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4486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49244.6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石墨烯改性PET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氨基石墨烯与PET原料料加入到反应器中,控温270~290℃,搅拌反应,成型,得到氨基石墨烯改性PET材料。本发明使用的石墨烯表面带有特定官能团能与PET分子链产生相互作用,如带有氨基基团的石墨烯,其氨基可以与聚酯发生氢键作用从而有助于石墨烯在PET材料中的分散。并且,在高温密炼条件下,氨基可以部分与聚酯键交换生成酰胺基团,从而使石墨烯与PET同构化学键链接,进一步改善石墨烯在PET材料中的相容性,从而制备出石墨烯在PET中均匀分散的石墨烯改性PET材料。该氨基石墨烯改性PET材料,可以应用于制备新型PET薄膜、PET纤维或各种PET制品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923700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501548.5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巯基修饰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质量比为1:0.01~10.0的氧化石墨和一端为巯基的烷基胺加入到反应溶剂中,反应温度0~90℃,搅拌反应0.1~72h,得到巯基修饰的氧化石墨;再将巯基修饰氧化石墨和还原剂加入到反应溶剂中,反应温度0~90℃,搅拌反应0.1~72h。得到巯基修饰石墨烯的溶液;对巯基修饰石墨烯进行洗涤和干燥处理,就能得到巯基修饰石墨烯的固体粉末。该工艺方法简单快捷,反应条件温和环保,原料便宜易得,无需添加催化剂,所制备的巯基修饰石墨烯在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分散性,可广泛用于与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新型电化学电极的制备以及新型光学及导电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475179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28359.9
申请日:2009-01-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1B3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使用乳化剂把烷氧基硅烷或它们的混合物乳化制得烷氧基硅烷单体乳液;(2)对烷氧基硅烷单体乳液进行催化水解、缩合,制得乳液;(3)对乳液进行沉淀、洗涤、干燥后即制得本发明的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纳米球。本发明所提供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步骤少,很容易实现;反应所需的原料广泛,容易取得,价格便宜,因此成本低,产品得率高,在80%以上,利于工业化生产。所制备的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纳米球具有粒径多分散性可控、耐热性好、特别是其表面富含有机官能团可以方便的进行后期修饰及易与其他材料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0391994C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610040330.9
申请日:2006-05-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壳聚糖改性水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多异氰酸酯先与聚多元醇以及二醇或二胺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体;(2)再用有机溶剂将聚氨酯预聚体溶解,加入离子化剂,得到离子化聚氨酯预聚体;(3)离子化聚氨酯预聚体与壳聚糖水溶液和乳化剂反应,得到聚氨酯乳液或微乳液,还可以成膜。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壳聚糖改性嵌段聚氨酯弹性体具有机械性能好、易加工、耐油耐水性好、性能可控、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生物活性高、有很好血液接触性等良好性能,可应用于机械工业、建筑工业、体育、医疗等领域,尤其在生命科学研究、医用材料及医用器械方面有较为广泛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869094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40330.9
申请日:2006-05-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壳聚糖改性水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多异氰酸酯先与聚多元醇以及二醇或二胺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体;(2)再用有机溶剂将聚氨酯预聚体溶解,加入离子化剂,得到离子化聚氨酯预聚体;(3)离子化聚氨酯预聚体与壳聚糖水溶液和乳化剂反应,得到聚氨酯乳液或微乳液,还可以成膜。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壳聚糖改性嵌段聚氨酯弹性体具有机械性能好、易加工、耐油耐水性好、性能可控、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生物活性高、有很好血液接触性等良好性能,可应用于机械工业、建筑工业、体育、医疗等领域,尤其在生命科学研究、医用材料及医用器械方面有较为广泛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810857A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610038431.2
申请日:2006-02-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8G7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嵌段自发孔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有机溶剂中具有大于或者等于2的酸酐官能团度的多酸酐与具有大于或者等于2的胺基或亚胺基的硅油以及具有大于或者等于2的胺基的多胺反应,随后添加一种或多种具有含有等于或者大于2个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含有机硅嵌段聚酰胺酸的溶胶。(2)溶胶固化制成有机硅嵌段聚酰胺酸固体。(3)固体亚胺化,即得有机硅嵌段自发孔聚酰亚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材料可以与玻璃纤维、炭化硅纤维、尼龙纤维、聚酯纤维等复合。该聚酰亚胺材料具有介电常数低、在湿气条件下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透波性能,可应用于电子、通讯、军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923700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501548.5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巯基修饰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质量比为1∶0.01~10.0的氧化石墨和一端为巯基的烷基胺加入到反应溶剂中,反应温度0~90℃,搅拌反应0.1~72h,得到巯基修饰的氧化石墨;再将巯基修饰氧化石墨和还原剂加入到反应溶剂中,反应温度0~90℃,搅拌反应0.1~72h。得到巯基修饰石墨烯的溶液;对巯基修饰石墨烯进行洗涤和干燥处理,就能得到巯基修饰石墨烯的固体粉末。该工艺方法简单快捷,反应条件温和环保,原料便宜易得,无需添加催化剂,所制备的巯基修饰石墨烯在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分散性,可广泛用于与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新型电化学电极的制备以及新型光学及导电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642830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23119.9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烷偶联剂修饰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质量比为1:0.1~5的氧化石墨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到反应溶剂中,控温0~90℃,搅拌反应0.1~72h,得到硅烷偶联剂接枝的氧化石墨;将硅烷偶联剂接枝的氧化石墨加入到还原溶剂中,加入还原剂,控温0~90℃,搅拌还原反应0.1~72h,得到硅烷偶联剂接枝的石墨烯溶液;将硅烷偶联剂接枝的石墨烯溶液进行处理后得到硅烷偶联剂修饰的石墨烯固体粉末。该工艺方法简单快捷,反应条件低,工艺易于控制,无需添加催化剂或进行多步、复杂反应即可获得硅烷偶联剂修饰的石墨烯。该石墨烯具有与聚合物相容性好、制备简单、原料易得,产物在部分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分散性,可广泛用于石墨烯改性聚合物、新型电化学电极的制备以及新型光学及导电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024691B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610041310.3
申请日:2006-08-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8G7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装生长的聚倍半硅氧烷纳米管及纳米线的制法,该方法是以水为溶剂,加入水质量的0.01-30%的有机倍半硅氧烷,混合后置于密闭反应容器中,在pH值为2-13和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在0-100℃及1-5MPa压力下,搅拌水解10分钟至72小时即得。本发明的优点是简单快捷、无需添加金属催化剂或进行多步、复杂反应,即可获得管状或线状聚倍半硅氧烷纳米材料,且制备条件温和,工艺易于控制,采用的原料均为无毒无害材料,节能环保。大量研究表明,纳米管及纳米线材料具有典型的量子效应及良好的物理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光、电、磁等特种材料,以及纳米阵列等高科技方向,极具现实及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016384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19750.3
申请日:2007-02-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8G77/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型多臂硅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四甲胺基笼型八聚倍半硅氧烷、环状硅氧烷低聚物和封端剂按以下重量比进行混合:氧化四甲胺基笼型八聚倍半硅氧烷0.01~50.90%、环状硅氧烷低聚物16.90~99.99%、封端剂0~65.50%;在20~130℃下,在空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中,搅拌,反应10分钟~48小时;反应结束后升温至135~200℃,分解去除氧化四甲胺基,得到星型多臂硅油。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原料及制备过程环保、材料化学活性高,并且还具有分子量可控、表观粘度低、易于功能化等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