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47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7625.7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外循环给药模拟对血管内皮作用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循环泵、进液管、出液管、培养管,所述进液管两端分别对接循环泵进液口、培养管出液端,出液管两端分别对接循环泵出液口、培养管进液端,进液管的管体上设有阀门控制的出液口,出液管的管体上设有阀门控制的进液口;培养管内置转轴,所述转轴轴身上均布刷杆,刷杆端部接触培养管内壁;其中,驱动单元在培养管外部通过电磁感应作用驱动转轴绕转动。本发明有效解决现有实验装置不能用于研究循环血液(如含药血清)流动状态下对血管(内皮)作用影响,特别是不能用于研究相关药物在伴随血流状态对血管内皮结构、功能的调控机制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292786C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410064784.0
申请日:2004-09-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南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A61K36/8984 , A61K36/808 , A61K36/484 , A61K36/481 , A61K36/35 , A61K36/232 , A61K9/16 , A61K9/20 , A61K9/48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取当归二氧化碳超临界流水萃取物;(2)把当归药渣与黄芪、玄参、金银花、石斛、甘草合并进行乙醇提取得醇提液;(3)将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离心、水洗沉淀,弃去沉淀,上清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上柱或循环上样,用乙醇洗脱得洗脱液;(4)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后粉碎成干浸膏粉末;(5)再将(1)、(4)两个组分合并,即得中药组合物。该制法的优点是:克服了原工艺水提醇沉难以保留当归挥发性成分的缺陷;采用大孔树脂分离较好地富集了主要活性成分,提高了疗效,减少了服用量,中间提取物的溶解性好,吸湿性小,便于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76183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00372.3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00 , A61K36/8998 , A61K36/258 , A61P29/00 , A61P1/14 , A61P39/00 , A61P1/02 , A61P1/08 , A61P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清暑益气中药茶饮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茶饮由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茶粉84~88%、藿香挥发油12~14%、可食用性酸0.5~3%、可食用性碱0.5~3%;通过有效成分的复配形成茶饮片剂,具备中医药茶剂“频频饮之”的优势,方便服用的同时更好的发挥益气养阴的功效,不再局限于水温的限制及中药携带不便的不足,解决了传统中药袋泡茶易出现层析及中药成分不能完全析出发挥作用的缺陷,经志愿者试饮,效果良好,口感适宜,为夏季治未病的优选。
-
公开(公告)号:CN1615994A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申请号:CN200410064784.0
申请日:2004-09-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取当归二氧化碳超临界流水萃取物;(2)把当归药渣与黄芪、玄参、金银花、石斛、甘草合并进行乙醇提取得醇提液;(3)将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离心、水洗沉淀,弃去沉淀,上清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上柱或循环上样,用乙醇洗脱得洗脱液;(4)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后粉碎成干浸膏粉末;(5)再将(1)、(4)两个组分合并,即得中药组合物。该制法的优点是:克服了原工艺水提醇沉难以保留当归挥发性成分的缺陷;采用大孔树脂分离较好地富集了主要活性成分,提高了疗效,减少了服用量,中间提取物的溶解性好,吸湿性小,便于制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