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微裂纹抗电润湿的结构非连续式空气自吸电极、制备方法以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60245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72423.3

    申请日:2023-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微裂纹抗电润湿的结构非连续式空气自吸电极制备方法,涂覆制备的炭黑‑聚四氟乙烯薄膜在煅烧过程中会形成大量不规则的微裂纹进而导致结构的不连续性,这种结构非连续式空气自吸电极可在电催化服役过程中有效避免电润湿效应及其导致的电解液泛洪现象,保持稳定的局部防水性和空气自主扩散通道,实现H2O2的高效、持久电化学合成。由于空间位阻效应,电极结构的非连续性使得电场线无法到达,造成了裂纹处局部的低电场区,实现了电极在长周期电解过程中的抗电润湿能力并达成了电极在电场下稳定的疏水性和快速氧传输通道,极大提高了在空气中H2O2电合成过程中的产量、电流效率和长期稳定性。

    一种二氧化硫污染源扩散模拟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916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25652.1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硫污染源扩散模拟预测方法,包括使用多光谱成像分析采集污染源排放的实时监测数据,分类污染源,识别污染源的集中区域,将污染源的集中区域定义为污染“热点”;使用反向计算技术,估算污染源的排放强度,对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变化进行建模和预测;进行气象数据整合,考虑地形对污染物扩散路径的影响;模拟每一单位污染物在空气中的运动路径及多个污染源之间的叠加效应;本发明实现了污染源识别、扩散建模、动态预测、健康暴露评估以及减缓措施优化的完整流程,创新的虚拟污染云建模、动态人口暴露评估、污染减缓路径优化步骤,扩展了传统污染物扩散预测的能力,并确保其更为全面和精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