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80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17514.5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C209/86 , C08G69/26 , C07C211/09 , C07C51/42 , C07C51/43 , C07C51/47 , C07C5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共发酵液中分离提取生物基尼龙‑54前体的方法,主要包括发酵液预处理、离子交换色谱高度纯化处理、结晶产品加工三个步骤。该集成工艺是将共发酵产尼龙‑54前体的发酵液采用微滤膜和超滤膜错流过滤,再用活性炭脱色除杂,获得澄清的尼龙‑54前体溶液,再经过阳离子交换柱和阴离子交换柱吸附,色谱柱解吸液经浓缩,结晶得到尼龙‑54前体产品,从发酵液中直接分离得到的戊二胺丁二酸盐产品可以达到聚合要求。该集成工艺具有过程无需调节酸碱分离,废盐近零排放,过程安全可控,绿色低成本的特点,能有效克服收率低,降低废弃盐产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162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1597264.0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utM天然蛋白支架介导提高L‑苏氨酸醛缩酶立体选择性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是利用结合蛋白SpyCatcher和结合分子肽SpyTag之间能自发脱水形成异肽键耦联的特点将L‑苏氨酸醛缩酶和EutM天然蛋白支架进行连接。相比于游离酶体系,组装体EutM‑L‑TA中的支架使酶处于更加稳定的状态;EutM蛋白支架独特的表面电荷分布也对酶的反应产生了有益影响,因此,利用组装体EutM‑L‑TA合成的屈西多巴的DE值得到了明显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1776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110911.6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15/70 , C12N15/66 , C12N15/64 , C12N15/60 , C12N15/54 , C12N15/31 , C12N1/21 , C12P13/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戊二胺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从头合成红螺菌中的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基因、菠菜中的磷酸核糖激酶基因和赖氨酸脱羧酶基因,PCR拷贝大肠杆菌分子伴侣基因,构建质粒pTrc99a‑cadA‑cbbM和质粒pCWJ‑prkA‑GroEL/GroES,双质粒重组菌在特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葡萄糖被高效利用。在不同时间段分别加入诱导剂阿拉伯糖和IPTG,异源基因表达稳定,反应体系简单、条件温和、周期短、副产物少,而且清洁无污染,是一条简单、快速、高效的生产途径,从发酵结果中可以看出,重组大肠杆菌KACCPG产量有着明显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77447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654192.2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受戊二胺的重组大肠杆菌构建及应用。通过大肠杆菌ASKA文库筛选出大量潜在戊二胺耐受靶点,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最终挖掘到编码内膜蛋白的耐受基因ydgK。通过在高产赖氨酸的大肠杆菌KA30中过表达,菌株在含30 g/L戊二胺的培养基中生长延滞期缩短39.3%,证实靶点具有提升底盘细胞戊二胺耐受能力的功能,进一步将其整合至KA30基因组中转座子IS1上,实现基因组多拷贝稳定表达。将重组大肠杆菌应用到戊二胺生产中,最终实现发酵生产戊二胺产量提升20.6%。本发明具有过程简洁、效果显著等特点,是一条简单、快速、高效的提升工业底盘细胞鲁棒性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209809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1125260.3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对丁三醇发酵液进行脱色的方法,将1,2,4‑丁三醇发酵液除杂后,上样到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收集流出液,即得脱色后的1,2,4‑丁三醇发酵液。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脱除了发酵液的颜色,提高了1,2,4‑丁三醇最终产品的品质,脱色率达到90%,1,2,4‑丁三醇回收率达到85%。
-
公开(公告)号:CN11381776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10911.6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15/70 , C12N15/66 , C12N15/64 , C12N15/60 , C12N15/54 , C12N15/31 , C12N1/21 , C12P13/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戊二胺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从头合成红螺菌中的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基因、菠菜中的磷酸核糖激酶基因和赖氨酸脱羧酶基因,PCR拷贝大肠杆菌分子伴侣基因,构建质粒pTrc99a‑cadA‑cbbM和质粒pCWJ‑prkA‑GroEL/GroES,双质粒重组菌在特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葡萄糖被高效利用。在不同时间段分别加入诱导剂阿拉伯糖和IPTG,异源基因表达稳定,反应体系简单、条件温和、周期短、副产物少,而且清洁无污染,是一条简单、快速、高效的生产途径,从发酵结果中可以看出,重组大肠杆菌KACCPG产量有着明显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6187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12194.1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酶耦合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方法,该方法以BL21DE3为出发菌株,在出发菌株基础上分别过表达了来源于黑熊中编码L‑苏氨酸醛缩酶的S‑TA基因和短乳杆菌中编码酪氨酸脱羧酶的TDC基因,通过上述操作得到两株工程菌,通过细胞破碎得到的粗酶液,以3,4‑二羟基苯甲醛为底物,甘氨酸为辅底物,5‑磷酸吡哆醛为辅因子进行反应后得到去甲肾上腺素的产量为6.3g/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生物合成法有着绿色,高产,条件温和等优点,尤其是副产物少,对环境友好度高,且所需生产设备成本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89929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54866.5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催化产辛弗林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生成表达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28a‑PNMT;培养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28a‑PNMT和诱导表达PNMT;收集上述菌体,用缓冲液重悬菌体后,匀浆破碎,离心消除杂质,得PNMT的粗酶液;以章鱼胺和S‑腺苷‑蛋氨酸为底物,加入PNMT粗酶液反应得产物辛弗林。本发明方法是首次系统的做出从章鱼胺到辛弗林的酶催化生产工艺,催化效率高达0.5g/l,转化率高达95%以上,环境友好,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很好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674889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1190972.1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P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反应合成1,2,4‑丁三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D‑木糖脱氢酶、D‑木糖酸脱水酶、苯甲酰甲酸脱羧酶、醇脱氢酶为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催化D‑木糖转化为D‑1,2,4‑丁三醇;所述反应体系包括如下组分:50mM PBS(NaHPO4、NaH2PO4)、MgCl26mM、NAD+0.5mM、NADH 0.5mM、TPP 0.4mM。本发明通过控制各个酶的酶量,提高了体外合成丁三醇的能力,解决了微生物法合成法带来的副产物多,后续分离工艺复杂等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60762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81923.6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催化产肾上腺素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生成表达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NMT)的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28a-PNMT;培养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28a-PNMT和诱导表达PNMT;收集上述菌体,用缓冲液重悬菌体后,匀浆破碎,离心消除杂质,得PNMT的粗酶液;以去甲肾上腺素和S-腺苷-蛋氨酸(SAM)为底物,加入PNMT粗酶液反应得产物肾上腺素。本发明方法是首次系统的做出从去甲肾上腺素到肾上腺素的酶催化生产工艺,催化效率高达2g/l,转化率高达95%以上,环境友好,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很好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