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6625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397769.2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 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局晚期直肠癌术后复发风险监测相关的标志物,属于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通过对于局晚期直肠癌患者确诊活检组织,手术组织和切缘组织样本进行NGS测序,并在术后定期随访,分析发现了可以预测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标志物:KRAS基因,FBXW7基因,切缘组织突变状态以及新辅助治疗前后肿瘤组织样本分子进化模式。其中切缘组织突变状态和新辅助治疗前后肿瘤组织样本分子进化模式是本专利新发现的标志物,两者均能够有效地区分出高复发风险患者,提示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使得患者能够得到更长期的生存获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37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371491.1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 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6 , C12Q1/6869 , C12N15/11 , G16H50/30 , G16B40/20 , G16B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肺癌脑转移标志物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取介质,属于分子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疑似肺癌脑转移患者脑脊液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根据患者临床随访结果,对比脑转移和非脑转移患者脑脊液ctDNA 5’端断点处6mer序列(Motif end 6mer),采用Elastic‑net logistic regression方法对训练集进行建模,并在验证集中进行模型性能评价,建立了肺癌脑转移风险预测模型,适用于肺癌脑转移高风险患者的筛查。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62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090468.4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Q1/68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局限晚期小细胞肺癌放疗毒副作用的检测方法、试剂盒和预测模型。具体而言,本发明基于二代基因测序(NGS)技术检测局部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肿瘤体细胞突变结合患者临床信息通过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了放射性炎症的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62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110090468.4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Q1/68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局限晚期小细胞肺癌放疗毒副作用的检测方法、试剂盒和预测模型。具体而言,本发明基于二代基因测序(NGS)技术检测局部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肿瘤体细胞突变结合患者临床信息通过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了放射性炎症的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191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10020.X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IPC: A61M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负压引流冲洗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负压引流冲洗组件和第二负压引流冲洗组件,其中,第一负压冲洗引流组件包括第一冲洗管、第一引流管以及与第一引流管一端连接的第一负压引流瓶,第一冲洗管的一端与第一引流管的自由端固定连接,第一冲洗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冲洗液注射器;第二负压冲洗引流组件包括第二冲洗管、第二引流管和第二负压引流瓶,其连接关系与第一负压冲洗引流组件的各元件的连接关系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215024754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277576.8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IPC: A61M25/00 , A61M25/098 , A61M1/00
Abstract: 一种减压引流管,将减压管插入食管中,之后利用Y型接头的第一管口或第二管口将引流管插入到减压管中,在导丝的协助下将引流管的下端管口从减压管上合适位置的长孔穿出并通过瘘口置入脓腔中,将引流管上端管口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后通过产生负压使脓腔中的脓液吸出;Y型接头的第一管口或第二管口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其产生的负压通过减压管上的长孔使食管/胸腔胃中的分泌物及液体吸出,从而确保食管/胸腔胃腔内为负压状态,不存留分泌物及液体。由于减压管上设置有显影线Ⅰ和Ⅱ,因此减压管可以在X线下显示其深度和位置,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
-
-
-
-