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049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60481.3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H5/06 , C08B37/08 , C07H1/00 , A01N25/10 , A01N25/08 , A01N43/16 , A01N43/90 , A01N25/26 , A01N25/04 , A01P21/0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和农药制剂开发领域,涉及一种改性壳寡糖、甲维盐水基纳米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壳寡糖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引入4‑氟苯氧乙酸或4‑氯苯氧乙酸,得到改性壳寡糖化合物。该化合物在水中可与疏水性农药甲维盐自组装形成纳米制剂,且自身具有诱导作物抗虫功能,不仅解决了甲维盐水溶性差的问题,提高其光稳定性、在植物中的内吸传导性和杀虫活性,而且赋予其纳米制剂多功能性。本发明所用原料为天然化合物,制备所得的纳米制剂不含任何有机溶剂,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耗能少、成本低、无三废排放,有望在材料、工程、医药、农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85176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48506.4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具有抑制昆虫取食作用的激肽及其类似物。本发明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克隆了草地贪夜蛾白细胞激肽基因;并分析预测其成熟肽序列;随后合成成熟肽并进行改造修饰获得成熟肽类似物;然后利用注射的方式将成熟肽及其类似物注射到草地贪夜蛾体内;最后对草地贪夜蛾取食量进行测定。取食量测定表明本发明可以较为显著抑制草地贪夜蛾取食,这为进一步开发安全、高效、绿色的新型多肽类害虫取食抑制剂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91382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28980.3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IPC: A01G13/00 , A01N43/56 , A01N43/713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送嫁药高效防治一代二化螟的方法。所述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科学选择内吸传导性好、持效期长、抗药性水平低、安全性高的杀虫剂,然后在秧苗移栽前通过常规喷雾或撒施等施药方式对秧田进行药剂处理,再将药剂处理的水稻秧苗供大田机插。与已有的二化螟防治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省却了对施药适期的调查过程,作业面积显著减少,且避免了大田地形、地质、环境等复杂条件对施药作业的影响,可确保秧苗健壮不带虫害,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本发明的提供的送嫁药高效防治一代二化螟的方法操作简捷、省时省工、经济高效,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业减排、可持续农业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0816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07775.8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神经肽成熟肽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主要通过:克隆褐飞虱硫激肽;分析及预测其成熟肽序列;合成成熟肽以及改造和修饰成熟肽后的类似物;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将成熟肽及其类似物注射到褐飞虱体内;最后对褐飞虱取食量进行测定。本发明通过测定褐飞虱取食量证明本发明可以显著抑制褐飞虱取食,因此该发明可考虑直接应用于褐飞虱的田间防治,或者为害虫综合防治提供新思路,可为新型杀虫剂作用靶标研发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1334586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53906.X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S-PCR技术快速检测二化螟鱼尼丁受体基因突变的方法,涉及基因突变鉴定技术领域;所述引物组分别根据Y4667C/D、I4758M和Y4891F四个位点设计,包括敏感引物、抗性引物和共用的下游引物。在进行检测时,以待测二化螟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采用敏感引物对和抗性引物对进行PCR扩增,通过对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来判断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操作简易,试验周期短,虫量需求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98747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40657.4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89 , C12N15/113 , C12N9/22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遗传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构建鳞翅目害虫雄性不育品系的方法及应用,包括将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两条sgRNA注射到鳞翅目害虫胚胎内,经回交和自交,获得Beta2‑tubulin基因中含有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的鳞翅目害虫雄性不育品系。本发明基于设计的高效且特异性的sgRNA,利用CRISPR/Cas9技术实现对Beta2‑tubulin基因的敲除,获得的鳞翅目害虫雄性不育品系,方便用于鳞翅目害虫的遗传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331612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755372.X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8 ,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灰飞虱离子型γ-氨基丁酸受体基因突变的方法,主要通过如下步骤实现:提取单头灰飞虱成虫基因组DNA;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优化后的PCR反应体系和程序进行扩增;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该发明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时间短,它属于害虫抗药性治理的范畴,对于监测田间种群对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抗性基因频率、指导合理用药和延缓抗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