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吸附和光催化联合高效降解全氟辛酸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550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601231.3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吸附和光催化联合高效降解全氟辛酸的工艺,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上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三价铁改性沸石分子筛加入含有全氟辛酸的污染水体中,调节pH,混合均匀至吸附平衡后再加入过硫酸盐,得混合液;(2)在模拟太阳光下对混合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本发明利用三价铁改性沸石分子筛将污染水体中的全氟辛酸全部吸附,再外加过硫酸盐强化光催化降解效果,全氟辛酸先与分子筛中的三价铁离子络合,得到的络合物在模拟自然光下形成铁离子和全氟辛酸自由基,随后将全氟辛酸降解为链长更短的全氟羧酸,此过程循环进而实现全氟羧酸碳链的逐渐缩短,从而构建了一个全氟辛酸光降解去除工艺,实现了全氟辛酸的高效降解。

    一种多孔胺化有机氟胶囊及其制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525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85547.4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胺化有机氟胶囊,包括多孔有机氟外壳,所述有机氟外壳内部填充胺化酚醛树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孔胺化有机氟胶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又公开了一种多孔胺化有机氟胶囊在吸附全氟化合物中的应用,将多孔胺化有机氟胶囊与全氟化合物混合,在24~26℃恒温振荡,所述多孔胺化有机氟胶囊材料与全氟化合物之间的质量浓度比为5~100:1。本发明基于常用的膜材料聚偏二氟乙烯、造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自制的胺化酚醛树脂,通过溶剂置换法合成多孔有机氟胶囊材料,在胶囊有机氟外壳和内部胺化酚醛树脂的协同作用下,成功实现对阴离子型全氟化合物的高效选择性去除,且原料廉价易得,制备简便。

    一种增强紫外光解水体中全氟烷基化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362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465478.1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紫外光解水体中全氟烷基化合物的方法,属于持久性污染物降解领域。本发明利用羟基自由基猝灭剂抑制紫外光解水体系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对水合电子的猝灭作用,从而延长水合电子的寿命、增强水合电子与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反应效率,进一步促进全氟烷基化合物的降解和脱氟。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够解决现有降解全氟烷基化合物技术中反应条件苛刻、反应废物需要二次处理、操作复杂等问题,而且由于醇类物质是一类绿色化学品,常被用作萃取剂,能够应用于全氟烷基化合物吸附脱附液的进一步无害化处理。

    一种高效处理全氟化合物污染水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5177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308954.0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处理全氟化合物污染水体的方法,属于持久性污染物降解领域。本发明利用在水中呈正电性或电中性的吲哚衍生物,增强与阴离子的PFCs之间的结合作用,从而提高其产生的水合电子与PFCs的反应效率,促进PFCs的降解和脱氟,不仅解决了现有的降解PFCs方法存在降解效率低、反应条件苛刻、需要添加其他外源物质等问题,而且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一种多孔胺化有机氟胶囊及其制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5257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685547.4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胺化有机氟胶囊,包括多孔有机氟外壳,所述有机氟外壳内部填充胺化酚醛树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孔胺化有机氟胶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又公开了一种多孔胺化有机氟胶囊在吸附全氟化合物中的应用,将多孔胺化有机氟胶囊与全氟化合物混合,在24~26℃恒温振荡,所述多孔胺化有机氟胶囊材料与全氟化合物之间的质量浓度比为5~100:1。本发明基于常用的膜材料聚偏二氟乙烯、造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自制的胺化酚醛树脂,通过溶剂置换法合成多孔有机氟胶囊材料,在胶囊有机氟外壳和内部胺化酚醛树脂的协同作用下,成功实现对阴离子型全氟化合物的高效选择性去除,且原料廉价易得,制备简便。

    胺化聚氨酯海绵吸附剂的合成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5499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79263.4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胺化聚氨酯海绵吸附剂的合成与应用。本发明首先将聚氨酯海绵置于缓冲溶液中,加入多巴胺搅拌,使多巴胺通过氧化自聚合沉积在聚氨酯海绵表面,生成聚多巴胺,形成聚氨酯‑聚多巴胺复合材料,其表面具有大量酚羟基以及胺基基团;接着加入盐酸、苯胺以及过硫酸铵,使聚苯胺和聚多巴胺共同复合在聚氨酯材料表面,最终合成了胺化聚氨酯海绵吸附材料。本发明合成的材料通过增强静电吸附以及表面和内部形成的胶束和半胶束,实现对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快速富集,并且由于材料保持了海绵的吸水性以及可压缩性,可多次重复使用,且操作简单实用,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以及工业废水中全氟化合物污染去除,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一种有机改性MoCdS3复合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5242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40952.2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谷成 陈张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改性MoCdS3复合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降解领域。本发明使用硫代钼酸盐和镉盐,一步水热法合成得到带负电的MoCdS3复合材料;而后使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得到的带负电的MoCdS3复合材料进行有机改性,得到有机改性MoCdS3复合材料。该有机改性MoCdS3复合材料由于硫化镉和二硫化钼复合异质结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机层的存在,能够实现在可见光光照条件下对BPA和MO的快速降解,且该材料还具有合成方法简单、抗光腐蚀能力强、稳定性高、可重复利用率高的优点,适合用于含BPA/MO的污水处理中。

    一种混合改性有机蒙脱土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4596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97900.2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谷成 陈张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改性有机蒙脱土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在高效降解全氟化合物中的应用,属于持久性污染物降解领域。本发明首先使用聚-4-乙烯基吡啶苯乙烯对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再使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对聚-4-乙烯基吡啶苯乙烯改性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得到混合改性有机蒙脱土;该混合改性有机蒙脱土具有增加对水合电子前驱物吲哚乙酸的吸附和保护水合电子的优点,能够实现对PFOA的快速降解和脱氟,且本发明降解全氟化合物的方法不受溶液pH、NO3-、SO42-以及溶解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胺化聚氨酯海绵吸附剂的合成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5499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179263.4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胺化聚氨酯海绵吸附剂的合成与应用。本发明首先将聚氨酯海绵置于缓冲溶液中,加入多巴胺搅拌,使多巴胺通过氧化自聚合沉积在聚氨酯海绵表面,生成聚多巴胺,形成聚氨酯‑聚多巴胺复合材料,其表面具有大量酚羟基以及胺基基团;接着加入盐酸、苯胺以及过硫酸铵,使聚苯胺和聚多巴胺共同复合在聚氨酯材料表面,最终合成了胺化聚氨酯海绵吸附材料。本发明合成的材料通过增强静电吸附以及表面和内部形成的胶束和半胶束,实现对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快速富集,并且由于材料保持了海绵的吸水性以及可压缩性,可多次重复使用,且操作简单实用,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以及工业废水中全氟化合物污染去除,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效去除水体中全氟化合物的界面吸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163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812009.7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富集水体中全氟化合物的界面吸附方法,将含有全氟化合物的污染水体、长碳链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正己烷混合,得到含全氟化合物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与正己烷相的油‑水混合物,混合物静置吸附。在正己烷‑水界面上引入长碳链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型PFCs通过静电作用紧密结合,从而构建了一个具有吸电子能力的活性界面,实现了PFCs在界面上的高效富集去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