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4123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68886.9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11C13/00 , H03M7/30 , G01N33/487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信息存储介质及信息读取方法,该聚合物信息存储介质包括磷酸酯骨架以及设置在磷酸酯骨架上的引导链、分隔单元以及信息存储单元;所述引导链设置在磷酸酯骨架的端部;所述分隔单元置于信息存储单元和引导链之间并分别与信息存储单元和引导链相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更安全、读取效率更高以及更精准的聚合物信息存储介质及信息读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7401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532560.6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68 , H01L25/16 , H01L21/50 , H01L2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异质集成封装的一体化纳米孔道探测芯片,可应用于纳米孔道的芯片级集成,实现一体化检测芯片。包含:在氧化硅片表面通过多道工艺制备包含纳米孔道通道阵列的结构芯片;将所述结构芯片与标准CMOS工艺的电流放大芯片分别进行机械化学抛光,直至相同厚度;将所述两种抛光后的芯片粘贴至同一转接板并进行金线互联得到异质集成封装基底;用绝缘防水的封装材料对所述异质集成封装基底进行塑封,得到异质集成封装芯片;采用稳定的粘合材料将无底培养皿固定在表面构成检测池,得到一体化纳米孔道检测芯片。
-
公开(公告)号:CN11638125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11885.9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27/327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孔道蛋白的高通量检测装置,包括生物芯片、双分子层膜、微井组、微井以及池体结构;生物芯片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微井组;微井组中包括多个微井;池体结构整体呈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池体结构整体平铺在生物芯片的上表面并与生物芯片紧密连接;池体结构的内腔分别与多个微井相贯通;池体结构的内腔中注入包括有孔道蛋白的极性介质;每个微井的微井孔口处均设置有双分子层膜;孔道蛋白插入双分子层膜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升成膜通量、提高同时成膜种类及效率、可容纳多种孔道蛋白的基于纳米孔道蛋白的高通量检测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35948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47620.1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33/487 , G05B19/04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阵列化纳米孔道微电流信号并行测量装置,包括纳米孔道多路测量单元的选通装置、多路纳米孔道电流信号的放大及信号处理装置、多路纳米孔道电流信号的采集装置、FPGA控制芯片以及单片机。本发明能够实现阵列化纳米孔道微电流信号的高带宽放大、测量,并通过带宽补偿电路及高模数转换器高采样率,保证了信号采样带宽。本发明通过多路选通装置可定向或者轮询采集指定通道的纳米孔道微电流信号,可实现多通道纳米孔道检测体系的分组控制、轮询采样。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于纳米孔道蛋白质分子测序中对微弱电流信号的采集与读出,也可推广用于其他微电流测量体系的检测,如离子通道药物筛选、单颗粒碰撞电化学检测等。
-
公开(公告)号:CN219737357U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20187539.7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27/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子通道药物筛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阵列型离子通道检测微池,包含阵列型检测微池作为离子通道检测载体,固定构件用于将阵列型检测微池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通量高、操作简便、多接口的阵列型离子通道检测微池。所述检测微池便于实现多通道阵列,采用斜体设计,方便进行预处理,所述检测微池能够同时匹配排枪操作或微流控操作以构建稳定的脂质双层,实现基于离子通道的药物筛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