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包裹相变蓄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635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82637.5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包裹相变蓄能材料,该材料包含微包裹体,微包裹体的直径在0.05mm以内,微包裹体包括外壳和内腔,微包裹体的内腔包含有相变蓄能材料。本发明中,微包裹体的外壳优选二氧化钛,微包裹体内腔包含的相变蓄能材料优选相变蓄能石蜡。并公开了这种由二氧化钛微包裹相变蓄能石蜡的微包裹相变蓄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微包裹相变蓄能材料,由于熔化的相变蓄能材料位于微包裹体内部不产生流动性,并通过微包裹体外壳的导热性增强了相变蓄能材料导热性能,从而提高蓄能性能。本发明采用二氧化钛作为外壳具有无毒、无腐蚀、不可燃等优异性能,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本发明呈粉末状,使用和工程施工方便。

    一种具有无机基体的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86914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324872.4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无机基体的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十六酸、十八酸和活性氧化铝混合而成,其中,十六酸、十八酸按质量比(4~6):(6~4)混合,混合物与活性氧化铝按照质量比1:(1~3)混合。本发明还公开这种具有无机基体的有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十六酸和十八酸用作相变储能材料,活性氧化铝用作无机基体起封装作用、防止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在吸热熔化时渗出。

    热管蓄能空调系统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2557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710019452.4

    申请日:2007-01-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蓄能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室内机组由风机和换热盘管组成,室外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和热管蓄能器。热管蓄能器内安装有按正三角形叉排的一组热管,在一组热管间填充有蓄能材料。压缩机的出口与四通换向阀连接,进口通过一组电磁阀与热管蓄能器和室内机组连接;室外换热器的一端与四通换向阀连接,另一端通过一组电磁阀和节流阀与热管蓄能器的上、下换热器连接;室内机组的一端与四通换向阀连接、另一端通过一组电磁阀与热管蓄能器的上、下换热器连接。本发明传热热阻小、流动阻力小,蓄、放能效率高,提高了蓄能空调系统的蓄能量和蓄能效率,改善了蓄能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太阳能综合利用热泵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26015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18983.6

    申请日:2008-02-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热泵空调系统,室内机组B中的室内换热器的一端与室外机组A中的四通换向阀连接,另一端通过节流阀和电磁阀与室外机组A中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接,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四通换向阀连接;压缩机的出口与热水器的加热盘管进口连接,压缩机的进口与四通换向阀连接;光伏电池蒸发器的一端通过节流阀和电磁阀与室外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四通换向阀和室内换热器连接;光伏电池蒸发器通过直流电缆线与直流-交流逆变器连接。本发明可使太阳能总利用效率达到85%以上,太阳能光电效率达到20%以上,热泵空调系统的能效比达到3.5以上。本发明减少了能源消耗、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能源,还具有环保、节能、安全等特点。

    建筑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17355C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510041579.7

    申请日:2005-08-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建筑储能材料由十七烷、十八烷、十九烷和二十烷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制备时,将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加热形成共熔混合物,并将其封装在导热性好的球形或圆柱形中空塑料腔体内,然后再将球形或圆柱形储能体填充到空心砖的空腔内。本发明强化了蓄、放热过程中的传热,并解决了储能材料液相的泄漏和腐蚀问题。在建筑节能领域,通过墙体材料与储能材料的结合,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温度调节能力,达到节能和舒适的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极大实用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的节能建筑材料。

    调控Ge衬底与TixAlyO薄膜间能带补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94685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087697.7

    申请日:2011-04-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Ge衬底与TixAlyO薄膜间能带补偿的方法,首先对锗衬底进行清洗,吹干。接着放入ALD反应室中,沉积以Al2O3为开始层,交替Al2O3和TiO2的沉积循环,且最终沉积的薄膜中Al/Ti的摩尔比率为Al:Ti=1:1.2-4.5;将沉积薄膜后的锗衬底进行退火,即得到成品。本方法中,当Al/Ti的摩尔比率减小时,积累态电容增大;漏电流上升。而且,随着Al/Ti比率增大,Al2O3/TiO2在Ge上的价带和导带补偿以及带隙都会同时增大。这些结果说明:ALDAl2O3/TiO2纳米叠层结构能够有效地调节栅介质与Ge之间的界面质量和能带结构,从而改善MOS器件的工作性能。表明此方法在Ge基MOSFET制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热管蓄冷空调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88639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610086076.6

    申请日:2006-07-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方贵银 杨帆 李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蓄冷空调装置,室内机组由风机和换热盘管组成;室外机组中热管的上部冷凝段置于蓄冷用蒸发器内,下部蒸发段置于装有蓄冷介质的蓄冷槽内;压缩机的进口分别与空调用蒸发器和蓄冷用蒸发器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出口与冷凝器的进口连接;冷凝器的出口分别通过电磁阀和节流阀与空调用蒸发器和蓄冷用蒸发器的进口连接;室内机组分别通过电磁阀与空调用蒸发器和蓄冷槽的进口连接;空调用蒸发器和蓄冷槽均通过电磁阀与循环泵的进口连接;循环泵的出口与室内机组连接。本发明管路短,克服了制冷剂压力降低及回油难的缺点;热管表面的蓄冰速度均匀,空调的制冷效果好。特别适用于大面积的公共场所使用。

    太阳能热水器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21340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610039026.2

    申请日:2006-03-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相变储热材料由三水醋酸钠、八水氢氧化钡、十水硼酸钠、醋酸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明胶混合而成,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三水醋酸钠为80-90%、八水氢氧化钡为1-10%、十水硼酸钠为1-5%、醋酸锌为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1-5%、明胶为1-5%。制备时,将按上述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加热至完全熔化状态和搅拌均匀后形成共熔混合物,再将上述共熔混合物封装在太阳能热水器储热装置内。本发明的相变温度与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温度相吻合,相变潜热较高,无过冷和相分离现象,无毒、无腐蚀性,性能稳定、重复性好。它特别适用于太阳能热水器中使用。

    空调用相变蓄冷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31034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41577.8

    申请日:2005-08-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用相变蓄冷器,包括蓄冷器桶体、相变蓄冷材料、换热管、上集液室和下集液室,一组内装载冷剂的换热管设置在蓄冷器桶体内;上集液室位于换热管的上端,下集液室位于换热管的下端;换热管的上端与上集液室相通,换热管下端与下集液室相通;在蓄冷器桶体上设有与下集液室相通的载冷剂进口和与上集液室相通的载冷剂出口;相变蓄冷材料封装在由蓄冷器桶体、换热管、上端板和下端板所构成的空腔内。本发明传热热阻小、流动阻力小,其蓄、放冷效率高,相变蓄冷材料能够均匀的凝固和熔化。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制冷空调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建筑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30600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41579.7

    申请日:2005-08-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建筑储能材料由十七烷、十八烷、十九烷和二十烷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制备时,将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加热形成共熔混合物,并将其封装在导热性好的球形或圆柱形中空塑料腔体内,然后再将球形或圆柱形储能体填充到空心砖的空腔内。本发明强化了蓄、放热过程中的传热,并解决了储能材料液相的泄漏和腐蚀问题。在建筑节能领域,通过墙体材料与储能材料的结合,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温度调节能力,达到节能和舒适的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极大实用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的节能建筑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