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沉水植物群复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3083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51002.9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Y02W10/18

    Abstract: 一种快速构建河流沉水植物群的方法。设计用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对于受到破坏的河流生态,通过在不同形状的植物种植区域种植选取的沉水植物组合,金鱼藻-伊乐藻、金鱼藻-苦草等。种植时采用特定的移植方式,植物根部保留少许土壤,并在外围人工揉合少量粘土,成球形,最后套一有机网,使其能够长时间保持球状。再在植物种植区域的前端拉一小网口渔网,以减小水流对植物的冲击力,植物移植一段时间后,去除渔网,从而构建一个沉水植物群。

    无曝氧式河水氨氮去除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4967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51004.8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一种无曝氧式去除污染河水中氨氮的方法。设计用于受到轻度污染的河流,对于河水中的氨氮、COD等提出新的解决方法。通过设计的溢流坝,达到减小水流速度、增加水中溶解氧的目的。河水再经过不同排列的生物飘带及沉水植物区,从而达到消减河水中氨氮的目的。

    一种生态河床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6863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51001.4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一种构建生态河床的方法。其设计用于受到破坏的河床,通过在底层填充淤泥、建筑垃圾、大颗粒沙粒及碎石构成混合基质层,以改变原有受到污染河底的状况。再在混合基质层上方铺一层土壤层,主要由炉渣、泥炭及河流附近未收到的土壤构成。最后通过在土壤层上方种植香蒲、芦苇等植物,从而达到构建稳定植物群,改善河流生态,构建生态河床的目的。

    新型飘带式河水氨氮去除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4957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50480.8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利用新型飘带去除高污染河水中氨氮的方法。设计主要用于受污染河水中氨氮的消除,通过对网状结构的生物飘带进行加磁,使水中的污染颗粒容易与飘带结合,从而使反应更加充分。再经过曝气管的曝氧,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通过反冲洗管的开启,快速洗去飘带上附着的物质,从而使反应快速循环进行,提高去除氨氮的效果。

    淤泥堆场管道鼓风淤泥干化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3933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10251026.4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淤泥干化方法。该设计用于大中型淤泥堆场,对于淤泥堆场大量淤泥的干化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在堆积起来的淤泥内部设计管道,管道贯穿于堆积的淤泥中,一方面增大淤泥内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通过外部的鼓风机向管道鼓风,通过管道将风带到淤泥内部,同时管道由于鼓风作用变热。淤泥内部的热传导加强,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淤泥中的水分得以快速蒸发,加快堆积场的淤泥干化速度。

    淤泥堆场层叠式淤泥干化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3933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10251005.2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淤泥干化方法。该设计用于大中型淤泥堆场,对于淤泥堆场大量淤泥的干化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法。该发明主要用于大中型淤泥堆场,对于淤泥堆场大量淤泥的干化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法。该设计从下到上依次为:水泥浇筑的方格支撑层(方格面积0.1m*0.1m-2m*2m),竹片网层,粗碎石层,淤泥堆积层。淤泥中的污水先透过粗碎石层,穿过竹片网层,穿过水泥浇筑的方格支撑层,最终流至4度的斜面上,排至污水处理系统,从而达到淤泥干化的目的。

    高污染河水的一种氨氮去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4966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51003.3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一种去除高污染河水中氨氮的方法。设计用于受到污染的河流,对于河水中过高的氨氮提出新的解决方法。设计不同坡度的溢流坝,以减少水流速度,提高水中溶解氧,使深潭区的生物飘带和污染物有足够长的时间接触反应,继而河水再流经后面的沉水植物区,利用沉水植物近一步消减河水中的氨氮值,从而达到受污染河水得到净化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