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3783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138238.6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N2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2‑氨基‑3‑甲基己酸作为植物药害缓解剂的应用。2‑氨基‑3‑甲基己酸在制备植物药害缓解剂中的应用,制剂中所述的2‑氨基‑3‑甲基己酸浓度为0.1~10μM。本发明发现了2‑氨基‑3‑甲基己酸通过浸种处理能够有效缓解植物药害,提高植物的产量,在1μM的浓度下通过浸种的方式缓解氟啶·戊·杀螟与杀螟·乙蒜素对水稻种子的伤害,达到壮苗的目的;在浓度为1μM时,能够缓解异丙隆对小麦种子的药害,显著提高小麦种子的萌发率、芽长与根长。2‑氨基‑3‑甲基己酸为天然产物,用量低,对环境友好,可有效缓解植物药害,因而是绿色高效的生物源植物药害缓解剂,这指明了这类物质在农业生产上的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44301.7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P13/04 , C07C227/40 , C07C229/08 , C12N1/20 , C12R1/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2‑氨基‑3‑甲基己酸的发酵生产方法。以菌种编号为CMGCC 1.12941的Serratia marcescens为发酵菌株,在基础液体培养基中添加苏氨酸进行发酵生产2‑氨基‑3‑甲基己酸,发酵条件为初始pH范围为6.8‑7.2,接种量为2%‑6%,转速为180‑220rpm,通气量为250‑350L/h。此方法克服了需要构建突变体菌株、或添加价格高昂的正缬氨酸的问题,具有发酵菌种易获得、生产成本更低、工艺流程简单、产量更高的特点,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和农药生产用药需求,具有较高的潜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54535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795699.5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2‑氨基‑3‑甲基己酸在提高茶叶品质中的应用。2‑氨基‑3‑甲基己酸溶液处理可有效缓解高温对茶叶造成的伤害,其中以100nM的处理效果最佳,经过该浓度处理的茶叶热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茶叶的光合性能指数PIABS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喷施2‑氨基‑3‑甲基己酸能够有效缓解高温对茶叶光合作用的严重抑制。同时,经过不同浓度2‑氨基‑3‑甲基己酸溶液处理的茶叶氨基酸总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常温条件下,2‑氨基‑3‑甲基己酸处理也能明显增加茶叶氨基酸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78583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975196.6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2‑氨基‑3‑甲基己酸在促进植物生长和增产上的应用。2‑氨基‑3‑甲基己酸在促进植物幼苗生长和/或促进成熟植株生长和增产的应用。2‑氨基‑3‑甲基己酸是一种天然产物,结构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由于本发明确认了2‑氨基‑3‑甲基己酸能促进植物生长,具有开发成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潜力。2‑氨基‑3‑甲基己酸为天然产物,用量低,对环境友好,对植物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而是绿色高效的生物源植物生长调节剂,这指明了这类物质在农业生产上的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7159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10166462.6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除草活性的双色平脐蠕孢菌及其应用。一种双色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bicolor(Mitra)Shoem)SYNJC‑2‑2,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2019年9月2日,保藏号:CGMCC No.18160。根据作物安全性测试,该双色平脐蠕孢菌SYNJC‑2‑2在棉花、油菜、芝麻、烟草、蔬菜等作物田、茶园和中药园可安全使用,用于控制牛筋草、狗尾草、柔枝莠竹等禾本科杂草。这表明双色平脐蠕孢菌SYNJC‑2‑2具有开发为防除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的生物除草剂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896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44350.0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N37/44 , A01N25/32 , A01N43/40 , A01N43/653 , A01N47/12 , A01N41/08 , A01N47/30 , A01P21/00 , A01P5/00 , A01P3/00 , A01P1/00 , A01P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2‑氨基‑3‑羟基‑3‑甲基丁酸作为植物药害缓解剂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了2‑氨基‑3‑羟基‑3‑甲基丁酸通过浸种处理能够有效缓解植物药害,提高植物的产量,在0.1μM的浓度下通过浸种的方式缓解氟啶·戊·杀螟对水稻种子的伤害;在10μM的浓度下通过浸种的方式缓解杀螟·乙蒜素对水稻种子的伤害,达到壮苗的目的;在浓度为0.01μM时,能够缓解异丙隆对小麦种子的药害,显著提高小麦种子的萌发率、芽长与根长。2‑氨基‑3‑羟基‑3‑甲基丁酸为天然产物,用量低,对环境友好,可有效缓解植物药害,因而是绿色高效的生物源植物药害缓解剂,这指明了这类物质在农业生产上的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1413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380568.0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D207/38 , A01N43/36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手性吡咯烷酮衍生物的除草应用。(S)‑3‑乙酰基‑4‑羟基‑5‑(S‑仲戊基)吡咯啉‑2‑酮或(S)‑3‑乙酰基‑4‑羟基‑5‑(S‑仲己基)吡咯啉‑2‑酮在制备除草剂中的应用。本发明2种化合物可以在仅为非单一手性化合物浓度的1/2甚至1/3时,能够产生与非单一手性化合物相同大小的病斑。由此可见本发明2种单一手性化合物对紫茎泽兰的毒害程度远远高于对应的非单一手性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655709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49486.6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2‑氨基‑3‑甲基己酸作为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2‑氨基‑3‑甲基己酸在制备植物免疫诱抗剂中的应用。将2‑氨基‑3‑甲基己酸作为活性物质开发为植物免疫诱抗剂可用于提高植物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有效阻止真菌、病毒和细菌对植物的侵染和致病水平;同时,能显著提高植物对高温、低温、干旱和盐胁迫的耐受能力。2‑氨基‑3‑甲基己酸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04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058011.9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3‑甲基‑2‑甲氨基戊酸作为植物药害缓解剂的应用。3‑甲基‑2‑甲氨基戊酸在制备植物药害缓解剂中的应用,制剂中所述的3‑甲基‑2‑甲氨基戊酸浓度为10~1000nM。本发明发现3‑甲基‑2‑甲氨基戊酸通过浸种处理能有效缓解植物药害,提高植物的产量,在10μM的浓度下通过浸种的方式缓解氟啶·戊·杀螟与杀螟·乙蒜素对水稻种子的伤害,达到壮苗的目的;在浓度为1μM时,能缓解异丙隆对小麦种子的药害,显著提高小麦种子的萌发率、芽长与根长。3‑甲基‑2‑甲氨基戊酸使用方便,解决了传统农艺无法解决的生产问题,节约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65570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1549486.6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2‑氨基‑3‑甲基己酸作为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2‑氨基‑3‑甲基己酸在制备植物免疫诱抗剂中的应用。将2‑氨基‑3‑甲基己酸作为活性物质开发为植物免疫诱抗剂可用于提高植物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有效阻止真菌、病毒和细菌对植物的侵染和致病水平;同时,能显著提高植物对高温、低温、干旱和盐胁迫的耐受能力。2‑氨基‑3‑甲基己酸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