所制备的谷氨酸生物传感器适用于食品工程、发酵领域以及临床医学中谷氨酸的检测。传感材料制备简单并可批量生产,以谷氨酸氧化酶作为生物识别元件,对谷氨酸检测线性范围宽,可实现对发酵液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52204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937031.X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血浆分离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基于膜分离技术,制备一种具有血浆分离功能的膜。合成双氨基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杂化材料,通过真空抽滤的方法使杂化材料在氧化铝中空纤维支撑体上沉积膜,通过控制杂化材料浓度、沉积时间等条件对膜结构进行调节,以达到分离血浆的目的。该制备方法流程简单、成本较低,分离效果好,具有大规模工艺化生产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59961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39892.5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武汉智迅创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PES膜改性方法、PES膜及在去除内毒素中应用,所述改性方法基于膜表面处理方法和化学改性手段,通过席夫碱/迈克尔加成反应,大大增加PES膜表面的氨基,提高PES膜的表面正电荷,具有高效节能,操作方便,过程易于控制、便于放大与集成等优点。改性后的PES膜一方面对原始PES膜表面进行电正性改性,大大增加膜表面正电荷,可用于静电吸附作用去除静脉输注类药物中存在的内毒素;另一方面表面引入大量氨基或羟基等易与内毒素脂多糖分子结合的基团,可通过分子作用力将内毒素固定在膜表面进行去除,从而保证了改性膜可在更广泛的pH范围内进行内毒素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8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242763.0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丙酮酸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丙酮酸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金电极上通过电化学沉积和化学合成法负载聚吡咯‑铜铁普鲁士蓝纳米阵列,所制备的丙酮酸生物传感器适用于食品工程、发酵、日化等领域中丙酮酸的检测。传感材料制备简单,以丙酮酸氧化酶作为生物识别元件,对丙酮酸检测线性范围宽,可实现对发酵液中丙酮酸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52204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937031.X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血浆分离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基于膜分离技术,制备一种具有血浆分离功能的膜。合成双氨基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杂化材料,通过真空抽滤的方法使杂化材料在氧化铝中空纤维支撑体上沉积膜,通过控制杂化材料浓度、沉积时间等条件对膜结构进行调节,以达到分离血浆的目的。该制备方法流程简单、成本较低,分离效果好,具有大规模工艺化生产的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