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9685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0546049.6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流旋转搅拌的生物发酵反应器及方法,包括发酵罐、补料曝气循环系统和高温蒸汽灭菌装置;发酵罐与补料曝气循环系统之间通过一内循环管道连接,内循环管道的一端连接在发酵罐的底部,另一端与位于发酵罐内的旋转射流搅拌装置连接,且内循环管道上设有真空水泵;补料曝气循环系统连接在该内循环管道上,用于向管道内提供发酵所需的物料与气源;高温蒸汽灭菌装置与补料曝气循环系统连接,用于向整个系统以及发酵罐提供高温蒸汽进行灭菌。通过曝气与射流连用的方式取代普通内置供气操作,使得气体以更小尺寸进入反应体系,并且在循环发酵液的过程中将微米级尺寸的气源混合,可以有效提高气体的溶解效率,促进菌体代谢。
-
公开(公告)号:CN119752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83753.9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工技术中微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株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底盘菌株表达贻贝融合蛋白的方法。本发明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68或敲除了胞外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KP8为底盘菌株,通过将含有启动子(含有核糖体结合位点)、信号肽、促溶标签、贻贝融合蛋白、纯化标签和终止子的表达质粒,利用化学转化法或电击转化法转化至枯草芽孢杆菌中,提高了贻贝融合蛋白发酵培养的表达量。其中,所述重组贻贝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包括一个或多个贻贝特征蛋白,结合这些特征设计出的优化基因序列能有效提高其产量与功能表现。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较强的应用潜力,为贻贝融合蛋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6944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41249.2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高粘好氧发酵体系的微气泡生物反应器及应用,包括罐体、罐盖、搅拌组件以及曝气膜组件;罐盖密封盖合在罐体上;搅拌组件安装在所述的罐盖上搅拌组件的搅拌轴自下而上设置两组以上的搅拌桨叶;曝气膜组件设置在每个搅拌桨叶的下方,且搅拌轴穿过各个曝气膜组件;曝气膜组件与中空的通气管连接固定;所述通气管顶部固定安装在罐盖上。通过转动轴上搅拌桨叶与曝气膜组件间隔排布,可实现发酵体系微气泡分布均一,对传统生物反应器进行整体改进,克服了传统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的空气气泡粒径大而不均匀的缺陷。该微气泡生物反应器在用于高粘物料进行好氧生物发酵生产高粘度生物基聚合物具有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39685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546049.6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流旋转搅拌的生物发酵反应器及方法,包括发酵罐、补料曝气循环系统和高温蒸汽灭菌装置;发酵罐与补料曝气循环系统之间通过一内循环管道连接,内循环管道的一端连接在发酵罐的底部,另一端与位于发酵罐内的旋转射流搅拌装置连接,且内循环管道上设有真空水泵;补料曝气循环系统连接在该内循环管道上,用于向管道内提供发酵所需的物料与气源;高温蒸汽灭菌装置与补料曝气循环系统连接,用于向整个系统以及发酵罐提供高温蒸汽进行灭菌。通过曝气与射流连用的方式取代普通内置供气操作,使得气体以更小尺寸进入反应体系,并且在循环发酵液的过程中将微米级尺寸的气源混合,可以有效提高气体的溶解效率,促进菌体代谢。
-
公开(公告)号:CN1195926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63435.4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齐整小核菌固定化连续发酵生产硬葡聚糖的方法,通过微孔搅拌桨的微孔结构,使得大量齐整小核菌通过菌丝固定生长在微孔搅拌桨上,以此实现齐整小核菌固定化连续批次发酵生产硬葡聚糖。本发明通过将齐整小核菌菌体固定吸附在微孔搅拌桨上,实现连续发酵,减少发酵中菌体的浪费,缩短了齐整小核菌的发酵周期,提高了硬葡聚糖的生产效率。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固定化连续批次发酵生产硬葡聚糖,第二批次发酵的硬葡聚糖的产量依旧可以达到13g/L。与现有的分批发酵产硬葡聚糖相比,采用连续批次发酵,在产硬葡聚糖的同时避免了发酵液中齐整小核菌生物量的过量生长和发酵液粘度过高,降低了产物分离纯化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0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57859.6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M1/02 , C12M1/00 , C12P13/02 , C12P19/04 , B01F27/112 , B01F27/192 , B01F27/808 , B01F27/90 , B01F27/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聚合物高粘体系发酵的复合型微孔搅拌桨及其应用,包括上层弧形搅拌桨、弧形搅拌桨支撑组件、下层弯板搅拌桨以及轮毂;上层弧形搅拌桨通过弧形搅拌桨支撑组件安装在轮毂的上部,用于同时提供径向和轴向搅拌;下层弯板搅拌桨安装在轮毂的下部,用于提供径向搅拌;上层弧形搅拌桨桨叶的叶面区设置有微纳米气孔;轮毂通过侧面开设的螺纹孔安装在搅拌轴上。本发明可以促进发酵体系中微气泡的形成,更小的气泡尺寸可以带来更大的气泡比表面积,促进与菌体接触,从而满足好氧菌株的发酵要求,避免额外空气源的浪费,实现增产减耗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6473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57868.5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M1/02 , C12M1/00 , C12P13/02 , C12P19/04 , B01F27/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生物高粘好氧发酵体系的微孔搅拌桨及其应用,包括上下两个轮毂,分别安装在上下轮毂上的水平搅拌桨,以及螺带搅拌桨;水平搅拌桨与轮毂相连,用于提供径向搅拌;螺带搅拌桨的桨叶两端分别连接在上下两个水平搅拌桨对应叶片之间,用于提供轴向搅拌;水平搅拌桨以及螺带搅拌桨上分别开设有微纳米气孔;轮毂上设有用于固定在搅拌轴上的螺纹孔。通过将水平横向桨叶与螺带桨叶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工况需求在螺带叶面上设计不同密度及尺寸的微纳米孔,有助于在径向流的基础上提供轴向流动,使得整个搅拌体系更加立体化,空间尺度的搅拌方式较之传统的平面径向流可以带来更完全的混合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526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85747.7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1/19 , C12N15/81 , C12N15/52 , C12N15/62 , C12N15/31 , C12N15/12 , C12P21/02 , C12N15/63 , C12R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工程策略强化酵母表达重组贻贝融合蛋白的方法与应用,构建过表达分子伴侣、信号肽、氨酰tRNA合成酶编、内质网扩张相关因子和重组贻贝融合蛋白的重组酵母菌,结合对重组酵母菌发酵过程的调控,增强重组贻贝融合蛋白的分泌效率,增强重组贻贝融合蛋白的正确折叠,提高重组贻贝融合蛋白合成相关氨基酸原料的转运效率,提高重组贻贝融合蛋白的合成效率,进而显著提升了重组贻贝融合蛋白的产量与质量。本发明的重组酵母菌在含有重组贻贝融合蛋白合成相关氨基酸原料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重组贻贝融合蛋白的产量高达698mg/L。
-
公开(公告)号:CN1197010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11346.7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贻贝粘蛋白的组织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组织粘合剂由贻贝粘蛋白和含有疏水基的阴离子化合物组成,是基于贻贝足丝的多巴粘附、沙堡蠕虫的静电自组装聚合以及藤壶虫的疏水作用力三重仿生原理开发得到的。所述组织粘合剂的制备方法简单,只需将两种原液混合振荡即可得到组织粘合剂,成胶条件简便易行,而且成胶所需的pH范围和原液浓度范围均较大,成胶范围广泛,且制备过程所需原料较少,只需要贻贝粘蛋白和含疏水基的阴离子化合物两种关键原料,制备得到的组织粘合剂粘合速度快且粘结强度高,而且具备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可促进伤口愈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