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2338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113250.0

    申请日:2015-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水牛角片15-30份,白花蛇舌草20-30份,生地10-20份,连翘10-15份,白芍10-20份,丹皮10-20份,秦艽10-15份,白茅根15-20份,炒白术10-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配方具有良好的抑制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形成、抑制Ⅲ型变态反应,镇痛、抗炎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并且效果优于前期研究的狼疮清颗粒,而且组方精简,药量减少,去除了方中有毒中药青风藤,因此本发明配方较之前狼疮清颗粒从安全有效角度考虑具有较大优势。

    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23388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510113250.0

    申请日:2015-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水牛角片15‑30份,白花蛇舌草20‑30份,生地10‑20份,连翘10‑15份,白芍10‑20份,丹皮10‑20份,秦艽10‑15份,白茅根15‑20份,炒白术10‑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配方具有良好的抑制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形成、抑制Ⅲ型变态反应,镇痛、抗炎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并且效果优于前期研究的狼疮清颗粒,而且组方精简,药量减少,去除了方中有毒中药青风藤,因此本发明配方较之前狼疮清颗粒从安全有效角度考虑具有较大优势。

    一种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69291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724280.5

    申请日:2015-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复方制剂,该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26-30重量份,石菖蒲16-20重量份,川芎13-15重量份,柴胡8-10重量份,广郁金8-10重量份,茯神12-16重量份,香附8-12重量份,枳壳8-10重量份,青皮5-7重量份,红花8-10重量份,桃仁8-10重量份,当归8-10重量份,竹茹8-10重量份,冰片1-3重量份,甘草4-6重量份,并公开了制备方法及在制备治疗卒中后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对卒中后抑郁症的行为学具有改善作用,而且这一作用和调节脑内相关神经因子有关,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复方制剂工艺控制简单,生物利用度高,药效明显,成本低。

    一种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5153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55223.1

    申请日:2011-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它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牛角12~30份,生地黄9~15份,白花蛇舌草10~30份,漏芦5~10份,牡丹皮6~12份,赤芍6~12份,炙僵蚕5~10份,秦艽3~10份,青风藤6~15份,制黄精9~15份,炒白术6~12份,陈皮3~9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滋养阴液、扶正祛邪功效,可以缓解红斑狼疮病人发热(体温38℃以下)、皮损、关节痛、脱发、雷诺氏现象、光过敏、月经不调、口干、盗汗等症状,恢复血常规及主要免疫学指标的作用。

    一种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5153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10155223.1

    申请日:2011-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它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牛角12~30份,生地黄9~15份,白花蛇舌草10~30份,漏芦5~10份,牡丹皮6~12份,赤芍6~12份,炙僵蚕5~10份,秦艽3~10份,青风藤6~15份,制黄精9~15份,炒白术6~12份,陈皮3~9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滋养阴液、扶正祛邪功效,可以缓解红斑狼疮病人发热(体温38℃以下)、皮损、关节痛、脱发、雷诺氏现象、光过敏、月经不调、口干、盗汗等症状,恢复血常规及主要免疫学指标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