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NHX1基因表达盒、应用及耐盐转基因大豆培育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1179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29771.8

    申请日:2014-05-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StNHX1及其在转基因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提供该基因表达盒、构建方法及重组植物表达载体、宿主菌及耐盐转基因大豆的培育方法、StNHX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方法、试剂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耐盐大豆培育和筛选技术薄弱的问题,通过选择合适的酶切位点,将经过人工PCR扩增的StNHX1基因引入35s启动子和终止子,增加了StNHX1基因在外源基因中的表达调控,构建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含有除草剂抗性基因,便于检测也提高了转基因植株对除草剂的抗性。以本发明的培育方法生产出的大豆,具有高盐耐受性。

    野生茄子耐盐基因StP5CS植物表达载体

    公开(公告)号:CN101955971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501799.4

    申请日:2010-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野生茄子耐盐基因StP5CS植物表达载体,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以野生茄子叶片cDNA为模板,克隆StP5CS并连接到载体pMD19-T。改造pCAMBIA1301和pBI220.6载体,得到中间载体pCAMBIA1301-BI220。BamH I和Sma I双酶切StP5CS和改造的中间载体pCAMBIA1301-BI220,回收并连接酶切产物,得到最终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BI220-StP5CS。将该植物表达载体用于作物遗传转化,StP5CS在CaMV35S启动子的启动下超量表达,大量合成脯氨酸生物合成关键酶,植物体内积累脯氨酸,提高植物耐盐性。

    一种设施番茄基质栽培氮素营养监测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44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8320.1

    申请日:2024-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叶片叶绿素的番茄氮素监测和诊断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不同品种的氮肥试验,通过利用便携式SPAD计测量番茄叶片的SPAD值,对番茄果实和植株地上部进行破坏性取样、测定番茄叶片含氮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上部氮含量和果实品质,使用这些数据分析番茄整个生育期SPAD值的变化并构建基于SPAD值的诊断模型和确实适宜的追氮阈值。本发明明确了番茄叶片SPAD值与氮素之间的关系,拓展了番茄氮素营养监测方法,同时定量分析了不同品种SPAD值与氮素指标的线性相关性,在番茄氮肥的关键诊断调控期,建立了适宜的氮素营养诊断模型,并根据氮素营养诊断模型进行追氮调控。

    一种叶菜类蔬菜轻简化基质栽培设施

    公开(公告)号:CN118525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73958.8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菜类蔬菜轻简化基质栽培设施,其包括栽培系统、供液系统和过滤系统,所述栽培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平行排列的栽培槽,所述栽培槽底部设有喷灌管,所述喷灌管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供液口与供液系统的供液管相连通,在供液管上设有用于控制通断的遥控电磁阀,所述栽培槽尾端设有排液口,该排液口与栽培槽的槽体底部以及排液管相连通,所述排液管的出水端置于过滤系统的水箱上方。本发明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可大面积使用,有效减少长期基质用量,且方便基质的更换和营养液的供给,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条件,降低了种植成本和栽培难度,对推动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野生茄子耐盐基因StBADH抗除草剂植物表达载体

    公开(公告)号:CN101979604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10541551.0

    申请日:2010-1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了野生茄子耐盐基因StBADH抗除草剂植物表达载体。本发明所述的野生茄子耐盐基因StBADH序列为SEQ ID NO.1,该基因的抗除草剂植物表达载体是将该StBADH基因插入到中间载体pCAMBIA3301-T800的Sma I/Xba I酶切位点间得到的。将该抗除草剂植物表达载体用于农作物遗传转化,大量合成甜菜碱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将会提高其耐盐碱能力。同时,该抗除草剂植物表达载体中含有的bar基因的表达产物膦丝菌素N-乙酰转移酶,能使植物抵抗以L-Phosphinothricin(膦丝菌素,PPT)为活性成分的除草剂。

    农杆菌遗传转化大豆子叶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74561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54668.2

    申请日:2010-11-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农杆菌遗传转化大豆子叶节的方法。本方法是在遗传转化时用无菌棉棒蘸取农杆菌涂抹于大豆子叶节部位进行接种,共培养3d后GUS染色率可高达93.18%,与传统的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农杆菌的转化效率,为进一步开展农杆菌介导的大豆转基因构建一个强有力的技术平台。

    南瓜耐旱基因CmNAGS及其抗除草剂植物表达载体

    公开(公告)号:CN102154331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25649.5

    申请日:2011-0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公开了南瓜耐旱基因CmNAGS及其抗除草剂植物表达载体。本发明所提供的南瓜耐旱基因CmNAGS序列为SEQ ID NO.1。其抗除草剂植物表达载体由所述的南瓜耐旱基因CmNAGS插入到中间载体pCAMBIA3301-T800的Sac I和Xba I位点得到。本发明含CmNAG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可用于农作物遗传转化,CmNAGS基因在CaMV35S启动子的启动下超量表达,合成催化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第一步反应的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可使植物体内精氨酸、鸟氨酸、瓜氨酸含量提高,增强植物耐旱性。同时,bar基因编码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可使转基因作物对抗以膦丝菌素为有效成分的Basta、Liberty等除草剂。

    一种花青素的提取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99425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55494.1

    申请日:2015-10-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有效成分提取领域,提供一种花青素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试样准备、(2)叶片研磨、(3)花青素提取;以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作为提取溶剂,经过正交试验,发现各因素对紫色生菜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响应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因此在花青素提取工艺中,应优先确定料液比。通过控制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液pH值四个条件,证实本发明方法在降低成本,简化工艺的同时,提高了提取速率和花青素的溶出率。由于使用的提取溶剂均为无毒的且广泛用做食品添加剂的试剂,能够满足现代人对安全的要求,因而它在食品、保健、药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OsPT6磷高效利用转基因大豆的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7824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77159.8

    申请日:2014-06-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磷转运蛋白基因OsPT6及该基因在磷高效利用转基因作物中的应用,提供利用该基因进行磷高效利用转基因大豆的培育方法,在培育过程中使用的含该基因的表达载体和构建、宿主菌以及转基因大豆OsPT6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方法和试剂盒。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磷转运蛋白OsPT6基因在大豆育种中的空白,构建含OsPT6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在OsPT6基因引入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增加了OsPT6基因在外源基因中的表达调控,该载体还含有除草剂抗性基因bar基因,既方便检测又增加转基因植株对除草剂的抗性,以本发明培育方法生产出的转基因大豆能高效利用磷。

    OsPT2磷高效利用转基因大豆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4755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32281.3

    申请日:2014-05-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磷转运蛋白基因OsPT2及该基因在转基因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含该基因的表达盒及构建、重组植物表达载体及含该载体的宿主菌、磷高效利用转基因大豆的培育方法和OsPT2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方法、试剂盒。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磷转运蛋白基因OsPT2在大豆育种中的空白,通过选择合适的酶切位点,在OsPT2基因引入35s启动子和终止子,增加了OsPT2基因在外源基因中的表达调控,构建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含有除草剂抗性基因bar基因,既方便检测又增加转基因植株对除草剂的抗性,以本发明培育方法生产出的大豆,能高效利用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