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气控型小颗粒种子单粒播种器

    公开(公告)号:CN106941823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25230.1

    申请日:2017-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7/042 A01C7/20

    Abstract: 一种手持式气控型小颗粒种子单粒播种器,它包括壳体(12)和支座(1),其特征是所述支座的一端安插在壳体上,另一端分别安装有排种管(4)和种箱(2);所述壳体上端安装有气泵(11)并连接有把手(13);吸管(3)的下端插入种箱中,吸管的上端通过导气管(8)与所述气泵相连通;长连杆(6)和短连杆(7)的一端均与吸管铰接相连,长连杆和短连杆的另一端铰装在壳体上,在壳体上与长连杆驱动端相匹配位置处安装有扳机(17),在长连杆的中部安装有复位弹簧(18),在把手上中安装有为气泵供电的电池(16);所述导气管通过控气装置(20)实现种子的吸取和释放。本发明结构简单,控制可靠,采用气动吸附方式实现种子的取放,不会出现卡滞。

    手持式气控型小颗粒种子单粒播种器

    公开(公告)号:CN10694182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710225230.1

    申请日:2017-04-07

    Abstract: 一种手持式气控型小颗粒种子单粒播种器,它包括壳体(12)和支座(1),其特征是所述支座的一端安插在壳体上,另一端分别安装有排种管(4)和种箱(2);所述壳体上端安装有气泵(11)并连接有把手(13);吸管(3)的下端插入种箱中,吸管的上端通过吸气管(8)与所述气泵相连通;长连杆(6)和短连杆(7)的一端均与吸管铰接相连,长连杆和短连杆的另一端铰装在壳体上,在壳体上与长连杆驱动端相匹配位置处安装有扳机(17),在长连杆的中部安装有复位弹簧(18),在把手上中安装有为气泵供电的电池(16);所述吸气管通过控气装置(20)实现种子的吸取和释放。本发明结构简单,控制可靠,采用气动吸附方式实现种子的取放,不会出现卡滞。

    一种单粒小颗粒排种器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948863U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20415199.3

    申请日:2017-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排种器很难满足小颗粒种子单粒出种、连续出种以及排种过程卡阻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单粒小颗粒排种器,包括壳体1、转盘2、软刷3、种箱4、壳体盖5、弹簧6、转芯7、内管8、外管9、按钮10,其特征是壳体1上端安装有种箱4和软刷3,中部安装转盘2;壳体盖5里侧扣在壳体1的前端面上,外管9连接在壳体盖5外侧;转盘2圆柱面上均匀分布有六个凹坑,转盘2的十字键插入转芯7的十字槽中;弹簧6一端抵在壳体盖5上,另一端抵在转芯7上;按钮10的圆柱面上均布六个键,在内管8的键槽内可相对滑动。

    手持式气控型小颗粒种子单粒播种器

    公开(公告)号:CN206728550U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20359476.3

    申请日:2017-04-07

    Abstract: 一种手持式气控型小颗粒种子单粒播种器,它包括壳体(12)和支座(1),其特征是所述支座的一端安插在壳体上,另一端分别安装有排种管(4)和种箱(2);所述壳体上端安装有气泵(11)并连接有把手(13);吸管(3)的下端插入种箱中,吸管的上端通过导气管(8)与所述气泵相连通;长连杆(6)和短连杆(7)的一端均与吸管铰接相连,长连杆和短连杆的另一端铰装在壳体上,在壳体上与长连杆驱动端相匹配位置处安装有扳机(17),在长连杆的中部安装有复位弹簧(18),在把手上中安装有为气泵供电的电池(16);所述导气管通过控气装置(20)实现种子的吸取和释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控制可靠,采用气动吸附方式实现种子的取放,不会出现卡滞。(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