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金属层封装的蜂窝结构微波-红外隐身调制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44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8725.0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态金属层封装的蜂窝结构微波‑红外隐身调制系统,属于微波‑红外兼容伪装技术领域,包括蜂窝结构和液态金属层,蜂窝结构包括蜂窝底和周期性排列的蜂窝芯,蜂窝芯设置在蜂窝底上,液态金属层覆盖在蜂窝芯上,蜂窝底和蜂窝芯材质相同,均由弹性体基质、吸波材料和固化剂混合制备而成,液态金属层由液态金属、弹性体基质和固化剂混合制备而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微波‑红外隐身调制系统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可通过调节电磁参数、蜂窝结构参数、液态金属浓度和形貌变化,实现反射率和红外发射率的调节。本发明液态金属封装的蜂窝结构还具备宽频吸波、低红外发射率、曲面共形能力以及良好的柔韧性和散热性能。

    基于传输反射法的薄膜材料复介电常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56748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611025062.3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传输反射法的薄膜材料复介电常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网络分析仪、微带线和介质基片,微带线的两端设有高频SMA接头,网络分析仪的端口分别与微带线的高频SMA接头连接;微带线的填充介质为空气,介质基片竖直放置在微带线的中部;介质基片的表面镀覆有薄膜材料。测量时先将未镀覆薄膜与镀覆有薄膜的介质基片分别竖直放置在微带线中部,获得两组S11和S21参数,进而根据获得的两组数据再结合传输反射法,推算出未镀覆薄膜和镀覆有薄膜的介质基片的有效介电常数,再通过确定填充因子,将薄膜材料的真实介电常数从有效介电常数中分离出来。本发明测试频带宽、结构简单、重复性强、在GHz频段范围内测试精度高。

    基于LabVIEW的短路微带线铁磁共振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7209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21579.3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短路微带线铁磁共振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短路微带线夹具、高斯计、螺线管、矢量网络分析仪、电流源和程控计算机。程控计算机控制矢量网络分析仪给短路微带线提供单频的信号源,并控制电流源输出稳定的电流给螺线管,使得螺线管内部产生均匀稳定的磁场;改变磁性薄膜样品水平方向的磁场大小,程控计算机检测反射回来的微波信号S11参数,并做出S参数和磁场的关系曲线图,通过对曲线图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磁性薄膜样品的共振线宽、旋磁比以及朗德因子。本发明的测量系统不需要加入较高的测量磁场;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宽频及微波低频段测量,并可以实现扫场、扫频测量。

    一种镍锌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4898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104456.2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镍锌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照Ni0.6Zn0.4Fe2O4的化学计量比Ni2+:Zn2+:Fe3+=3:2:10分别称量硝酸镍、硝酸锌、硝酸铁,并加入蒸馏水,在磁力搅拌条件下混合溶解;将NaOH溶液滴加至所得混合溶液中,调节pH=9-11,在水浴条件下反应至溶液呈胶体状;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反复离心洗涤得到的棕色沉淀物;放于烘箱,在80-100℃条件下干燥,得到铁氧体前驱物;马弗炉中900-1100℃条件下煅烧2-2.5h,自然冷却后即得到所需的镍锌铁氧体;本发明材料的加工性、稳定性及电性能得到好的提高。

    一种基于梯度阻抗渐变式的宽频吸波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24095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108722.7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梯度阻抗渐变式的宽频吸波隔热材料,包括若干呈矩阵式排布的吸收单元,每个吸收单元包括隔热层、柔性吸波基底层和分布在柔性吸波基底层上的梯度渐变式结构,梯度渐变式结构包括若干个吸波机构,每个吸波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柔性吸波层,同一吸波机构的柔性吸波层电磁参数相同,不同吸波机构的柔性吸波层,其电磁参数由下至上递减;分布在隔热层上的柔性吸波层由下至上尺寸递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宽频吸波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能够通过调节电磁参数和梯度结构的尺寸大小和厚度,实现对C、X和Ku波段反射率的调控。本发明具有宽频可调、入射角极化不敏感、红外隔热、长期稳定以及承载能力强的优点。

    一种耐高温的片状铁钴锗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2189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376887.X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片状铁钴锗微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该材料解决了FeCo合金硬度大且难以破碎的问题,还具有耐高温和低频下吸收能力较强且厚度较薄。分别称取铁粒、钴片和锗粒放入真空电弧炉中,在高纯氩气气氛下充分熔炼获得块体合金,经手动破碎之后,放入振动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再经过滤、干燥之后得到最终粉末样品。Fe6.5Co3.5Gex粉末具有明显的片状结构,居里温度为850.6℃,在2‑18GHz频率范围具有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在厚度在2mm时,最大反射损耗达到了‑14.16dB,有效带宽为2.7GHz;厚度为3mm时,最大反射损耗达到了‑18.40dB。

    一种共面波导铁磁共振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1692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27187.1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面波导铁磁共振测量系统及方法,属于微波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系统包括共面波导、电磁铁、微波信号发生器、检波器、纳伏表、电流源、计算机;电磁薄膜材料放置在共面波导上;共面波导放置于两块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中,一端连接微波信号发生器,另一端连接检波器;电磁铁分别与电流源的正负极连接,在电流源的激励下产生均匀的磁场;微波信号发生器产生高频交流信号,检波器将该高频交流信号通过共面波导后微波信号的强度转化为电压信号;纳伏表检测并记录转换后的电压信号,输出给计算机;计算机控制微波信号发生器、纳伏表、电流源的运行并接收、记录测量结果数据。通过本发明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铁磁共振的扫频及扫场测量。

    一种流体驱动多频谱兼容智能隐身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87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97566.2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驱动多频谱兼容智能隐身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隐身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呈水平周期性排列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机械致变色层、可变形弹性体层和红外与雷达隐身层;所述红外与雷达隐身层具有液体通道凹槽;多个结构单元之间的液体通道凹槽相互连通;所述可变形弹性体层封装液体通道凹槽并能够变形;所述机械致变色层能够在机械应变下实现可见光波段的结构色变化;向液体通道凹槽内注入液体,实现动态红外和雷达隐身,同时通过可变形弹性体层传递机械应变引起机械致变色层的颜色变化。本发明具有调控范围广、响应时间快、可编程性、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

    一种耐高温的片状铁钴锗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2189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376887.X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片状铁钴锗微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该材料解决了FeCo合金硬度大且难以破碎的问题,还具有耐高温和低频下吸收能力较强且厚度较薄。分别称取铁粒、钴片和锗粒放入真空电弧炉中,在高纯氩气气氛下充分熔炼获得块体合金,经手动破碎之后,放入振动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再经过滤、干燥之后得到最终粉末样品。Fe6.5Co3.5Gex粉末具有明显的片状结构,居里温度为850.6℃,在2‑18GHz频率范围具有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在厚度在2mm时,最大反射损耗达到了‑14.16dB,有效带宽为2.7GHz;厚度为3mm时,最大反射损耗达到了‑18.40d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