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24691A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申请号:CN200610041310.3
申请日:2006-08-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8G7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装生长的聚倍半硅氧烷纳米管及纳米线的制法,该方法是以水为溶剂,加入水质量的0.01-30%的有机倍半硅氧烷,混合后置于密闭反应容器中,在pH值为2-13和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在0-100℃及1-5MPa压力下,搅拌水解10分钟至72小时即得。本发明的优点是简单快捷、无需添加金属催化剂或进行多步、复杂反应,即可获得管状或线状聚倍半硅氧烷纳米材料,且制备条件温和,工艺易于控制,采用的原料均为无毒无害材料,节能环保。大量研究表明,纳米管及纳米线材料具有典型的量子效应及良好的物理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光、电、磁等特种材料,以及纳米阵列等高科技方向,极具现实及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0427531C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610038431.2
申请日:2006-02-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8G7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嵌段自发孔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有机溶剂中具有大于或者等于2的酸酐官能团度的多酸酐与具有大于或者等于2的氨基或亚氨基的硅油以及具有大于或者等于2的氨基的多胺反应,随后添加一种或多种具有含有等于或者大于2个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含有机硅嵌段聚酰胺酸的溶胶。(2)溶胶固化制成有机硅嵌段聚酰胺酸固体。(3)固体亚胺化,即得有机硅嵌段自发孔聚酰亚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材料可以与玻璃纤维、炭化硅纤维、尼龙纤维、聚酯纤维等复合。该聚酰亚胺材料具有介电常数低、在湿气条件下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透波性能,可应用于电子、通讯、军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0379801C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510037695.1
申请日:2005-01-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笼型多聚物制孔超低介电氧化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由笼型多聚物与聚硅氧烷组成,其中笼型多聚物含量(重量)1-80%,聚硅氧烷含量20-99%。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笼型聚合物作为致孔模板与硅氧烷在有机溶液中制备溶胶;将上述溶胶涂布于硅片上制成薄膜;将上述薄膜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退火即得。本发明采用笼型多聚物为致孔模板,利用笼型聚合物介电常数低,退火不分解,且本身的结构即为纳米微孔的特点,同时笼型聚合物的多个顶点可具有多种活性基团,从而笼型聚合物可以通过多点与交联体系连接,对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986605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098080.4
申请日:2006-11-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笼型八聚苯胺甲基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苯胺甲基硅氧烷在一定溶剂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过滤得到笼型八聚苯胺甲基倍半硅氧烷酸式盐固体,经过洗涤、沉淀,再与胺类脱盐剂作用,最终制得笼型八聚苯胺甲基倍半硅氧烷。本发明工艺简便、具有产率高、纯度高、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稳定性好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改性、建筑涂料、空间材料、医用材料、发光材料、均相催化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810857A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610038431.2
申请日:2006-02-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8G7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嵌段自发孔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有机溶剂中具有大于或者等于2的酸酐官能团度的多酸酐与具有大于或者等于2的胺基或亚胺基的硅油以及具有大于或者等于2的胺基的多胺反应,随后添加一种或多种具有含有等于或者大于2个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含有机硅嵌段聚酰胺酸的溶胶。(2)溶胶固化制成有机硅嵌段聚酰胺酸固体。(3)固体亚胺化,即得有机硅嵌段自发孔聚酰亚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材料可以与玻璃纤维、炭化硅纤维、尼龙纤维、聚酯纤维等复合。该聚酰亚胺材料具有介电常数低、在湿气条件下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透波性能,可应用于电子、通讯、军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024691B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610041310.3
申请日:2006-08-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8G7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装生长的聚倍半硅氧烷纳米管及纳米线的制法,该方法是以水为溶剂,加入水质量的0.01-30%的有机倍半硅氧烷,混合后置于密闭反应容器中,在pH值为2-13和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在0-100℃及1-5MPa压力下,搅拌水解10分钟至72小时即得。本发明的优点是简单快捷、无需添加金属催化剂或进行多步、复杂反应,即可获得管状或线状聚倍半硅氧烷纳米材料,且制备条件温和,工艺易于控制,采用的原料均为无毒无害材料,节能环保。大量研究表明,纳米管及纳米线材料具有典型的量子效应及良好的物理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光、电、磁等特种材料,以及纳米阵列等高科技方向,极具现实及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016384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19750.3
申请日:2007-02-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8G77/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型多臂硅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四甲胺基笼型八聚倍半硅氧烷、环状硅氧烷低聚物和封端剂按以下重量比进行混合:氧化四甲胺基笼型八聚倍半硅氧烷0.01~50.90%、环状硅氧烷低聚物16.90~99.99%、封端剂0~65.50%;在20~130℃下,在空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中,搅拌,反应10分钟~48小时;反应结束后升温至135~200℃,分解去除氧化四甲胺基,得到星型多臂硅油。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原料及制备过程环保、材料化学活性高,并且还具有分子量可控、表观粘度低、易于功能化等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654517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200510037695.1
申请日:2005-01-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笼型多聚物制孔超低介电氧化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由笼型多聚物与聚氧化硅组成,其中笼型多聚物含量(重量)1-80%,聚硅氧烷含量20-99%。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笼型聚合物作为致孔模板与硅氧烷在有机溶液中制备溶胶;将上述溶胶涂布于硅片上制成薄膜;将上述薄膜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退火即得。本发明采用笼型多聚物为致孔模板,利用笼型聚合物介电常数低,退火不分解,且本身的结构即为纳米微孔的特点,同时笼型聚合物的多个顶点可具有多种活性基团,从而笼型聚合物可以通过多点与交联体系连接,对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00471898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710019750.3
申请日:2007-02-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8G77/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型多臂硅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四甲胺基笼型八聚倍半硅氧烷、环状硅氧烷低聚物和封端剂按以下重量比进行混合:氧化四甲胺基笼型八聚倍半硅氧烷0.01~50.90%、环状硅氧烷低聚物16.90~99.99%、封端剂0~65.50%;在20~130℃下,在空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中,搅拌,反应10分钟~48小时;反应结束后升温至135~200℃,分解去除氧化四甲胺基,得到星型多臂硅油。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原判及制备过程环保、材料化学活性高,并且还具有分子量可控、表观粘度低、易于功能化等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471897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610098080.4
申请日:2006-11-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专利提供了一种笼型八聚苯胺甲基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苯胺甲基硅氧烷在一定溶剂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过滤得到笼型八聚苯胺甲基倍半硅氧烷酸式盐固体,经过洗涤、沉淀,再与胺类脱盐剂作用,最终制得笼型八聚苯胺甲基倍半硅氧烷。本发明工艺简便、具有产率高、纯度高、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稳定性好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改性、建筑涂料、空间材料、医用材料、发光材料、均相催化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